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9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58例脊髓损伤患者损伤后接受治疗时间分为早期治疗组(3d以内)9例,中期治疗组(3周以内)24例,晚期治疗组(3周以上)25例。在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13个月(平均5个月)分别对患者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统计学分析。观察高压氧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3组患者感觉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早期治疗组恢复明显,尤以运动功能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评分标准评价改善显著(运动评分18.9比11.2和6.8),中期治疗组感觉功能恢复较晚期治疗组显著,痛觉和触觉分别提高到12.7和9.2,但运动功能恢复不明显,部分患者有所改善。结论高压氧对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且疗效与伤后接受治疗的时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高压氧对创伤性脑水肿脑组织单胺递质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创伤性脑水肿形成和发展中的中枢单胺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大鼠颅脑创伤后高压氧对脑水肿及脑组织单胺递质变化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1/04在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完成。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脑创伤组和高压氧治疗组,采用BIM—Ⅲ型撞击机撞击大鼠右侧颅顶,复制闭合性颅脑损伤,分别于伤后3,6及24h,应用高效液相法测定脑组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含量及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率。结果:①创伤组伤侧脑组织伤后6h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HT显著升高分别为(2946&;#177;686)ng/g,(2341&;#177;542)ng/g,(904&;#177;150)ng/g(P&;lt;0.05);24hNE达高峰(3523&;#177;1276)ng/g(P&;lt;0.01),5-HT较6h有所下降(752&;#177;203)ng/g但仍高于对照组(P&;lt;0.05),多巴胺降至正常水平。脑损伤后伤侧脑组织肾上腺素含量在各时相点均无统计学意义。高压氧组在6h、多巴胺、5.HT显著升高[分别为(2284&;#177;395)ng/g,(758&;#177;142)ng/g,P&;lt;0.Ol,&;lt;0.05),24h多巴胺低于对照组(1050&;#177;576)ng/g,P&;lt;0.05];去甲肾上腺素在6h开始升高,24h达高峰[(3061&;#177;939)ng/g,P&;lt;0.05]。②创伤组与高压氧组相比,高压氧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HT含量在各时间点均低于创伤组,仅有多巴胺、5-HT在24h显著低于创伤组[(1050&;#177;576)ng/g,(450&;#177;122)ng/g,P分别&;lt;0.05与&;lt;0.01]。③创伤组与高压氧组脑组织含水率在各时间点较对照组明显升高(78.66&;#177;0.24,78.92&;#177;0.29,79.08&;#177;0.33,P&;lt;0.01),高压氧组在伤后24h明显低于创伤组(P&;lt;0.01),而3~6h无明显差别。结论:脑损伤后脑内单胺神经递质的过量释放,是创伤性脑水肿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高压氧治疗能改善脑组织缺氧,降低脑组织中单胺递质的含量,减轻脑水肿。  相似文献   
13.
高压氧舱安全治疗的监控是高压氧(HBO)安全有效治疗的重要手段。以往的“氧舱微机控制”只能对加减压、氧浓度实行控制,但不能实时监控影响安全治疗的氧流量、人均吸氧量,从而不能准确地达到高压氧舱安全治疗监控的目的。作者采用氧气流量的检测、人均吸氧量的检测、温湿度的检测以及氧浓度和压力作为氧舱监控的重要指标,并增加图像数据存储、语音提示功能,以进一步提高高压氧舱安全治疗监控的目的。目前,该项目已通过标准审定,并己获得国家实用型专利(专利号ZL992411556)。其研制内容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珐大中型高压氧舱安全治疗监…  相似文献   
14.
王湘渝  王强  郑世钢  张香菊 《重庆医学》2006,35(19):1744-1745
目的 探讨对伴有高压氧(HBO)治疗禁忌证的患者采用分阶段过渡行HBO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对57例患者分别采用1.0ATA(第1阶段)、1.5ATA(第2阶段)、2.0ATA(第3阶段)的压力行HBO治疗.结果 57例患者均完成了分阶段加压过渡行HBO治疗,其中痊愈2例.显效14例,有效3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0.7%(46/57).结论 对伴有HBO治疗禁忌证的患者可采用分阶段过渡行HBO治疗.本文并对此方法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联合药物治疗突发性聋(突聋)的疗效。方法:175例(193耳)突聋(HBO组)在0.25MPa(2.5ATA)压力下吸纯氧30分钟2次,中;司吸舱内空气10分钟,每日1次;同时配合能量合剂、复方丹参液、低分子右旋糖酐、B族维生素、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平均疗程17.6±8.7天。将本组疗效与单纯使用同类药物治疗的95例(102耳)突聋(非HBO组)进行比较。结果:对不同病程、8kHz听阈(≤90dB及>90dB)、伴有眩晕或不伴有眩晕症状以及纯音听阈均值(PTA)≤55dB和>55dB的疗效,HBO组均显著优于非HBO组(P<0.05或P<0.01),而且疗程较短、耳鸣及眩晕症状缓解较快。结论:HBO联合药物治疗突聋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6.
