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9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4篇
内科学   7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124篇
预防医学   83篇
药学   20篇
  1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目的 探索早期异常报告系统在北京市朝阳区流行性感冒(流感)预警中的应用效果,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5年3月30日-2018年4月1日北京市朝阳区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和流感病原学监测数据,用流感病原学监测数据确定朝阳区流感流行期的"金标准",用早期异常报告系...  相似文献   
22.
红细胞参与细胞因子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红细胞(RBC)上具有许多与免疫有关的活性物质,国内外学者已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进行了广泛研究。近年来研究又发现,RBC自身也能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并对单个核细胞产生的多种细胞因子起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对RBC自身产生的细胞因子及其调控细胞因子的机理研究进行评述。RBC对细胞因子的调控机理可能与RBC上的CR1 与致病原一起形成CR1(Ag)/CD58/CD2 三联复合体,并促发TcR/CD3 的形成与信号传导起“抗原递呈”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3.
由于方法学的差异,有关分裂症中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研究结果极不一致。而且精神分裂症同时患有癌症较罕见,故获得两者关系的可靠结论实为困难。最近,丹麦一次调查表明精神分裂症病人中某些癌症的发病率较低。该组病人来自住院治疗这一特殊生活环境。故对评价医院环境对癌症发病的影响提供了观察的机会。为了澄清环境因素和精神分裂症本身对罹患癌症危险的作用,对有无癌症的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有无癌症的两组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癌症分为:男性为肺癌和膀胱癌;女性为乳腺癌和子宫颈癌。调查因素包括:婚状状况、住所、职业、生育史、首次住院年龄、住院时间等。  相似文献   
24.
HBV基因型与HBV感染慢性化、重症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HBV基因型与HBV感染后慢性化、重症化的关系.方法 应用型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法,对中国2922例HBV感染者进行HBV基因型检测,比较各临床类型HBV感染者基因型分布差异及各基因型HBV感染者肝功能和病毒学差异.结果 2922例HBV感染者中,基因型B、C、B/C、D分别占15.9%、83.5%、0.41%、0.21%.与慢性肝炎比较急性肝炎B基因型所占比例较高(P=0.003),肝硬化和肝细胞性肝癌C基因型所占比例较高(P值均为0.000),慢加急性肝衰竭与慢性肝炎比较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B、C基因型患者HBeAg 阳性率、HBV DNA病毒载量、肝功能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慢加急性肝衰竭、肝硬化、肝细胞性肝癌组C基因型较B基因型患者HBeAg阳性率更高(P值分别为0.000、0.024、0.003),肝细胞性肝癌C基因型患者HBV DNA病毒载量高于B基因型患者(P=0.025),慢加急性肝衰竭和肝细胞性肝癌组C基因型较B基因型患者胆碱酯酶更低(P值为0.0004、0.02).结论 中国HBV感染者的HBV基因型以B、C基因型为主,少量的B/C、D基因型;C基因型较B基因型HBV感染者更易发生慢性化和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性肝癌,但未观察到基因型对慢加急性肝衰竭发生的差异.急性和轻症HBV感染者B、C基因型未显示对病情的明显影响,但重症和终末期HBV感染者C基因型较B基因型患者HBeAg阳性率、HBV DNA病毒载量更高,肝功能损害更严重.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评估人肠道病毒71型(EV 71)IgM抗体在手足口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自发病后连续每日采集2010年我院收治的38例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及咽拭子标本,分别检测EV 71IgM抗体、肠道病毒核酸、EV 71特异核酸.结果 38例手足口病患儿IgM抗体,按发病天数累加阳性率分别为:第1天60.5%、第2天71.1%、第3~4天81.5%、第5天92.1%、第6天92.1%;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率为73.6%;EV 71特异核酸阳性率为60.5%.结论 EV 71 IgM抗体在手足口病发病的第1天即可出现,至第5天阳性率达到峰值,可作为手足口病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6.
肿瘤患者红细胞CD44s与CD58分子的定量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建立定量测定红细胞CD44s和CD58分子的实验方法,研究其数量变化与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将戊二醛固定的1.2×106红细胞定量“液相包被”于V型板中,依次加入抗CD44s和CD58分子单克隆抗体、碱性磷酸酶标记的第二抗体及可溶性底物,移显色液于比色孔,在405nm比色,计算其A405吸光度值。结果本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重复性。非转移性肿瘤患者红细胞CD44s和CD58分子数量表达低于正常人群,但无统计学差异。而转移性卵巢癌和肝癌患者的红细胞CD44s和CD58分子数量明显低于无转移肿瘤患者和正常人群(P<0.001)。CD44s数量变化与肿瘤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含量变化密切相关。红细胞CD58分子表达变化对红细胞调节淋巴细胞免疫粘附能力有明显影响。结论红细胞CD44s分子数量表达变化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红细胞CD58分子参与机体整体免疫调节。  相似文献   
27.
