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9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4篇
内科学   7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124篇
预防医学   83篇
药学   20篇
  1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采用穴位按压法治疗呃逆20例,经观察均取效迅速,且安全可靠,无副作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e系统状态和复制指标在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的变化及其与血清纤维化标志的关系,探讨它们在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18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肝纤维化程度分为S0~S4期等5组,分别用定量PCR及放免法检测患者血清中HBV-DNA及肝纤维化标志透明质酸、Ⅳ型胶原、Ⅲ型前胶原和层粘连蛋白的含量;HBeAg和抗-HBe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并观察其在不同肝病理纤维化分期时的变化.结果: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血清HBV-DNA含量逐渐升高,从S1期开始显著增加(P<0.01);而HBeAg阳性率逐渐降低,S3、S4期较S0显著减少(P<0.05和P<0.01);抗-HBe阳性率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在S3和S4期的阳性率明显高于S0期(P<0.05和P<0.01).血清HBV-DNA( )HBeAg( )组血清纤维化标志最低,HBV-DNA(-)抗-HBe( )组最高,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HBV复制和e系统状态的改变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肝内病毒复制标志与血清纤维化标志联合检测,对于判断肝纤维化程度和指导抗病毒治疗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膝前交叉韧带损伤后不同时期不同手术方法的治疗结果对比,介绍镜下半腱肌肌腱膝前十字韧带重建的方法。方法:采用传统髂胫束重建前十字韧带,及镜下半腱肌腱前十字韧带重建,经对两手术方法的治疗结果进行随访、对比,以及骨-髌腱-骨(B-PT-B)术式较易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传统前十字韧带重建手术组,病人遗留后遗症者达5人,占38.5%,症状严重者占23.1%,而微创前十字韧带重建者因时间尚短,随访最长4年,目前尚未有明显后遗症,但二者在术后并发症和手术创伤方面有明显的差异。结论:以多股半腱肌肌腱进行前十字韧带损伤后重建,对预防由B-PT-B术式引起的并发症,恢复膝关节功能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氧化苦参碱对胆碱酯酶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氧化苦参碱 (OM)治疗病毒性肝炎过程中 ,胆碱酯酶 (ChE)的动态变化及与同期白蛋白 (ALB)、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及其他肝功能的关系。方法  9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成 4组 ;A组 31例 (静脉注射OM) ,B组 30例 (口服OM) ,C组 7例 (肌内注射OM) ,D组 30例 (一般护肝药物 ,不用OM)。定期检测血清ChE、ALB、PTA、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血清补体 1型受体 (sCR1)、红细胞黏附功能 (EIIAF)指标。结果 A、B、C 3组在治疗中ChE明显下降 ,治疗前中后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 (P值分别为 <0 0 0 1、<0 0 0 1、0 0 2 3) ;同时在ChE数值及异常率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P <0 0 0 1)。A、B、C 3组在治疗前中后 ,ALB、PTA随病情而变化 (P值均 >0 0 5 )。4组治疗后病情均有明显好转 ,ChE的下降并不伴随肝功能的恶化。结论 OM制剂在治疗病毒性肝炎中ChE明显下降 ,但反映肝脏实质功能的ALB、PTA等指标无改变 ,ALT、AST、TBiL好转。在OM治疗结束后 ,ChE迅速恢复正常。所以 ,ChE的下降并不表明病情的恶化 ,其机理尚待探讨。  相似文献   
5.
Kubicek每搏心输出量计算公式的三维有限元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从 Kubicek模型三维有限元仿真的角度对 Kubicek每搏心输出量计算公式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研究。在计算机仿真研究中 ,我们对比了模型仿真结果、具体采用 Kubicek每搏心输出量计算公式所得结果以及所设模型的理论计算结果。仿真结果表明 :模型中阻抗改变与主动脉中血液容积改变之间存在着近似的线性关系 ,证明了 Kubicek每搏心输出量计算公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同时也为心阻抗血流图基础理论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6.
联合时频分析将分离的时域或频域分析方法统一成二维的时间—频率分析,也即在时频平面内研究信号的时变谱,该方法在非平稳信号的处理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本文在介绍联合时频分析的基本理论后,综述了该方法在心音信号处理方面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肝移植不同术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肝移植不同手术方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原位肝移植病人86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三组。A组接受经典标准式肝移植(38例),B组接受经典改良式肝移植(12例),C组接受背驮式肝移植(36例)。左桡动脉和右股静脉置管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和下腔静脉压(ICVP);经右颈内静脉放置肺动脉漂浮导管,连续监测中心静脉压(CVP)、平均肺动脉压(MPAP)、心脏指数(C I)、外周血管阻力(SVR)和肺血管阻力(PVR)。结果无肝前期三组间血流动力学变化无差异。无肝期心率、SVR和PVR上升,C I下降,MAP维持稳定,三组间变化无明显差异。A、B组CVP下降和ICVP升高均显著大于C组(P<0.01)。新肝期开始,A、B和C三组再灌注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34.2%、16.7%和25.0%;A组MAP和C I低于B组和C组,而CVP高于B组和C组(P<0.05)。至新肝期5 m in,除A组C I仍低于B和C组(P<0.05),其他指标三组间无差异。结论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经典标准式肝移植最大,经典改良式肝移植最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治疗盘状半月板的应用价值与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4月~2012年3月收治的82例盘状半月板患者实施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与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经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后,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表进行6~24月随访,平均随访12.5个月,取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其中优57例,良22例,可2例,差1例,术后优良率达96.6%。结论采用关节镜下治疗盘状半月板,具有手术创伤小、效果好、术后恢复快、副作用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和分析患者通过吸入可比特方法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该院2010年7月—2011年6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53例,将其分为万托林组和可比特组,万托林组使用万托林,可比特组使用可比特溶液,这两组都联合令舒雾化.在临床中密切观察喘憋的症状、咳嗽消失时间和哮鸣音消失以及患儿总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可比特组喘憋的症状、咳嗽消失的时间和哮鸣音消失以及总住院的时间都比万托林组要短,这两组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0.05),这两组患儿都持续吸入普米克气雾剂,时间1个月以上,经过3个月后复查肺功能,从肺功能的各项指标和有效率等方面进行比较,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用药物可比特来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起效迅速,疗效确切,用药方便并且没有副作用,非常值得临床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类型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1536例妇产科门诊及住院女性患者,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检测支原体感染类型的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 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检测总阳性率76.82%,其中单纯解脲脲原体(Uu)感染型构成比为35.85%,单纯人型支原体(Mh)感染型构成比为7.29%,而Uu+Mh混合感染型构成比为56.86%.耐药性分析发现,对于各种支原体感染类型,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的敏感度较高,而甲砜霉素、克林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的耐药程度较高.结论 本研究结果对了解该支原体感染的分布情况以及抗菌药物敏感性筛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