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84篇
  免费   438篇
  国内免费   227篇
耳鼻咽喉   69篇
儿科学   89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271篇
口腔科学   89篇
临床医学   798篇
内科学   468篇
皮肤病学   79篇
神经病学   191篇
特种医学   357篇
外科学   701篇
综合类   1759篇
预防医学   579篇
眼科学   111篇
药学   718篇
  15篇
中国医学   497篇
肿瘤学   237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95篇
  2022年   191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228篇
  2018年   211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83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334篇
  2013年   377篇
  2012年   433篇
  2011年   489篇
  2010年   502篇
  2009年   458篇
  2008年   384篇
  2007年   376篇
  2006年   328篇
  2005年   276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196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自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96例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单操作孔胸腔镜组(n=46)和三孔胸腔镜组(n=50)。观察并记录患者围术期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胸腔引流量和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单操作孔组的手术时间为(133.58±22.87)min,术中出血量为(192.38±30.27)ml,淋巴结清扫个数为(13.42±1.42)个,术后总引流量为(544.28±116.37)ml,引流时间为(2.67±0.83)d,术后住院时间为(6.65±1.58)d;三孔组的手术时间为(144.29±24.61)min,术中出血量为(171.45±26.64)ml,淋巴结清扫个数为(12.05±1.21)个,术后总引流量为(627.39±121.92)ml,引流时间为(3.32±0.94)d,术后住院时间为(8.45±2.05)d,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总引流量、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肺不张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胸腔积液、心律失常及切口感染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操作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围术期观察指标明显优于三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且术后并发症少,但术后切口感染率较高,临床实践过程中注意伤口的护理。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MSCT对后天性腹内疝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6例后天性腹内疝的MSCT资料,CT检查采用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并行MPR观察。结果:16例均表现为肠梗阻,其中13例有腹部手术史。14例CT表现为肠襻聚集伴扩张积液,具有占位效应;疝内肠系膜血管移位、伸拉,向疝口纠集,呈“梳征”或“缆绳征”。2例CT表现为空肠移位,呈“C”型,肠管积液、稍扩张,肠壁无明显水肿增厚。CT增强扫描7例肠壁及系膜强化程度减弱。结论:MSCT及其后处理技术对后天性腹内疝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93.
SPECT一直被认为不能进行定量分析,但SPECT/CT、物理校正(光子衰减、散射等技术)及图像重建算法等技术的出现推动了SPECT/CT定量技术的发展,目前SPECT/CT已经可以进行类似PET的定量分析。多种技术的整合使SPECT/CT在图像采集及处理方面的性能进一步提高,使定量更加准确。笔者主要对SPECT/CT的硬件、物理校正、图像重建算法的临床应用及不足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分析永存原始三叉动脉的MR血管成像(MRA)表现,以提高对该血管变异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3D TOF MRA诊断为永存原始三叉动脉的病例。结果 12例PPTA患者中,7例位于左侧,5例位于右侧。按照Saltzman分型:Ⅰ型6例,其中4例伴吻合点近端基底动脉发育不良,2例基底动脉发育正常,1例合并PPTA动脉瘤;Ⅱ型2例,均伴吻合点近端基底动脉发育不良;Ⅲ型4例,均为PPTA供应左侧大脑后动脉、右侧后交通动脉供应右侧大脑后动脉,其中3例伴吻合点近端基底动脉发育不良,1例基底动脉发育正常。结论 3D TOF MRA能清楚显示和诊断永存原始三叉动脉,为外科手术提供必要的血管评估。  相似文献   