[目的]了解小儿HCV感染患者血清型与基因型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有用实验室数据。[方法]对90例抗-HCV总抗体和HCV-RNA检测为阳性、临床明确诊断为HCV感染患者进行血清样本的基因型和血清型检测。患者年龄在1.5-13岁之问,血清型检测使用美国雅培Murex HCV Serotyping 1-6 Assay ELISA试剂盒,基因分型用自建引物特异性HCV基因分型法,分型标准采用Simmons法。[结果]90例HCV患者血清分出基因型的90例,检出率100%,其中1a型1例(0.9%),1b型59例(65.5%),1b/2a型29例(32.2%),2a型1例(0.9%)。分出血清型的49例,检出率为54.4%,1型40例(44.4%),2型8例(9%),1+4混合型1例(0.9%)。未分出血清型的15例(16.6%),无反应的29例(32.2%)。基因型与血清型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可分出基因型与血清型的有49例,总检出率54.4%。[结论]HCV患儿血清基因型主要以1b型为主,血清型主要以1型为主。未分出血清型的样本建议进行HCV基因序列分析。  相似文献   
28.
目的 了解本地区STD门诊患者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淋球菌(NG)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从而指导临床诊断与用药.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结合Taqman技术,对采集自来院就诊STD门诊患者的女性宫颈口分泌物、男性尿道口分泌物及相关尿液标本中的特异性DNA核酸片段进行荧光PCR检测.结果 CT、UU、NG、HPV四种病原体总感染率分别为7.49%、42.92%、3.11%和3.06%,除HPV外其它三种病原菌感染率存在性别差异;其中以UU感染率居首位,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二重感染率为5.76%,三重感染率为0.83%,未见四重感染,其中以CT和UU二重感染最常见;不同年龄段感染情况显示,以40岁以下年龄段感染率最高.结论 将HPV纳入泌尿生殖感染检测很重要;通过本研究也发现,无论单一病原体感染还是混合感染,除HPV外均存在明显的性别分布差异,而且两种感染的性别分布相一致;40岁以下年龄段为主要传染源和高危人群,应作为性传播疾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双重感染和三重感染较常见,应引起高度重视;目前未发现四重感染.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63例住院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尿钠肽(BNP)水平(心衰组)和3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血清BNP浓度,并按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比较不同NYHA级别BNP水平差异。结果 (1)心衰组BNP水平(868.5±302.8)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01.4±32.8)pg/mL](P〈0.01)。(2)NYHA分级Ⅱ级患者BNP水平为(629.37±224.56)pg/mL,NYHA分级Ⅲ级患者BNP水平为(853.39±302.43)pg/mL,NYHA分级Ⅳ级患者BNP水平为(1 378.62±433.25)pg/mL,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NP水平随着心衰患者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增加,对心衰患者的诊断、病情评估、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是否感染血管内皮细胞伴肾素表达。方法(1)用10^7pfu(空斑形成单位)/mlCMV临床分离株BI-5和实验室型CMVAD169分别与10^6腹主动脉内皮细胞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同孵育,在23小时后、第3天、第7天、第10天和第14天分别收集培养上清200μl,第14天用PBS缓冲液洗细胞3次,收获细胞。每组实验均设培养液代替病毒液的无感染对照;(2)COBAS定量PCR检测培养上清中CMVDNA拷贝数;(3)PCR检测感染细胞中CMVpol基因;(4)RT—PCR、Realtime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肾素在感染细胞内的表达。结果(1)BI-5和AD169感染静脉和动脉细胞后,其形态学变化相似,无细胞裂解病理效应;(2)ADl69感染细胞不同时间培养上清中CMVDNA拷贝数无明显增加,BI-5呈增殖趋势;(3)BI-5感染动脉细胞CMVDNA拷贝数和肾素表达量均大于静脉细胞。结论临床分离株CMV以非裂解形式在血管内皮细胞持续存在并诱导肾素基因表达,血管内皮细胞分泌肾素可能是CMV感染引起心血管疾病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