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探讨自体荧光支气管镜(AFB)在早期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61例临床怀疑为支气管肺癌患者使用AFB联合白光支气管镜(WLB)检查并进行结果分析,将病理诊断为肺癌和中.重度以上不典型增生的患者定义为阳性,正常支气管黏膜、黏膜增生、肥厚、慢性炎症定义为阴性,分析AFB与WLB镜下异常表现与病理结果。比较WLB、AFB及WLB+AFB三种方法对支气管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差异。结果WLB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63.6%和77.0%;AFB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6.9%和16.0%;WLB+AFB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6.7%和59.4%;WLB+AFB与WLB相比,两者敏感性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6),而特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LB+AFB与单用AFB相比,两者敏感性及特异性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AFB比WLB在肺癌诊断方面具有更好的敏感性,而联合使用WLB+AFB则能改善单用AFB的特异性缺陷。  相似文献   
12.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已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菌种,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是治疗该类细菌的主要药物,两药在普通成年患者的治疗中疗效相似。对于老年患者,由于药物代谢和患者体质方面的特殊性,药物使用和效果将发生一些特殊变化,对此我们进行了探讨。对象与方法1.对象:2003年1月~2004年12月,本院ICU病房收治60岁以上肺部MRSA/MRSE感染患者38例次,年龄61~88岁,平均年龄74.4岁±16.3岁,男22例,女16例,MRSA感染27例,MRSE感染11例。2.方法:患者痰培养结果确认为MRSA/MRSE后,分别归入替考拉宁…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城乡全科医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基本概念、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认知状况,为基层医院全科医师的继续医学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21所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A组)和27所乡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B组)的全科医师进行有关慢性阻塞性肺病知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涉及慢性阻塞性肺病基本概念、诊断方法、分组诊断、稳定期治疗、急性加重期治疗等五个方面。结果 A、B两组全科医师对上述五个问卷问题的答对率分别为25.89%、17.26%、5.58%、4.06%、18.78%和8.97%、8.55%、5.13%、4.27%、17.52%,其中,A、B两组全科医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基本概念、诊断方法答对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99,P<0.05和χ2=7.41,P<0.05)。结论城乡全科医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认知状况较差,对慢性阻塞肺病的防治工作非常不利,亟需在城乡全科医师中加强对《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治指南》的继教工作。  相似文献   
14.
ACEI合AngⅡ受体拮抗剂治疗心衰合并心房颤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慢性心衰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65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5例,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并加用培哚普利(28mg/天)基础上,再给予氯沙坦(25~100mg/天)口服,治疗前及治疗后4~6周分别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临床评价心功能。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房颤复发率17.1%,明显低于对照组46.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心功能分级及心排血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心功能,减少房颤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接受营养支持治疗对并发症及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重症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91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46例和肠外营养组45例,进行对照研究,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入住ICU时间、死亡患者的生存时间、住院费用及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 肠内营养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8%(22/46);肠外营养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3%(42/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在入住ICU的时间、住院费用、死亡患者的生存时间方面与肠外营养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肠内营养组的清蛋白水平明显增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血糖水平明显降低,与肠外营养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重症脑卒中患者机体的营养指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入住ICU时间,延长死亡患者的生存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