995.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高分辨率睾丸成像的方法。方法:随机抽取30名20~56岁健康男性志愿者。实验组30例:在检查部位垫衬超声耦合剂软胶袋;对照组30例:检查部位不做任何检查前处理。实验组与对照组为同一组志愿者,前后进行两次同序列、同参数高分辨率扫描。测试序列:轴面T1WI、T2WI、T2WI+FS、矢状面和冠状面T2WI+FS。计算每一幅图像的SNR、CNR值,并对各序列成像质量评分,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间影像质量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影像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客观评估:轴面T1WI、T2WI、T2WI+FS的SNR、CNR均值分别是SNR实验组:4.03±0.71、7.28±3.61、4.22±2.10,对照组:3.58±0.62、3.44±2.24、2.38±1.78;CNR实验组:0.71±0.24、1.16±0.66、0.56±0.25,对照组:0.57±0.21、0.53±0.44、0.20±0.13,两组间各序列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SNR的t值分别是-2.746、-5.595、-3.663,P值均<0.05,CNR的t值分别是-2.760、-4.590、-8.469,P值均<0.05。矢、冠状面T2WI+FS的SNR均值分别是实验组:5.97±2.00、7.58±3.04,对照组:5.20±1.79、6.81±2.67,两组间各序列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是-1.964、-1.872,P值均>0.05;CNR均值分别是实验组:3.18±1.13、2.88±0.96,对照组:2.44±1.08、2.40±0.75,两组间各序列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是-2.766、-2.676,P值均<0.05。主观评分:两位医师分别对两组测试序列成像质量评分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分别是0.72、0.71;0.80、0.77;0.84、0.79;0.72、0.83;0.85、0.81,95%置信区间分别是0.57~0.83、0.57~0.83;0.66~0.90、0.65~0.87;0.72~0.94、0.68~0.89;0.57~0.85、0.73~0.92;0.72~0.95、0.70~0.90。甲、乙两位医师两组间各序列成像质量评分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医师甲评分均值分别是实验组:3.38±0.53、3.57±0.50、3.35±0.54、3.24±0.56、3.65±0.54;对照组:2.70±0.66、2.58±0.67、2.26±0.75、2.23±0.79、2.27±0.64,Z值分别是-6.764a、-7.053a、-7.550a、-7.078a、-8.088a,P值均<0.05。医师乙评分均值分别是实验组:3.36±0.52、3.53±0.50、3.39±0.55、3.25±0.50、3.64±0.54,对照组:2.59±0.64、2.66±0.76、2.23±0.75、2.26±0.76、2.24±0.69,Z值分别是-6.529a、-6.539a、-7.894a、-7.319a、-8.051a,P值均<0.05。结论:超声耦合剂软胶袋垫衬法能够明显提高磁共振高分辨率睾丸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996.
997.
活血益气养阴方防治急性放射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用活血益气养阴中药减轻放疗急性毒副反应。方法:72例鼻咽癌患者分成两组,各36例,均行根治性放疗,放疗中实验组(A组)服用中药活血益气养阴方。对照组(B)组维斯克含漱或外敷。结果:口腔粘膜和皮肤损伤A,B两组各为47.2%(17/36例),91.7%(33/36例),13.9%(5/36例),33.3%(12/36例);损伤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脊髓性肌萎缩(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的临床表型与运动神经元生存基因(survival motor neuron,SMN)拷贝数变化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应用TaqMan技术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57例不同临床表型的SMA患者的SMN2基因拷贝数进行检测。结果预测拷贝数为1的SM/Ve基因的平均拷贝数为1.017±0.090,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值8.9%;预测拷贝数为2的SMN2基因的平均拷贝数为2.019±0.080,CV值3.9%;预测拷贝数为3的SMN2基因的平均拷贝数为3.104±0.170,CV值5.4%。Ⅰ型SMA患者SMNe基因平均拷贝数为1.926±0.460,Ⅱ型为2.508±0.460,Ⅲ型为2.876±0.270。Ⅱ型SMA患者SMN2平均拷贝数明显高于Ⅰ型(t=4.24,P〈0.01),Ⅲ型SMA患者SMN2平均拷贝数明显高于Ⅱ型(t=2.44,P〈0.01)。85.72%Ⅰ型SMA患者SMN2以2个拷贝为主;Ⅱ型SMA以2个和3个拷贝为主,分别占40%和60%;82%的Ⅲ型SMA则以3个拷贝为主。结论SMA临床表型的变化与SMN2基因拷贝数明显相关。不同类型SMA患者㈣拷贝数的分布不同:各型SMA患者至少有1个拷贝的Shine,11和Ⅲ型SMA患者的ShiNe拷贝数多于I型患者。提示疾病的严重程度依赖于SMN2拷贝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999.
BRCA1基因定位于人染色体17q12-21,编码蛋白含有1863个氨基酸残基。BRCA1蛋白具有许多与其他蛋白相互作用的位点,通过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发挥其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包括细胞周期调控,DNA损伤修复,基因的转录调节,细胞凋亡和泛素化等。BRCA1基因的突变与家族性乳腺癌及卵巢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对BRCA1分子功能尤其是DNA损伤修复和转录调节的研究,将有利于阐明肿瘤发生的机理。因此本文就BRCA1的结构及其在DNA损伤修复和转录调节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后肾腺瘤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病理学特征,提高对后肾腺瘤的认识和术前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后肾腺瘤患者的相关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术后病理诊断为后肾腺瘤;术后恢复较好,顺利出院.结论 后肾腺瘤的临床特征有限,多为体检时发现,术前需结合生化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必要时行穿刺病理及术中冷冻病理明确诊断,为患者选择合适手术方式;一般预后良好,但术后仍需定期复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