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04篇
  免费   396篇
  国内免费   322篇
耳鼻咽喉   66篇
儿科学   40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413篇
口腔科学   62篇
临床医学   990篇
内科学   438篇
皮肤病学   31篇
神经病学   112篇
特种医学   32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724篇
综合类   2142篇
预防医学   835篇
眼科学   42篇
药学   928篇
  12篇
中国医学   606篇
肿瘤学   313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465篇
  2013年   273篇
  2012年   314篇
  2011年   395篇
  2010年   404篇
  2009年   407篇
  2008年   391篇
  2007年   422篇
  2006年   407篇
  2005年   443篇
  2004年   400篇
  2003年   325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249篇
  2000年   231篇
  1999年   206篇
  1998年   184篇
  1997年   169篇
  1996年   170篇
  1995年   135篇
  1994年   116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91.
乙酰螺旋霉素标准品4个组分的百分含量总和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文斌 《海峡药学》2003,15(6):38-39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乙酰螺旋霉素标准品 4个组分的百分含量总和。 方法  采用 ZORBAX SB-C1 8柱 ( 4 .6mm× 2 5 0 mm,5 μm) ;流动相为乙腈 -0 .1mol· L- 1醋酸铵溶液 ( 60∶ 40 )用醋酸调节 p H值至 7.2± 0 .1;流速 1.0 m L·min- 1 ,检测波长 2 3 2 nm;进样量 10 μL。结论  用标准品在药典规定色谱条件下测定 P1 代入公式中计算样品 P值与实际更接近 ,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92.
硝苯地平缓释片及控释片的体外释放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对不同厂家硝苯地平缓、控释片的释放度进行考察,为评定药品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以pH=3.075的磷酸盐缓冲液为溶出介质,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4个厂家的硝苯地平缓、控释片进行体外释放度测定和比较。结果A、B、C片体外释放符合一级动力学,D片符合零级动力学。结论 均能达到缓、控释目的,减少用药次数。  相似文献   
93.
94.
利鲁唑对吗啡镇痛、耐受和依赖作用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利鲁唑对阿片镇痛、耐受及躯体功能的调节。方法 采用冰醋酸扭体 ,5 5℃热板法和热辐射甩尾法观察利鲁唑对小鼠痛阈及吗啡镇痛效应的影响 ;采用小鼠急性和慢性吗啡耐受模型及小鼠吗啡依赖模型 ,观察利鲁唑对吗啡耐受和依赖的作用。结果 单独皮下注射利鲁唑 2 .5~ 10mg·kg- 1在以上 3种模型无镇痛作用 ,然而能剂量依赖性地增强吗啡镇痛效应。利鲁唑 2 .5~ 10mg·kg- 1剂量依赖性地对抗吗啡引起的急性和慢性耐受。在小鼠吗啡依赖模型中 ,利鲁唑 2 .5~ 10mg·kg- 1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吗啡戒断症状的产生。结论 利鲁唑自身无镇痛作用 ,但能显著增强吗啡镇痛效应 ,并能预防吗啡所引起的耐受和依赖  相似文献   
95.
任子斌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7):1771-1772
1病例介绍例1 :男 ,34岁。4年前无诱因突感多汗、乏力、心前区放射痛等症状 ,血压波动于140~160/90~110mmHg之间 ,口服降压药症状消失。4年来间断出现多汗、乏力、头晕。血压保持一个较高水平 ,有时达180~210/100~110mmHg ,每次血压升高均伴有上述症状 ,心率增快达120次/分  相似文献   
96.
栖稻黄色单胞菌(Flavimmons oryzihabitans),以前称之为黄伤寒色杆菌(Chromobacterium typhiflavum),栖稻假单胞菌(Pseudomonas oryzihabitans)和CDC(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pn)Ve-2群微生物。现据rRNA同源性归“其他核酸同源性未知的假单胞菌“之黄色单胞菌属(Flavimons)。该菌属只有唯一的一个菌种——栖稻黄色单胞菌。  相似文献   
97.
