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究产后出血的临床诊断及其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3月住院分娩的产妇600例,对这60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有40例产妇发生产后出血,发生概率为6.67%,40例产后出血产妇进行子宫切除的有5例,35例采取子宫保留的治疗方法。子宫切除的5例产妇新生儿转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治疗和早产情况的发生概率均要高于采取子宫保留治疗的产妇,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的阿氏评分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出血的症状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危急症状,因此一定要加强产后出血产妇的病情诊断和治疗,提高生产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目前最常用的筛查结直肠癌DNA错配修复基因缺失的方法是免疫组化检测错配修复(MMR)基因相关蛋白的表达,以及基于PCR检测多个微卫星位点判断有否微卫星不稳定(MSI)这2种方法,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比较这二种检测之间的一致性,并对分子病理室作室内质量控制。 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湖北省肿瘤医院结直肠癌368例手术切除标本,免疫组化常规检测癌组织MLH1,PMS2,MSH2及MSH6这4种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显示任一蛋白完全缺失,判读为MMR蛋白缺失(dMMR);如癌细胞4个MMR有多少不等的核着色,判读为MMR无缺失(pMMR)。选取其中的65例行PCR-毛细管电泳法检测MSI,其中28例为pMMR,37例为dMMR。然后对这65例组织用PCR毛细管电泳法检测Bethesda推荐的5个微卫星位点。比对这65例患者上述二种检测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并分析、整理其临床病理特征。 结果368例结直肠癌中有37例免疫组化结果为dMMR中,其余331例为pMMR。37例中剔除2例后对其中35例行毛细管PCR法检测,显示高频MSI者32例,微卫星稳定(MSS)者3例。选取331例中的28例行PCR检测,显示MSS者27例,MSI-H者1例。免疫组化法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7.0%和90.0%,PCR检测结果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1.4%和96.4%;二者总的一致性为93.7%。伴MSI的结直肠癌原发灶以右半结肠最多见(占48.6%),病理形态以低分化腺癌伴淋巴细胞浸润和粘液分泌最常见,病理TNM分期以Ⅱ期和Ⅲ期为主。 结论免疫组化检测MMR蛋白和基于PCR的毛细管电泳法检测MSI二者的一致性高,其中免疫组化法可以作为临床初筛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性的一种经济而便捷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ISMC)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预后。方法:收集我院近3年诊断的子宫颈ISMC 12例,整理及分析其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2例患者发病年龄为(51.1±7.4)岁,9例(75%)以阴道出血为主要症状,临床分期9例(75%)为Ib2期,2例(17%)为Ib3期,1例(8%)为Ⅲc2期;11例患者均在术后补充放、化疗,其中10例(91%)无复发,1例伴双肺多发转移;肿物最大径(32.4±5.5)mm; 8例(67%)形成糜烂及结节状肿物,4例(33%)呈息肉样;镜下均可见典型的浸润性复层、实性、含黏液的癌细胞巢,巢周细胞呈栅栏状排列,除3例(25%)为纯的ISMC外,9例(75%)均合并其他类型的浸润性癌;12例(100%)查见宫颈上皮原位病变,包括子宫颈复层产黏液的上皮内病变、鳞状上皮内病变和原位腺癌;免疫表型ISMC表达腺上皮标记物,过碘酸酸酶/阿利新蓝染色(PAS/AB)染色阳性;10例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6例(50%)为18型,4例(3...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技术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PD-L1表达检测的价值.方法 建立PD-L1/TTF-1和PD-L1/p40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技术,分析TTF-1和p40阳性癌细胞中PD-L1肿瘤比例评分(tumor proportion score,...  相似文献   
15.
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例报告广东省顺德市顺德医院内科(528300)王满香患者女,28岁,1993年初以来,无明显诱因常发作手足抽搐,每次持续约5分钟自行缓解,发作时神智清,于当地医院作脑电图曾提示为中度不正常。拟为癫痫小发作,给...  相似文献   
16.
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简称HNKDC)是糖尿病的急性代谢紊乱的一种特殊类型。笔者在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进修期间,该院共收治6例,现作一扼要分析讨论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5例,女1例。年龄39~70岁。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机能亢进伴周期性麻痹出现Ⅲ°房室传导阻滞1例广东省顺德医院内科(528333)王满香男,28岁。因心悸、多汗、易激动、手震、食欲亢进、体重减轻半年,发作性软瘫2次而入院。1993年5月行走时突然双下肢无力摔倒,1小时后软瘫症状自行消失。同年8月...  相似文献   
18.
19.
探讨结直肠黏液腺癌临床病理及分子病理异质性。结合临床病理诊断积累的经验,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结直肠黏液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微卫星不稳定性及对预后的影响。结直肠黏液腺癌病理形态特征及微卫星不稳定性状态方面的差异,导致不同的临床生物学行为,对治疗的反应及预后均不相同。结直肠黏液腺癌是一类异质性肿瘤,临床病理和分子病理相结合的精准病理诊断,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分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罕见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674例NSCLC中EGFR基因状态,分析EGFR罕见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EGFR突变阳性率为47.92%,其中EGFR罕见突变率为5.19%,包括ex18 G719 A/S/C(G719X)(1.63%)、ex20ins(1.04%)、ex21 L861Q(0.74%)、含一个以上EGFR突变位点的复合突变(1.78%)。相关性分析显示,EGFR罕见突变更多见于女性、无吸烟史、高-中分化、腺癌患者,易发生脑、骨转移(均P<0.05);与常见敏感突变相比,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5例EGFR罕见突变患者中有31例获得随访资料,中位随访时间10个月,其中23例为晚期患者,8例G719X突变晚期患者中,7例一线使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其中5例为阿法替尼),中位PFS为12个月,1例采用培美曲塞加卡铂化疗方案,PFS为7个月,低于TKI组;4例L861Q晚期患者中1例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