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0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复方鳖甲软肝片抗肝纤维化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目的 研究复方鳖甲软肝片 (FFBJRGP)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 ,为FFBJRGP的临床应用及抗肝纤维化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Chevallier半定量计分系统、酶图法、免疫组织化学、核酸原位杂交及图像分析等技术方法 ,系统观测高、中、低剂量FFB JRGP治疗CCl4诱导肝纤维化模型后各时间段肝组织内关键性纤维化指标的变化 ,包括主要细胞外基质 (ECM)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剂(TIMPs)表达量及酶活性 ,肝星状细胞 (HSC)的活化与增殖状况 ,以及MMP和膜型MMP(MT MMP)mRNA的表达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不同剂量FFBJRGP治疗 3个月、6个月结束时及停药后 3个月和 6个月肝组织Chevallier纤维化评分均明显减少(P <0 0 1或P <0 0 5 )。各观察时间段肝组织内TIMP 1和TIMP 2表达量不同程度减少 ,其中高、中治疗剂量组于治疗 3个月结束时降至最低 ,而MMP 2、MMP 13酶降解活性达高峰 ,并维持较高水平至停药后 3个月 ,MMPs和MT MMPs酶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上调 ,肝组织内TGF β1及其mRNA表达、α SMA阳性HSC数量显著减少 ;Ⅰ、Ⅲ、Ⅳ型胶原降解幅度与MMPs及MT MMPs表达量及酶活性大致呈平行关系。结论 FFBJRGP可能通过多靶位影响肝纤维化逆转及形成环节产生抗肝纤维化疗效  相似文献   
32.
王松山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7):1141-1141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祛瘀法为主配合西药治疗难治性心衰的疗效。方法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与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生脉注射液、三七皂苷注射液入液静滴。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养阴祛瘀法为主配合西药治疗难治性心衰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3.
目的 观察骶骨标本第一骶孔的解剖学特点,为第一骶前孔神经阻滞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50例骶骨标本进行测量,包括左、右第一骶后孔与骶正中嵴的距离,第一骶前后孔的深距,并确定穿刺进针的最佳角度.结果 左、右第一骶后孔与骶正中嵴的距离分别为(23.6±1.4)mm和(23.5±1.8)mm.左、右侧第一骶前、后孔深距分别为(26.1±2.8)mm和(25.4±2.6)mm.最佳进针角度,左侧:与冠状面和矢状面夹角分别为(82.3±2.6)°和(8.3±1.1)°;右侧:与冠状面和矢状面夹角分别为(83.9±2.9)°和(9.2±1.5)°.结论 第一骶前孔神经阻滞穿刺点宜选择距骶正中嵴旁开25~30 mm,角度以与冠状面82°~84°、矢状面8°~10°较易穿刺成功.  相似文献   
34.
1995年 1月— 1999年 3月 ,对 18例高血压脑深部出血患者采用 CT引导立体定向术超早期 (发病后 5~ 8小时 )治疗 ,临床效果良好 ,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 :男 13例 ,女 5例 ;年龄 3 9~72岁 ,平均 5 1岁 ;均有高血压病史 ,两次脑出血者 2例 ;血肿量 3 0~ 65 ml,平均 3 9m l。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 GCS) 3~12分 ;锥体束征单侧阳性 13例 ,双侧阳性 5例 ;瞳孔单侧散大 2例 ,去大脑强直1例。血压 2 1.5~ 3 0 .5 /12 .5~ 2 0 .5 k Pa( 1k Pa=7.5 m m Hg)。出血部位 :壳核9例 ,丘脑 4例 ,尾状核头 3例 ,小脑半球 2例 ,其中破入同…  相似文献   
35.
研制抗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NS3的人源噬菌体单链抗体 ,并探讨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重组的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NS3为固相抗原 ,利用亲和层析的原理 ,从噬菌体抗体库中经过 5轮“吸附—洗脱—扩增”的筛选过程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斑点免疫杂交试验和DNA序列分析 ,获得HCVNS3的人源单链抗体 ;用该抗体与不同来源的HCVNS3抗原进行反应 ;对 10例石蜡包埋的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进行免疫织组化学鉴定。ELISA结果表明 ,制备的HCVNS3人源单链抗体能与不同来源的HCVNS3抗原特异性结合。免疫组织化学结…  相似文献   
36.
探讨小儿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的临床应用 ,了解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与临床的关系。对医院小儿肝病科 1983~ 2 0 0 0年 10 2 0例小儿采用 1秒钟肝穿法进行肝活检。病毒性肝炎采用国内最新分型标准 ,对肝脏炎症活动程度分级 (G0~ 4级 )。结果表明 :( 1)肝活检成功率为 99.7% ( 10 2 0 / 10 2 3例 )。从1991年起肝活检实施率占同期住院慢性肝病的 90 %以上 ,其中婴幼儿 135例全部成功。 ( 2 ) 17年中病毒性肝炎始终占绝大多数 ( 96.6% ,985/ 10 2 0例 )。乙型肝炎占首位 ( 75.4 % ,985/ 10 2 0例 ) ,且有上升趋势。( 3)非病毒性肝损害有所增多…  相似文献   
37.