高压氧舱内一种安全简便的吸痰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压氧舱内一种安全简便的吸痰装置Asafeandsimpledeviceforsuckingsputuminhyperbaricoxygencham-ber张香菊王湘渝王强晏莉娜(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高压氧治疗科)重庆,400042高压氧治疗时...  相似文献   
17.
高压氧配合常规药物治疗突发性聋(附95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突发性聋(简称突聋)常规采用改善微循环,增强细胞营养及代谢类药物治疗,疗效仍不十分理想。我院1992年9月至1994年1月对95例突聋采用高压氧结合常规药物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95例均有突聋发生史,病因不明,既往听力正常,鼓膜检查正常,纯音检查为感音神经性聋。本组男性52例,女性43例。年龄7—79(平均40.8)岁,病程2~360(平均38.7)天。听力损失按国际标准化组织64年标准,以语言频率平均值计:轻度(27~40dB)15例,中度(41~55dB)9例,中重度(56~70dB)12例,重度(71~90dB)24例,极重度(>90dB)35例。右侧36例,左侧52例,双侧7例。95例中伴耳鸣45例,伴眩晕7例,两者皆有18例。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Secondaryheadinjuryfollowingsevereheadtraumaisamainfactoraffectingprognosis,treatmentforwhichisaneffectivemeasureinimprovingprognosis.Itisindicatedthathyperbaricoxygencanfacilitaterecoveryofinjurednervecells.Objective:Toinvestigateeffectofhyperbaricoxygenplusnaloxoneinthetreatmentofsevereheadtrauma.Unit:DapingHospital,Third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Subjects:DuringFebruary1999toDecember2001,50pa-tientssufferedfromheadtraumaaged11-60yearswererandomlydividedintotwogroups,treatmentg…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TherearenoeffectivemethodstotreatmentofepidemicencephalitisBandsporadicencephalitisatpresent.Inearlystageofdiseasecourse,mostpatientspresentwithcomathatistheinflammatoryreactionofbrainparenchyma,leadstoischemiaandhypoxiaofbraintissueandencephaloedemaandwastheex-pressionofseriousinjuryofbraintissue.OBJECTIVE:Toexploretheeffectofhyperbaricoxygenonchildencephalitistopromotefunctionrecoveryandimproveprog-nosis.UNIT:DepartmentofHyperbaricOxygen,FieldSurgicalRe-sea…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创伤性脑水肿形成和发展中的中枢单胺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大鼠颅脑创伤后高压氧对脑水肿及脑组织单胺递质变化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1/04在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完成。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脑创伤组和高压氧治疗组,采用BIM-Ⅲ型撞击机撞击大鼠右侧颅顶,复制闭合性颅脑损伤,分别于伤后3,6及24h,应用高效液相法测定脑组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含量及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率。结果:①创伤组伤侧脑组织伤后6h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HT显著升高分别为(2946±686)ng/g,(2341±542)ng/g,(904±150)ng/g(P<0.05);24hNE达高峰(3523±1276)ng/g(P<0.01),5-HT较6h有所下降(752±203)ng/g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多巴胺降至正常水平。脑损伤后伤侧脑组织肾上腺素含量在各时相点均无统计学意义。高压氧组在6h、多巴胺、5-HT显著升高[分别为(2284±395)ng/g,(758±142)ng/g,P<0.01,<0.05),24h多巴胺低于对照组(1050±576)ng/g,P<0.05];去甲肾上腺素在6h开始升高,24h达高峰[(3061±939)ng/g,P<0.05]。②创伤组与高压氧组相比,高压氧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HT含量在各时间点均低于创伤组,仅有多巴胺、5-HT在24h显著低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