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0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2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9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BACKGROUND: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 that is directly implanted into the lesion cannot effectively promote cell growth and differentiation in vivo and in vitro, because of its small pore size and poor permeability.  相似文献   
22.
BACKGROUND: There is no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muscle atrophy caused by peripheral nerve damage. Skeletal muscle cells, a structural unit of muscle contraction, can be used for studies on muscle atrophy when cultured in vitro.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omotion effect of neuron-secreted factors on the growth of skeletal muscle cells in vitro. METHODS: Skeletal muscle cells primary cultured in vitro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neuron-secreted factors, and control group with common culture medium, respectively. Afterwards, the number of skeletal muscle cells and expression level of alpha actin were detected by 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respectively. RESULTS AND CONCLUSION:The number of skeletal muscle cells and expression level of alpha acti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In conclusion, neuron-secreted factors have the ability of promoting the growth of skeletal muscle cells and may be helpful for denervated muscle atrophy. Subject headings: Tissue Engineering; Satellite Cells, Skeletal Muscle; Actinin; Neurons; Cells, Cultured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23.
侵入性操作、大量应用广谱抗菌素及糖皮质激素,使重症监护室(ICU)病人真菌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住院病人.这既增加了治疗难度又增加病人经济负担,严重者危及病人生命.本文对我院ICU于1996年6月至2000年3月发生的19例真菌感染进行分析,并对ICU真菌感染防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肌桥前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易患因素。方法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88例心肌桥患者,其中合并肌桥前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者67例(A组),未合并肌桥前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者21例(B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心肌桥长度、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心肌桥压迫程度(Nobel分级)、空腹血糖、血脂等因素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Nobel分级、收缩压、脉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性别、心肌桥长度、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Nobel分级和脉压与是否合并肌桥前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有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3.0569和0.9740,P值均〈0.05)。结论高血压患者易患心肌桥,心肌桥有促发或加速肌桥前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的倾向,心肌桥压迫程度、脉压与是否合并肌桥前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显著相关,而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血脂、心肌桥长度与是否合并肌桥前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5.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形态和结构的科学,是医学生最先接触而又很重要的医学启蒙学科之一。解剖学名词、术语之丰富,人体结构之复杂,需要记忆内容之多,且难于记忆为本学科的重要特点。作者根据多年学习和教学实践,结合解剖学特点及联系思维,总结一些实用的教与学技巧,以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1理论联系活体学习人体解剖学不仅仅是为了研究尸体,而是通过对尸体标本的器官、结构的认证,更好的了解正常活体情况下各器官结构的位置和形态,以便为学习其它临床各科打下坚实基础。我们每个人自己就是活生生的标本,因而教…  相似文献   
26.
背景: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是引起视力丧失的重要原因,治疗方法也比较局限,为探求更好的治疗方法,该实验从小胶质细胞方向入手进行探究。在神经病理条件下,激活小胶质细胞能够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稳定,但小胶质细胞过度活化会产生大量的炎症因子,使损伤进行性加重。目的:探讨视神经损伤后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以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其过度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8周龄SD大鼠18只,将其随机分为移植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每组6只,其中模型组、移植组选取左眼进行视神经钳夹造模后分离视网膜和视神经,假手术组只分离视网膜和视神经,不进行钳夹,移植组在损伤后立即向左眼玻璃体内注入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注入细胞1×108,细胞量为2μL),模型组、假手术组玻璃体内注入等量的PBS,术后15 d全部处死,在灌流固定后取视网膜连带视神经用于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与结论:模型组视神经及视网膜小胶质细胞活化标记物Ox-42以及炎症因子TNF-α的表达量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移植组视神经及视网膜中Ox-42和TNF-α表达量降低(P<0.05)并且接近假手术组水平。结果表明,小胶质细胞的过度活化与视神经损伤相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抑制小胶质细胞过度活化及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视网膜和视神经免受损伤。  相似文献   
27.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取得了较好效果,但其作用机制仍需进行深入研究。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缺血周围皮质过度活化的小胶质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将30只8周龄的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移植组。模型组和移植组采用栓线法阻断大脑中动脉,建立大鼠缺血性脑卒中模型,术后将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注入到移植组大鼠腹腔内,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大鼠腹腔内注射相同量的DMEM培养液,各组均隔天注射1次,共持续14 d。术后第7,14天,通过BBB法来评估各组大鼠的运动功能,术后15 d取大鼠脑梗死灶周围皮质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蛋白印迹法检测活性小胶质细胞标志物Ox-42以及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的表达。结果与结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胶质细胞激活的Ox-42和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表达水平较高,移植组上述指标表达水平较低。与模型组相比,移植组BBB评分明显提高,肢体运动功能有所改善。结果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抑制梗死灶周围小胶质细胞的过度活化,降低了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大脑皮质免受伤害,促进了运动...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淋巴结转移数目对行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12月符合筛选标准的148例行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按照淋巴结转移数目进行分组:N0组(0枚)91例、N1组(1~3枚)41例、N2组(≥4枚)16例,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用Log-rank比较3组术后3年生存率,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用χ2检验进行两两比较术后3年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死亡率情况。结果 N0、N1、N2 3组的术后3年生存率分别为88.1%、71.4%、61.1%,3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N0、N1、N2 3组的总体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死亡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01,0.005)。结论淋巴结转移数目是结肠癌患者术后3年生存情况的危险因素,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后3年生存情况明显比有淋巴结转移者好。  相似文献   
29.
心内电生理对不明原因晕厥患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电生理检查对不明原因晕厥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75例经无创性检查未能明确原因的晕厥患者进行电生理检查,并对其电生理结果及其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电生理检查总的阳性率为40%,随年龄的增加,其电生理检查的阳性率亦增加,其中60岁以上患者因冠心病者比例较高其电生理检查阳性率高达50%.结论 电生理检查对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尤其是老年伴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0.
背景:原代培养的破骨细胞数量少,而诱导培养产生的破骨样细胞数量多,能够满足一些研究骨代谢实验的要求.但是两种细胞在特异酶及噬骨能力方面是否具有相同的效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详尽的数据来支持.目的:比较大鼠原代分离的破骨细胞及诱导形成的破骨样细胞噬骨能力上的差异.方法:取24 h内新生Wistar大鼠四肢长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破骨细胞,将破骨细胞培养过程中消化下来的骨髓单核细胞加入1,25(OH)2 D 3结果与结论:诱导第9天,破骨样细胞数目为破骨细胞数目的11倍,其形态与原代消化获得的细胞形态相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呈阳性.甲苯胺蓝染色显示两组破骨细胞在骨片上培养时产生骨陷凹面积及深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显示破骨样细胞的形态、特异酶及噬骨能力与破骨细胞无差异.诱导生成破骨样细胞.苏木精-伊红染色、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鉴定.用甲苯胺蓝染色共培养骨片比较两组破骨细胞噬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