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6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30篇 |
临床医学 | 24篇 |
内科学 | 23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6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52篇 |
预防医学 | 9篇 |
药学 | 10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2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女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女性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将318例因"胸闷、胸痛"住院的女性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后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及其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发现女性绝经后冠心病危险性增加.绝经后出现典型或非典型胸痛,同时伴有2个或2个以上冠心病危险因素,发生冠心病可能性大.冠状动脉病变以单支病变多见,前降支是最易累及的血管.结果提示绝经后出现典型胸痛,伴有明显危险因素者,发生冠心病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03.
髓外浆细胞瘤(extramedullary plasmacytoma,EMP)是骨髓瘤的一种变异形式,是原发于骨髓造血组织以外的浆细胞实体肿瘤,占浆细胞肿瘤的3%~5%,多发生在头颈部或上呼吸道,但也可发生在肺、消化道和颅内[1],在气管内很罕见。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结果与其他原发性或转移性气管肿瘤难以鉴别,易误诊,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两年半前我科诊断1例气管髓外浆细胞瘤患者,经支气管镜下介入局部切除术后复发,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下活检并刷检结合经支气管针吸活检对肺癌的诊断作用。方法在491例支气管镜检查中常规行支气管镜下病变活检并刷检,其中胸部增强CT检查提示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同时伴有或不伴有肺部病变的37例患者,对其纵隔和/或肺门肿大淋巴结予以经支气管针吸活检(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对所有获取的标本进行细胞学或病理学检查。结果 491例患者中,269例(54.8%)获得明确的病理诊断,其中37例TBNA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和病理诊断阳性率分别为81.1%(30/37)和70.3%(26/37),从而提高了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癌诊断的阳性率。所有受检患者均无明显的并发症。结论常规支气管镜检查中对病变进行活检并刷检结合TBNA操作简便、安全且有效,对临床肺癌患者的病理诊断率高。 相似文献
105.
自体脾移植18例免疫功能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2006-01/2008-09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脾破裂行脾切除辅加自体脾片移植患者18例,其中车祸伤15例,坠跌伤2例,刺伤1例.移植后0.5~3年随访观察患者上呼吸道感染情况,应用散射比浊法测定IgG,IgM,IgA和C3水平.发生感染8例,感染率44.4%,IgG,IgA,IgM、补体C3从脾切除后低水平状态逐渐上升至正常.说明脾切除后自体脾组织移植能够维持一定的免疫功能,在预防感染方面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6.
冠脉造影正常的胸闷痛伴ST段或T波异常患者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正常但具有典型胸闷痛且伴ST段或T波异常改变患者的病因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45例胸闷、胸痛,或同时有胸闷痛症状且伴明显ST段、T波,或ST-T异常改变患者(其中仅有胸闷者15例,典型胸痛者20例,胸闷胸痛均有者10例),冠脉造影结果采用目测法,狭窄≥50%者诊断为冠心病。结果45例患者除2例右冠脉轻度狭窄20%-30%,2例左前降支轻度狭窄25%-35%外,余冠脉均未见明显狭窄等异常。结论冠脉造影有其不足的一面,它对狭窄程度的判断依赖于与邻近的"正常"血管节段的对比,不能发现微血管的病变。不典型胸痛患者冠心病发病率较低,单凭ST段、T波或ST-T的异常改变作为冠心病的诊断标准不具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7.
患者男性,50岁,临床诊断: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患者并发高钾血症,心电图检查发现极缓型窦室传导,经予利尿、高糖加胰岛素、补充钙剂等药物处理以及紧急血液透析后血钾降低,窦室传导消失,恢复正常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研究C/EBPβ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者足踝部肌肉组织中的表达,探讨细胞系的选择。方法应用RT-PCR、免疫组化、免疫荧光等技术分别检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者足踝部肌肉组织中C/EBPβ的表达及相应的形态学改变。结果与同龄对照相比,C/EBPβ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者足踝部肌肉组织中表达明显下调,相对于正常组织,病变组织结构紊乱,核脱失。免疫荧光结果提示C/EBPβ主要在细胞质中表达,但在肿瘤细胞如人横纹肌肉瘤细胞中呈现细胞质、细胞核均一性表达。结论 C/EBPβ的低表达可能与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发生相关,病变组织细胞核可能已经失去功能,可能存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09.
110.
背景:外科显微镜手术和一些辅助治疗方法均无法通过修复损伤的神经细胞来有效延缓或治疗失神经肌萎缩。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定向分化潜能,并且在一定环境因素下能对损伤的组织进行修复,由此推测其可以对失神经萎缩肌肉起到一定的修复作用。目的:探讨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否能够减轻和延缓失神经肌肉组织萎缩。方法:分离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BrdU标记后用于移植治疗。将30只SD大鼠分为3组,每组10只,对每只大鼠左后肢进行手术。假手术组只暴露坐骨神经主干,不钳夹神经,移植治疗组、模型对照组钳夹坐骨神经主干后,向其支配的腓肠肌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和不含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1,2周,采用BBB评分评价各组大鼠左后肢运动功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14 d,取腓肠肌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BrdU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结论: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rdU标记为阳性;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在移植治疗组失神经损伤的肌肉组织中存活并起修复作用;相对于模型对照组,移植治疗组失神经肌纤维由相互融合重新恢复规整。结果表明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减轻和延缓失神经肌肉组织萎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