人喉部肿瘤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丽萍  苏振忠  雷文斌  梁伟英 《癌症》2004,23(Z1):1400-1404
背景与目的:研究显示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感染与喉部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但由于研究方法不同,结果差异较大,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法综合评价人喉部良恶性肿瘤的发生与不同类型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所有国内有关喉部良恶性肿瘤与HPV关系的研究文献共123篇,其中符合研究标准的以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 reaction,PCR)法检测HPV16或HPV6/11的成组对照研究共11篇,采用Fisher法和Meta分析法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综合的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所有文献中正常喉组织、喉癌、喉乳头状瘤、声带息肉HPV16的平均检出率分别为:10.8%、35.2%、27.5%、5.0%,而HPV6/11的检出率分别为:8.7%、18.6%、61.6%、21.9%.Fisher法和Meta法分析结果显示:①喉癌HPV16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喉乳头状瘤和声带息肉(P<0.005),其合并优势比分别是喉乳头状瘤和声带息肉的2.8(1.7~4.7)和12.7(4.2~38.8)倍,其阳性检出率分别高22.0%(12.2%~31.8%)和39.0%(19.4%~58.6%);②喉乳头状瘤HPV6/11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喉癌(P<0.005),其合并优势比是喉癌的16.4(5.6~48.1)倍,其阳性检出率比喉癌高56.0%(34.4%~75.6%);③喉癌和声带息肉的HPV6/11感染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PV16的感染可增加喉癌发生的危险性;而HPV6/11的感染可增加喉乳头状瘤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98.
胃肠道恶性肿瘤t-PA、u-PA转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纤溶分子标志物血浆含量、mRNA水平的变化,初步探讨两者与肿瘤浸润、播散的关系及其临床检测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23例胃癌、17例肠癌患者组织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mRNA水平;用ELISA法同步检测患者血浆纤溶分子标志物含量,包括t—PA、u—P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u—PAR)、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AP)等。结果:胃癌、肠癌组患者血浆u—PA、u—PAR、PAP蛋白含量均较正常对照明显升高,其中,有局部浸润、淋巴结转移、远处脏器转移者u一:PA升高更为显著;t—PA含量与正常对照无显著差异。u—PAmRNA在两种肿瘤细胞表达均显著增高,而t—PAmRNA则减少。结论:纤溶功能亢进是胃肠道恶性肿瘤细胞易播散、浸润的主要原因之一。t—PAmRNA水平的升高可能为组织分化较好的特征。  相似文献   
99.
术中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在不可切除的胰腺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研究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治疗在不可切除的胰腺癌中的作用。方法:2001年6月~2003年6月对16例经病理证实且不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施行^125Ⅰ粒子胰腺肿瘤植入术,所有患者术前C与MRI均显示胰腺肿块,术中所见证实。结果:11例疼痛肿瘤患者中10例症状明显减轻,3例肿瘤缩小,1例肿瘤增大;4例Ⅰ期患者生存期均在20个月以上。2例出现了并发症,1例小肠梗阻,1例胰瘘。结论:放射性^125Ⅰ粒子能控制原发性胰腺肿瘤的局部生长,镇痛效果显著,并发症较低,有望提高早期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研究电磁脉冲 (EMP)辐照对白血病肿瘤细胞株Jurka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FN -γ和IL - 4的影响 ,探讨EMP对Jurkat细胞损伤机制。方法 :Jurkat细胞经EMP照射后即刻、1h、 6h、 12h、 2 4h、 4 8h、 72h共 7个时相点 ,细胞悬液甩片 ,4 %多聚甲醛 4℃固定 ,自然晾干 ,进行SP法的IFN -γ和IL - 4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在光镜 10× 4 0倍视野下 ,应用CMIAS-H图像分析仪对阳性细胞的图像分析参数积分光密度值 (IOD)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表明 ,场强 6× 10 4 V/m的电磁脉冲能使Jurkat细胞IFN -r表达持续性减少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而IL - 4变化不明显 (P >0 0 5 )。结论 :EMP辐照后Th1型的细胞因子IFN-γ明显减少 ,而Th2型的细胞因子IL - 4未见显著变化 ,提示 :EMP辐照后机体中受到影响的主要是细胞免疫 ,而体液免疫功能未受到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