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03篇
综合类   14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及其受体CXCR4相互作用转导特定信号,已经被证实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CXCR4在肾癌细胞中高表达,SDF-1/CXCR4与肾癌细胞的增殖、存活、靶器官特异性转移等密切相关。阻断SDF—1/CXCR4通路能够有效地抑制肾癌的生长及转移,为治疗肾癌开辟了新途径。本文就SDF-1/CXCR4在肾癌中的表达、与肾癌肿瘤性相关血管生成、癌细胞增殖、存活、转移、细胞内机制以及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2.
有关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最早的报道是1901年Dimitri使用内镜经阴道观察腹腔.近年来,国外学者已进行了经胃胆囊、阑尾切除,经阴道肾切除术等探索性尝试.但多局限在动物实验阶段.我们应用辅助一NOTES技术首次成功建立经膀胱和经阴道联合通道,完成猪模型的肾切除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T1期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T1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6例,女32例,平均年龄51岁(41~65岁);对侧肾脏正常的患者85例,对侧肾脏存在疾患的患者13例;肿瘤平均直径2.4cm(1.3~6.5cm);病理分期均为T1N0M0期;98例中93例行肾部分切除术,5例行肿瘤切除术。术后观察是否出现局部肾创面出血、漏尿等并发症,每3个月行腹部CT、肾脏ECT、超声及尿常规、肾功能检查。结果:9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继发性出血3例、漏尿5例。随访10~12个月,平均10.3个月,2例术后6个月局部复发行根治性手术,其余96例无局部复发,无一例出现远处转移。结论:保留肾单位手术是治疗T1期肾癌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4.
肾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经手术治疗后仍有部分发生复发和转移,病死率高。因此,肾癌的早期诊断和晚期治疗成为亟待解决的两大问题。以YAP/TAZ为核心的Hippo 通路在肾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YAP/TAZ通过直接调控肾癌细胞的转录活性、内源性竞争RNA(ceRNA)机制、促进血管形成、增强肾细胞铁死亡敏感性以及作为肾癌细胞中其他信号通路的转导枢纽等多种机制,促进肾癌细胞的侵袭、转移和耐药;除此之外,YAP/TAZ在多种罕见的肾癌组织学亚型中起到指导分型和预测预后的作用。对于YAP/TAZ在肾癌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认识可为临床肾癌的早期诊断和晚期治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5.
目的比较经腹腔和经后腹膜途径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58例分别经腹腔(n=116)或后腹膜(n=142)方式行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肾癌患者临床资料,比较2组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经腹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80~315min,平均(167±66.8)min;经后腹膜腹腔镜组为85~280min,平均(152±48.8)min,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经腹腹腔镜组术中出血50~1 000ml,平均(181±140.4)ml;经后腹膜腹腔镜组为50~800ml,平均(171±132.9)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4)。经腹腹腔镜组术后禁食时间为术后1~5d,平均为术后(2.8±1.3)d;经后腹膜腹腔镜组为术后1~5d,平均为术后(2.9±1.2)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1)。经腹腹腔镜组术后住院3~9d,平均(6.6±1.5)d;经后腹膜腹腔镜组为3~8d,平均(6.5±1.6)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7)。结论经腹腹腔镜和经后腹膜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均有良好效果,且经腹腹腔镜肾癌根治术适用于体积较大的肿瘤。  相似文献   
36.
目的:通过N-正丁基-N-(4-羟基-丁基)亚硝胺[N-butly-N-(4-hydroxybutyl)nitrosamine,BBN](BBN)喂饲和MNU膀胱灌注方法构建大鼠膀胱癌模型,比较两种实验方法的优缺点.方法:BBN诱癌组大鼠使用0.05% BBN溶液连续喂养六周.后改用2%枸橼酸钠溶液作后续喂养22周,第28周为诱导的终点.MNU诱癌组大鼠行MNU膀胱灌注,每两周灌药1次,每次2 mg/只.共4次.第10周为诱导的终点.比较两组大鼠的成瘤率和死亡率.结果:BBN诱癌组30只大鼠喂养28周后存活16只,11只成瘤,死亡率46.7%,存活大鼠成瘤率68.8%;MNU诱癌组30只大鼠第10周存活28只,25只成瘤,死亡率6.7%,存活大鼠成瘤率89.3%.结论:利用MNU行大鼠膀胱灌注的方法构建大鼠膀胱癌模型,具有成瘤时间短、成瘤率高、大鼠死亡率低等特点,优于BBN喂饲大鼠成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37.
