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3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70篇
临床医学   129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38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45篇
综合类   272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2004年岁末,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了曹谊林教授主编的《组织工程学:理论与实践》专著,全书共57万字,内容丰富、新颖,是医学专著中的精品。它的出版是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界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02.
103.
胸部撞击时胸壁的动力学响应及心脏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不同撞击条件下胸壁的动力学响应过程,心脏病理改变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特点及可能机制,分析胸壁的粘弹性运动过程及其与伤情间的关系。方法:用BIM-Ⅱ型生物撞击机,以准静态和动态撞击方式进行兔胸部正、侧向撞击致伤,观察心脏损伤的病理特点和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分析致伤物理参数和胸壁动力学响应与伤情间的量效关系。结果:粘性标准相同时,准静态正向胸部撞击时心脏损伤最重,其次是动态正向撞击组,准静态侧向  相似文献   
104.
肺冲击伤是军事医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研究应用流场稳定的激波管技术复制肺冲击伤动物模型,采用计算机辅助的肺脏立体计量技术、微机三维重建技术,结合透射电镜、扫描电镜观察,多层次定量研究了冲击伤后肺脏的病理变化。在此基础上,采用了自行设计的多路激波信号采集、分析系统,以及微型压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技术  相似文献   
105.
复合材料对冲击伤防护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验动物为成年杂种狗16只,其中实验(防护)组7只,对照组9只。用BST—Ⅰ型生物激波管和导弹战斗部静爆致伤,前者反射超压为388.4kPa~399.7kPa,后者离爆心4.5m处入射超压为390kPa~459kPa。结果表明防护组的死亡率比对照组低,肺损伤程度比对照组也要轻1—2个等级。结果提示复合材料对冲击伤有较好的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106.
一氧化氮在内毒素致细胞损伤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观察内毒素损伤内皮细胞过程中一氧化氮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用内毒素及硝基左旋精氨酸对之进行处理,并检测其上清液中NO^-2/NO^-3丙二醛含量及乳酸脱氢酶活性变化。结果:LNNA可使内皮细胞NO合成降低,MDA含量和LDH活性下降,而LPS组上述各项指标则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107.
犬肝脏撞击伤后血液粘弹性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犬肝脏损伤后血液粘弹性变化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建立肝脏损伤动物模型 ,分别在伤前及伤后 1、4、8小时 4个时相点各抽血 3ml,置于肝素抗凝管 ,在实验当日 2 4小时内全部送检并完成测定 ,并按血液粘弹性计算的方法得出结果。结果 犬肝损伤后 1小时 ,血液粘性分量 (η’)、弹性分量 (η”)即开始升高 ,与伤前比较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 (P <0 .0 1 ,P <0 .0 5 ) ,在伤后 4小时到达峰值 ,显著高于伤前和伤后 1小时 (P <0 .0 1 ,P <0 .0 5 ) ,伤后 8小时 η’、η”曲线出现下降趋势。 结论 在犬肝损伤后的抗休克救治中 ,在积极输血扩容的同时 ,还应采取降低血液粘度 ,增加血液流动性的措施 ,以达到改善末稍血循环 ,从而有效纠正组织缺血缺氧的不良状况。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骨折愈合过程中骨折端对Ⅷ因子相关抗原含量变化的影响,以确定VEGF对骨折端血管重建中的作用。方法 用105只大耳白制作桡骨骨折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应用VEGF组、拮抗VEGF组,分别于伤后不同时间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各组动物骨折端Ⅷ因子相关抗原含量变化。结果 应用外源性VEGF后,骨折端Ⅷ因子相关抗原含量明显增加;拮抗VEGF则使骨折端Ⅷ因子相关抗原含量明显下降。结论 VEGF对骨折愈合过程中的血管重建具有重要作用,并可能作为一种重要因子参与了骨折愈合的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109.
循环内皮细胞来源的实验研究:由VEC过渡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在建立海马惊厥阈下电刺激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动物模型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脑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GR)与盐皮质激素受体(MR)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频率25Hz、波宽1ms、串长10s、串隔7min、强度100μA的恒流、单脉冲电流,反复刺激大鼠海马,并通过旷场行为及拒俘反应性检查观测大鼠情感行为改变;利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脑组织GR与MR表达。结果:成功诱发了实验大鼠较长时程的活动习性改变,警觉水平增高,惊恐行为,环境适应能力下降,躲藏逃避反应等PTSD样行为异常表现。免疫印迹检测显示,电刺激停止后2d-1周,阈下刺激组大鼠海马GR表达明显增高;电刺激停止后1dMR表达增高,2-3d则明显降低;而额叶皮层二者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海马CA1区惊厥阈下电刺激可基本模拟PTSD多种临床表现,而海马结构GR持续性高表达与MR较长时程降低在PTSD样行为异常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