单纯GBV-C/HGV感染人体血清学和病理学追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临床和病理学方面探讨庚型肝炎病毒(GBV-C/HGV)的致病性。方法 收集24例单纯血清GBV-C/HGV RNA阳性人体的穿刺活检肝组织及血清标本,其中8例作间隔2年以上的二次肝穿,进行血清和肝组织GBV-C/HGV RNA、血清抗E2抗体及ALT水平、肝组织NS3和NS5抗原检测,并作肝组织光、电镜观察。结果 24例血清GBV-C/HGV RNA阳性者首次肝穿前3d内平均ALT水平为60.17IU/ml(42-87IU/ml),抗E2抗体阳性率4.17%,首次肝组织GBV-C/HGV RNA阳性率为75.00%,NS3和(或SN5抗原阳性率为54.17%。GBV-C/HGV RNA及NS3和NS5抗原主要于肝细胞质内检出,阳性细胞呈散在分布,少数浸润的单个核细胞内有病毒RNA检出。肝细胞呈极轻度急、慢性炎症病变者占79.17%。与2年前比较,2年后24例观测对象血清GBV-C/HGV RNA自然转阴率66.67%(P<0.001),血清ALT复常率75.00%(P<0.001),E2抗体阳性率为41.67%(P<0.001),8例二次穿刺肝组织除2例有灶状肝细胞水样变性外,余均复常。结论 庚型肝炎病毒可引起极轻度自限性肝炎,提示其致肝损伤作用微弱且具有自限性;血清E2抗体是GBV-C/HGV感染恢复性标志,是否存在其他恢复性血清标志物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38.
目的 研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dothelial nitric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及其mRNA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B,CHB)肝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肝组织病变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及核酸原位杂交等技术对48例CHB肝组织中eNOS的表达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同时研究了eNOS对CHB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I(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receptorⅠ,TGF-βRⅠ)的表达的影响。结果 eNOS主要表达于肝细胞、窦内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以肝细胞为主。连续切片观察,eNOSmRNA的表达与其酶蛋白的表达在阳性细胞数量及分布上基本一致。随CHB肝组织炎症程度和纤维化程度的加重,eNOS表达增强(r=0.6855,P<0.55;r=0.4828,P<0.05)。随eNOS表达上调,患者PA及血清ALB下降(F=3.1401,P<0.05;F=9.1714,P<0.01)。CHB肝组织内eNOS的表达与TGF-βRⅠ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7781,P<05)。结论 eNOS可能通过影响TGFβRⅠ在肝组织中的表达,参与CHB肝组织病理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39.
环丙沙星致损伤的胎儿关节软骨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受损的胎儿关节软骨中纤维连接蛋白(FN)、Ⅱ型胶原表达量的改变。方法:取12例孕妇因感染服用环丙沙星后的中、晚期引产的胎儿关节软骨,用免疫组化LSAB法测定软骨组织中纤维连接蛋白、Ⅱ型胶原的表达情况。结果:(1)Ⅱ型胶原在正常胎儿关节软骨全层基质中呈弥漫均质分布,环丙沙星组软骨组织中Ⅱ型胶原表达明显减少,部分软骨细胞胞浆中出现Ⅱ型胶原的表达;(2)正常胎儿关节软骨中仅软骨表层和深层基质及血窦内皮细胞有FN的表达,软骨细胞胞浆和中层基质中未见FNA的表达,而环丙沙星组胎儿关节软骨FN的表达增中,尤以软骨中层细胞胞浆、软骨细胞表面及软骨囊较为显著。结论:环丙沙星可引起胎儿关节软骨中纤维连接蛋白表达增加,Ⅱ型胶原表达减少。我们认为这是软骨细胞受损后的表现。  相似文献   
40.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在实验性肝纤维化逆转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建立大鼠实验性四氯化碳中毒性肝纤维化模型,采用核酸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实验性肝纤维化自然逆转过程中MMP-13、MMP-2、MT—MMP2的来源细胞、时序和量的变化。MMP-13、MMP-2、MT—MMP2在间质细胞和部分肝细胞表达,MMP-13先维持在一定水平,然后逐渐减弱;MMP-2、MT—MMP2先增强后减弱。肝脏间质细胞是基质金属蛋白酶的主要来源细胞,MMP-13、MMP-2、MT—MMP2表达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在肝纤维化逆转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