目的 研究前列腺尖部活检疼痛的发生机理及预防方法. 方法 观察尖部活检时穿刺针的进针位置,设计2种方法来降低疼痛程度.设立3个研究组,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尺评估应用不同镇痛方法进行前列腺尖部活检时患者的疼痛程度.对照组:10例,直接进行活检.肛管局麻组:10例,插入直肠探头前行肛管局部麻醉,1%利多卡因10 ml从肛门口向肛管方向环绕腹侧半圈局部浸润麻醉肛管,然后再插入直肠超声探头进行活检.针刺痛觉测试组:15例,穿刺针轻轻接触直肠,以患者有无疼痛的自主感觉判断齿状线的位置(齿状线上方无痛觉,下方有痛觉),然后从齿状线的上方进针活检.3组患者均先行尖部活检,VAS评分结束后再行前列腺其他部位的活检.结果观察尖部活检引起患者剧痛时的进针点,发现其位于齿状线以下的肛管.尖部活检3组的疼痛评分分别为:对照组4.46±1.24,肛管局麻组1.84±0.78,针刺痛觉测试组1.98±0.67(P<0.05);肛管局麻组麻醉时的疼痛评分为5.24±0.8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肛管局麻组各有1例术后肛周疼痛,针刺痛觉测试组1例术后发热38.4℃. 结论 前列腺尖部穿刺活检引起的疼痛主要由活检针刺穿齿状线以下的肛管皮肤引起.通过针刺痛觉测试从齿状线上方进针能显著减轻疼痛.肛管局部麻醉虽然能减轻活检时的疼痛,但由于麻醉本身即能引起患者明显疼痛,无益于改善患者整个穿刺过程的疼痛体验.  相似文献   
38.
目的比较钬激光输尿管硬镜碎石与经皮肾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106例单侧伴有肾积水的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48例采用URL治疗(URL组),58例采用PCNL治疗(PCNL组),统计分析2组的结石清除率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后1 d结石清除率URL组25.0%(12/48)显著低于PCNL组98.3%(57/58)(χ^2=62.065,P=0.000);术后3个月结石清除率URL组77.1%(37/48)显著低于PCNL组100%(58/58)(χ^2=14.831,P=0.000);术后高热(T〉38.5℃)率URL组8.3%(4/48)与PCNL组6.9%(4/58)无统计学差异(χ^2=0.000,P=1.000)。结论对于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在有条件且技术成熟的医院PCNL可作为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9.
目的:随着肾细胞癌(RCC)治疗方法的进步,转移性肾癌(mRCC)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骨转移及骨相关事件(SREs)发生率也随之增加,本文对RCC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RCC骨转移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2月上海长征医院收治的114例RCC骨转移患者的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结果等资料,总结骨转移好发部位及确诊肾癌至发现骨转移时间等临床特点。结果:114例RCC骨转移患者中,男95例(83.3%),女19例(16.7%);影像学共诊断骨转移病灶218处,胸椎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103处。46例患者就诊时已出现骨转移,其中33例以SREs为首发表现就诊后通过病理确诊为RCC骨转移;68例患者术后出现骨转移,平均转移时间51.5个月。所有患者肾脏原发病灶或骨转移病灶均经过病理确诊为RCC,其中87例骨转移瘤可明确RCC病理亚型,肾透明细胞癌(ccRCC)83例,肾乳头状细胞癌(pRCC)3例,嫌色细胞癌(chRCC)1例。结论:男性RCC患者骨转移的发生率高于女性,胸椎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ccRCC是最常见的病理亚型。RCC术后需要进行规范化的随访,因SREs就诊的转移性骨肿瘤患者,也应考虑到RCC可能。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术锐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用于零缺血肾部分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21年5—10月,前瞻性纳入因肾肿瘤拟行零缺血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纳入标准:年龄≥18岁;单发肾肿瘤,肿瘤最大径≤4 cm;体质指数(BMI)18.5~30.0 kg/m 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分1~3分;能配合完成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