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44篇
药学   1篇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2003—07玉溪市华宁县宁州镇茂地村相继出现多例以发热、头痛、全身酸痛为主要症状的患者。经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证实为1起甲型副伤寒暴发。  相似文献   
52.
肥达凝集试验在(副)伤寒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8 96年 ,法国的FernandWidal医师建立起肥达凝集试验(Widalagglutinationtest ,WAT ) ,该实验一直是常规诊断(副 )伤寒的主要实验方法之一 ,用于辅助 (副 )伤寒临床诊断或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近年来 ,对WAT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的原因有所认识 ,并研制出患者血清中细菌鞭毛特异性抗原检测的酶联免疫吸附分析等新方法 ,现就WAT在现代医学中用于诊断 (副 )伤寒的意义及WAT操作技术、局限性和结果解释、替代试验作一综述。1 WAT的意义WAT利用灭活肠沙门菌肠亚种 (副 )伤寒血清型 (简称…  相似文献   
53.
目的对玉溪市2008--2011年手足口病HFMD疫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为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V2.0收集病例信息资料,采集的病例标本通过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进行实验室核酸检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的方法开展手足口病三间分布分析和病原检测结果分析。结果2008--2011年玉溪市全市9个县区共报告HFMD病例2257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45.41/10万;最低为2008年的65.82/10万,最高为2009年的398.72/10万,各年度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6,P〈0.01)。2008--2011年每周均有HFMD病例报告,有明显的季节性,病例在17~29周(5—7月)出现第1个高峰,48—50周(11月)出现第2个小高峰。玉溪市9县区均有手足口病病例报告,但各县(区)发病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62,P〈0.01);发病率最高的为新平县的328.77/10万,最低的为易门县的140.54/10万。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0.91,P〈0.01)。病例以1—3岁儿童为主,占病例总数的80.64%;在职业构成中,以散居儿童为主,占68.12%。病毒核酸检测EV71阳性率为24.94%,CoxA16阳性率为11.72%,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为0.93%。结论玉溪市手足口病流行强度高,病原主要以EV71型为主,在落实综合性的预防控制措施的同时,要重点关注重症病例的早期发现和救治,尽可能地避免死亡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54.
一起小学生龙葵素中毒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9月22日17∶05-22∶00,玉溪市华宁县通红甸乡小河边小学报告有119名学生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头昏、咽喉发麻等发病症状,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为一起食用发芽、变绿土豆引起的食物中毒,排除流行性癔症病人,核实中毒人数为51人。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1事件经过2006年9月22日11∶20(中餐)和17∶30(晚餐),小河边小学共有231人在学校食堂共同进食米饭、土豆和各自所带不同种类酱腌菜,且大部分学生饭后饮用校内的生水。17∶05出现首例以恶心、呕吐、咽喉发麻、上腹疼痛、头昏等症状为主的病例,之后陆续有症状类似者出现。至22∶00,共有11…  相似文献   
55.
目的分析红塔区伤寒和甲型副伤寒流行特征和趋势,为今后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红塔区1998-2007年期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伤寒和甲型副伤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0年后伤寒和甲型副伤寒年度总发病率均超过100/10万,疫情呈快速上升趋势,且间隔2~3年出现高强度的流行;流行季节集中出现在5~10月之间;坝区乡镇发病高于山区乡镇;发病职业以农民、学生、工人、干部职员和教师为主(近80%);发病以10~50岁年龄组为主(85%以上);病原菌以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为主,发病危险因素与食用生冷食物有关。结论红塔区2000年后属于甲型副伤寒高流行区,流行因素主要与本地居民饮食习惯有关,加强传染源的管理及饮食行为干预和生冷食物的监测,是控制当前红塔区伤寒流行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6.
目的 了解云南省玉溪市家鼠鼠疫疫源地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分布、病原学特征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从元江、新平两县采集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树鼩的盲肠和舌根以及猪咽拭标本、猪粪便和腹泻病人粪便,分离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及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从3 431份标本中分离到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71株,总检出率为2.07%。分离株包含15株致病株和56株非致病株,有3种生物型(1A、2、3型)、3种以上血清型(O∶3、O∶5、O∶8及未分型)及3种毒力基因型别。致病株均为3/O∶3生物血清型,毒力基因以ail、ystA、ystB、yadA、virF为主;非致病株,血清型属于O∶5、O∶8及未分型,毒力基因以ail、ystA、ystB、yadA、virF为主;分离株对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微酸、氨苄西林高度耐药,对其他大部分常用抗生素敏感性较高。结论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在玉溪家鼠鼠疫疫原地宿主中传播流行;分离菌株的血清型/生物型,毒力基因型别多样性;头孢三、四代,喹诺酮类或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适宜治疗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引起的感染。  相似文献   
57.
目的了解云南省玉溪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现状和流行病学特征,探索防治的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利用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报告系统的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5-2007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314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8.35/10万。全年每月均有发病,4-7月和10-12月有两个发病高峰。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有明显的职业特征,学生和幼托儿童为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人群,5~10岁发病最高。男、女性别比为1.39:1。结论流行性腮腺炎已成为危害学生和幼托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发病明显高于计划免疫针对疾病。建议把接种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疫苗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项目。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非受体酪氨酸激酶(c-Abl)对糖氧剥夺(OGD)诱导的少突胶质细胞(OLs)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少突胶质细胞系(oli-neu),分别经OGD处理第0、3、6、9小时时采用CELL TITER-GLO(CTG)法检测oli-neu的活力,使用Anexin V-FITC/PI试剂盒检测oli-n...  相似文献   
59.
2003年6月24日至7月3日,玉溪市某中学发生171例以腹痛、腹泻、呕吐为主要特征的暴发疫情。根据GB14938—94《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要求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病原学诊断,证实为一起水污染引起的多病原性腹泻病暴发,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0.
2003年6月17日下午19时接玉溪市石油公司油库报告,近几天来,该油库职工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接到疫情后,市局领导及中心领导十分重视,即时派出专业人员前往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