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1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82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30篇
基础医学   68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433篇
内科学   185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124篇
外科学   68篇
综合类   776篇
预防医学   321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304篇
  3篇
中国医学   244篇
肿瘤学   6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51.
王琼 《临床医学》2006,26(3):92-93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士用药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定期对护士进行用药风险管理培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用药过程中零缺陷的原则进行持续质量改进,识别、分析、确认用药风险因素,制订和实施手术室用药流程和规范。结果 手术室护士用药风险意识增强,2005年1~10月手术室使用各类药物3867次,未发生用药缺陷、差错和事故。结论 规范手术室用药风险管理是手术室用药安全的保障。  相似文献   
952.
目的为氨甲环酸的制剂开发、临床应用和新药研发提供依据。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EM,IPA及CNKI等数据库中2013年5月前有关氨甲环酸制剂开发及临床应用的相关文献及专利,并进行分析。结果研制开发的氨甲环酸制剂有普通及缓释片剂、胶囊剂、糖浆剂、注射剂、吸收性止血海绵、含漱液、复方制剂及乳剂、溶液剂、脂质体等外用制剂,氨甲环酸对治疗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所致的各种出血、月经过多、黄褐斑等具有良好的疗效和耐受性。结论应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进一步开发新型的氨甲环酸药物制剂。  相似文献   
953.
目的 研制开发一种消毒护肤喷雾型溶液剂。方法 拟定处方组成与制备工艺,进行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质量研究,采用加速法考察其稳定性,观察载体喷雾杀菌试验的杀菌效果,评价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刺激试验、微核试验以及亚急性毒性试验的安全性,并进行样品腐蚀性试验。结果 样品的各项质量检测结果均符合规定。样品原液作用0.5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的杀灭对数值各次均〉3.00。经稳定性加速试验确定其有效期为2年。对昆明种小鼠急性经口无毒,对家兔多次完整皮肤、1次破损皮肤及急性眼刺激试验均无刺激性。微核试验结果呈阴性。样品亚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对♀♂SD大鼠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大剂量为1 000 mg·kg^-1,对不锈钢、碳钢基本无腐蚀,对铝、铜有轻度腐蚀。结论 该制剂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便可行,质量可控,对细菌繁殖体和真菌杀菌效果好,无毒、无刺激性、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954.
病例:患者,男,64岁,体重82蚝。10年前因“口渴、多饮、多尿、多食”于当地医院诊断为“糖尿病2型”,给予降糖治疗,血糖控制不佳,为求进一步治疗于2013年5月3日入我院内分泌科。  相似文献   
955.
易延逵  王琼  张璐  余玉英 《中草药》2014,45(13):1813-1815
指纹药物动力学研究有助于整体上探索药物尤其是天然产物在体内的变化情况,并可与药物疗效建立联系。借助指纹图谱技术进行药动学的研究,将更能真实地反映药物的整体性,发现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变化规律。采用指纹图谱技术进行中药药动学的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方面的研究将推动中药给药机制的研究,推动中药现代化的发展。为此,提出了构建“指纹药动学”的思路。对“指纹药动学”的形成、研究现状、应用分析、应用前景等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956.
以全国市场抽验的不同程度硫熏白芍及课题组自制的不同硫熏时间白芍为样本,通过比较白芍的硫熏程度与其性状,芍药苷、芍药苷亚硫酸酯的含量及其指纹图谱的变化,评价硫磺熏蒸对白芍质量的影响。该研究采用《中国药典》方法评价了硫熏白芍的性状,测定了其芍药苷含量,用LC-MS分析了芍药苷转化产物,建立基于HPLC的白芍指纹图谱检测方法,并以相似度评价了质量差异。结果显示硫磺熏蒸使白芍颜色变白,特有气味消失,产生刺鼻酸气,并对芍药苷含量有显著影响,随硫熏程度加剧,芍药苷含量明显下降,部分转化为芍药苷亚硫酸酯,而且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指纹图谱也有明显变化。说明硫熏对白芍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应严格限定白芍的硫熏工艺。由实验可见,可以通过测定芍药苷亚硫酸酯的含量来控制白芍的硫熏程度。  相似文献   
957.
