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6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4篇 |
口腔科学 | 199篇 |
临床医学 | 2篇 |
内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17篇 |
预防医学 | 12篇 |
药学 | 1篇 |
9篇 |
出版年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22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2.
23.
放射治疗及双膦酸盐类药物的应用可导致颌骨坏死及骨缺损,严重影响患者颌面部的形态与功能。近年,放射性及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的发病机制研究及临床治疗取得了一系列进展。研究发现,放疗15 d内颌骨中仍有骨改建活动,但由于内皮细胞及微血管损伤,放疗15 d后微血管闭锁,骨改建停止,颌骨内开始出现纤维化。基于干细胞的生物性治疗可使颌骨内微循环得到恢复并修复骨质,为重度放射性颌骨坏死的治疗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双膦酸盐除了可沉积于颌骨使破骨细胞大量凋亡外,还可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功能,并引起机体的免疫失衡。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修复颌骨损伤并调节免疫,对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具有较好的潜在应用前景。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及间充质干细胞的逐步应用,有望在放射性及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等颌骨疾病的诊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4.
25.
牙源性角化囊肿是颌面部常见的疾病,该病有遗传性,以往这方面报道较少,均为散在个案报告。本文就1967~1990年间在北京口腔医院就诊的三组家族性多发性角化囊肿的临床、X线及病理进行分析,并结合家谱系图 相似文献
26.
高血压患者全身各系统均有相应的变化 ,特别是中老年人 ,如高血压性心血管病 ,眼病等。在口腔颌面部常引起涎腺退行性肿大 ,本研究通过临床 ,唾液总流率检查及腮腺造影对 15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系统观察。发现 15例病例临床上的腮腺肿大为特点占 87% ,腮腺造影示除腺体体积增大外主导管扩张较为常见 ,认为与主导管发生逆行性感染有关 ,可能与静止唾液流率减低有关。使用促唾剂保持静止唾液总流率在正常范围内是防止逆行感染的必要治疗手段。有 4例静止唾液总流率低于正常有明显口干症状。而动态唾液总流率未见明显异常 ,提示高血压患者涎腺贮备功能尚未明显受累 ,说明口干症状主要是静止唾液总流率下降所致 相似文献
27.
正常口腔颌面组织放射生物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口腔颌面组织放射生物学研究概况王松灵,朱宣智,邹兆菊吉野教夫,佐佐木武仁,自伦琴1895年发现X射线以来,放射线迅速在医学领域中广泛应用。放射线作用于细胞、组织、器官所产生的生物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形成了放射生物学 ̄[1-3]这门新兴学科在口腔... 相似文献
28.
目的体外扩增小型猪骨髓间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研究其介导颌面整形的可行性.方法分离培养小型猪BMMSCs,扩增后接种到预制的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hydroxyapatite/tricalcium phosphate,HA/TCP)材料上,分别自体回植入小型猪额骨骨膜下,定期行X线、CT检查.术后12周和20周分别处死动物,取材后进行组织学和扫描电镜检查分析.结果动物额部外形术后明显改变.植入之BMMSCs-HA/TCP复合体与额骨表面紧密融合,强度似骨,复合体内广泛分布着新生骨组织,成骨性好.结论经培养扩增的BMMSCs与HA/TCP复合植入额骨骨膜下在额骨表面形成骨组织,可用来改变面部形态,为颌面整形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唾液酸转运蛋白Sialin在正常涎腺组织和颌下腺细胞系HSG的表达.方法应用基因芯片检测正常人腮腺、颌下腺组织Sialin编码基因SLC17A5的表达;提取腮腺、颌下腺组织及颌下腺细胞系(HSG)总RNA,通过RT-PCR在基因水平上验证SLC17A5基因的表达;提取HSG细胞总蛋白,用免疫印迹法检测Sialin在蛋白水平表达.结果基因芯片检测到Sialin编码基因SLC17A5基因在正常人腮腺、颌下腺均有表达,表达比值分别为226、206.9,不存在表达差异;RT-PCR验证芯片结果并在其他涎腺样本及颌下腺细胞系HSG中能扩增出其全部翻译区1485bp的片段,应用商业化的抗体能够在HSG细胞检测到Sialin相应的约54KDa蛋白.结论正常腮腺、颌下腺组织和颌下腺细胞系HSG均表达SLC17A5基因,但是唾液酸转运蛋白Sialin在组织、细胞内定位和功能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0.
18例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涎腺表现蔡业军,张毅颖,王金保,王松灵一、临床资料18例患者男7例,女11例;年龄61~68岁,平均65岁。为1993年5月至1995年5月北京医院内科就诊患者,按WHO标准确诊为Ⅱ型糖尿病,无其它全身性疾病。18例均经首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