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18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b i-level positive-pressure non-invasive ventilation,B i-level)治疗急性左心衰竭(ALVF)的临床疗效。方法ALVF患者30例,随机分为B i-level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各15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 h和24 h心率、呼吸、血压以及血气分析的变化,同时监测B i-level治疗组无创通气24 h前、后心功能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APACHEⅡ评分情况和平均住院天数。结果B i-level治疗组无创通气24 h后的心率和呼吸明显减慢(P<0.01),呼吸困难均改善,心功能均有进步,总有效率100%,通气24 h后PaO2和SaO2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在相应治疗时间内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和平均住院天数也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B i-level治疗ALVF能够及时缓解症状,改善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低氧血症患者长期家庭氧疗(LTOT)后超声心动图测定指标的变化。方法22例COPD低氧血症患者做超声心动图、测定右心室内径、右心室流出道大小以及左心房和左心室内径,计算右室流出道/左心房比值和左心室内径/右心室内径比值,并根据三尖瓣返流测定肺动脉平均压。然后分为LTOT组和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肺功能和动脉血气无明显差别。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LTOT组开展家庭氧疗,1年后复查超声心动图。结果LTOT组患者1年后的肺动脉平均压(PAPm)下降。其他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患者1年后与氧疗前相比右心室流出道增大和左心室内径/右心室内径比值降低。结论LTOT能减轻右心负荷,使右心结构和功能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影响机械通气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预后因素,为提高机械通气抢救危重病成功率寻找途径。方法:收集120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下呼吸道感染及MODS发生率与病死率之间的关系,比较MODS存活组与非存活组患者的基本特征(年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是否合并慢性器官功能不全和其它部位感染、机械通气时间等)。结果:120例中有105例(87.5%)并发医院下呼吸道感染,分离出486株细菌,其中G^-杆菌350株(72.0%),尤以铜绿假单胞菌居多(212株,43.62%);79例(65.8%)发生MODS,其中48例(60.8%)死亡;未合并感染者死亡2例,单一细菌感染者死亡15例,混合细菌感染者死亡56例(P<0.005),且MODS存活组与非存活组患者在年龄,APACHEⅡ评分及机械通气时间3个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01)。结论:虽然机械通气治疗是危重病患者抢救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但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和MODS是这类患者病死率高的主要原因,其中感染病原菌种类、数量、年龄、APACHEⅡ评分及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可能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重症患者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入住医院EICU的106例侵袭性真菌感染重症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106例真菌感染患者中分离菌株117株,白色假丝酵母菌72株占61.5%,非白色假丝酵母菌45株占38.5%,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泌尿道及血液为主,其主要诱因为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长期使用激素、中心静脉置管、人工机械通气及留置导尿管等,非白色假丝酵母菌与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ICU重症患者真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最常见,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其中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长期使用激素、中心静脉置管、人工机械通气及留置导尿管为高危因素,真菌感染死亡患者多为非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  相似文献   
75.
花粉对提高运动能力的研究(之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粉含有人体不可缺少的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丰富的蛋白质,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全面的营养物质。据报导。花粉含有21种氨基酸,包括人体所必需的全部氨基酸及肽、酶、辅酶,还含有全部维生素、2-脱氧核糖、碳水化合物、糖类、卵磷脂等。花粉是植物的雄性花蕊,因之,尚含有某些激素和其  相似文献   
76.
国产8升液氧罐的使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家庭氧疗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肺心病缓解期治疗的一项革新措施,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和提高生命质量。一般使用压缩氧气筒或氧浓缩机供氧。液氧罐保存低温状态下的液态氧,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贮气量大、搬动方便、不需电源和非高压容器等优点。我们试用上海福自达机械厂试制的YYG8型液氧罐,现将使用体会报告如下。一、液氧罐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液氧罐为双层容器,内层可充装-183℃低温的液态氧8L。当室温在20℃,大气压为760mmHg时,可释放6848L气态氧。外层起隔热作用,内、外两层之间抽真空…  相似文献   
77.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炎发展的共同结局,也是肝硬化的早期表现。为探讨临床上各类型肝病患者血清中肝纤维化的状况,及时作出诊断,早期治疗,防止向肝硬化发展。我们采用国产放免药盒测定了108例各型肝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和评价尿激肽原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160例,分成治疗组74例和对照组8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尿激肽原酶0.15 PNA,1次/d,两组均治疗14 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后14 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入院时NIHSS评分分别为(13.3±5.3)分和(13.1±4.9)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分别为(5.7±2.2)分和(7.8±2.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差值为(7.1±1.6)分,对照组为(5.4±2.1)分,治疗组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1%(60/74),对照组为53.5%(46/8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肽原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对急性中毒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检测32例急性中毒患者第1次行血液灌流前、后的凝血指标和血小板数值及观察临床出血情况.结果 血液灌流治疗1h后,血小板数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凝血指标无明显变化,除了2h后D-二聚体有显著升高(P<0.05);6例患者出现明显的出血,15例患者因凝血而被迫终止治疗.结论 血液灌流影响血小板的数值,不影响其他凝血过程,充分的抗凝治疗和正确的预充是防止凝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不同pH血清对热休克蛋白形成的影响.方法 抽取16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应用密度梯度法分离单个核细胞,分别在不同pH血清中42℃热休克0.5、1h,用免疫组化测定热休克蛋白的形成.结果 体外血单个核细胞在不同pH血清中热休克蛋白形成有明显差异.结论 热休克蛋白的形成速度与应激源数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