朱萱萱  叶少玲  周继发  王琼 《河南中医》2014,(12):2309-2311
目的:观察清肝泻心汤联合甲巯咪唑对实验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大鼠白细胞总数、ALT、AST和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清肝泻心汤组、甲巯咪唑组、联合用药组各10只。采用左旋甲状腺素复制甲状腺功能亢进模型大鼠,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清肝泻心汤组给予清肝泻心汤灌胃,甲巯咪唑组给予甲巯咪唑灌胃,联合用药组给予清肝泻心汤联合甲巯咪唑灌胃。结果:清肝泻心汤组、甲巯咪唑组、联合用药组脏器系数均优于模型组(P〈0.01);清肝泻心汤组、甲巯咪唑组、联合用药组大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且联合用药组外周血白细胞数最高;清肝泻心汤组、联合用药组ALT、AST水平低于模型组(P〈0.01),且联合用药组效果最好。结论:清肝泻心汤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疗效显著,明显减轻甲巯咪唑降低外周血白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8.
目的 了解和比较常规途径医院治疗糖尿病和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间的效果差异,为卫生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成都市1所二级医院和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为期1年5次追踪调查,了解患者知识、行为变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值变化情况.结果 医院组和社区组在干预后,其糖尿病防治知识和行为得分均比干预前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医院组空腹血糖平均值从基线的9.09mmol/L下降到终期评估的6.39mmol/L,控制达标率从27.00%上升到6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社区组空腹血糖平均值从基线的7.45mmol/L下降到终期评估的7.04mmol/L,控制达标率从49.52%上升到59.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医院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平均值从基线的7.63%下降到治疗1年后的6.88%,达标率从61.61%上升为100%,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社区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平均值基线为6.39%,管理1年后略有上升为6.50%,达标率从85.19%变为管理后的83.33%,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基线时,在空腹血糖和HbA1c达标率上社区组好于医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或管理后,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社区和医院稳定就诊1年的糖尿病患者,最终糖尿病控制率无明显差异,均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59.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pioglitazone,PIG)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疗效及对脂联素(adiponectin,APN)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的影响。方法160例NAS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PIG组)与对照组各80例,PIG组予PIG30mg/d、葡醛内酯0.3g/d口服,对照组仅予葡醛内酯0.3g/d口服,疗程6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并观察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γ-谷氨酰转移酶(γ-glutamyl transferase,γ-GT)、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ds,FFA)、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IRI)、肝/脾CT值、APN、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变化。结果①3月末时PIG治疗组BMI、ALT、T-GT、TC、TG、FF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餐后2h血糖(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two hours,P2hBS)、糖化血红蛋白(glyeosylated hemoglobin A1 c,HbA1 c)、TNF-α、CRP、Homa-IR下降,APN、肝/脾CT值升高,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其中ALT、γ-GT、TNF-α、CRP、Homa-IR较同期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②6月末PIG治疗组ALT、γ-GT、TC、TG、FFA、LDDC、P2hBS、HbA1C、TNF-α、CRP、HomaIR进一步下降,APN、肝/脾CT值进一步升高,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与同期对照组相比,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③PIG组的总有效率3月末为42.5%,6月末为88.75%,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在安全性上无明显差异。结论PIG可有效降低NASH患者的ALT、γ-GT、TC、TG、FFA、LDL-C、P2hBS和TNF-α、CRP水平,升高APN,改善肝脏炎症和IR,是治疗NASH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960.
钱玙  王琼  张凤鸣 《当代医学》2013,(14):108-110
目的通过对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海勤疗区口腔中心收治的88例口腔种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总结1年来种植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基本情况,并探讨失败病例的可能相关因素。方法 2011~2012年采用ITI和DIO°种植系统的不同类型种植体对88例患者实施115枚人工种植牙植入及修复前后,随访1~24月,失败5枚,成功110枚,对失败病例进行分析。结果种植牙失败的原因可能为术前检查手段单一、适应证选择不当、早期咬合创伤、不良生活习惯等。结论认为术前严格检查,综合各因素分析选择好适应证,术中规范操作,术后避免早期咬合创伤,同时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维护方法是种植成功的前提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