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19篇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研究小鼠前成骨细胞系MC3T3-E1在成骨分化过程中,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Pg-LPS)对EphA2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终浓度1mg/L的Pg-LPS与MC3T3-E1共培养,分别在第3、7、14天3个时间点,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测定EphA2的表达和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并通过PNPP法测定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RT-PCR结果提示,在第3天和第7天,实验组比对照组EphA2基因表达分别增高4.5倍和1.3倍,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时成骨标志物ALP和Sp7基因表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但Runx2和ColⅠ基因的表达则无明显差异。但是在第14天,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EphA2和成骨相关基因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Western-Blot结果提示,在第7天实验组比对照组EphA2蛋白表达增加。结论:Pg-LPS对前成骨细胞系MC3T3-E1细胞,在成骨分化的早期和中期能够促进EphA2的表达,但是在成骨分化晚期对EphA2的表达则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的方式和规律,以探讨其隆突下淋巴结合理的手术清扫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至2011年10月河南省肿瘤医院60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肺切除加系统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88例,女220例;平均年龄62.3(45~78)岁。肿瘤位于左肺上叶122例、左肺下叶119例、右肺上叶158例、右肺中叶40例和右肺下叶169例;隆突下淋巴结转移118例(19.4%)。病理类型:鳞癌244例,腺癌285例,其它癌79例。分析隆突下淋巴结转移与肺部肿瘤的部位、病理类型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不同肿瘤部位间发生隆突下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右肺下叶肺癌发生隆突下淋巴结转移比率[45.8%(54/118)]最高;腺癌发生隆突下淋巴结转移比率[55.9%(66/118)]最高,其次为鳞癌(P=0.034)。随着肿瘤T分期的发展,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加大,并且左右肺中下叶癌患者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率大于肺上叶癌患者。结论肿瘤位于左肺或右肺上叶、临床T分期为cT1以内的鳞癌患者,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3D打印导向模板辅助下置入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股骨颈骨折且需手术的病人,根据手术方式不同进行分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3D打印导向模板植入3枚空心钉,对照组采用传统置钉导向器植入空心钉。两组病人均在骨科牵引床辅助“C”型臂X线机透视下完成手术,比较两组的置钉时间、术中导针穿针次数、术中X线透视次数和术中出血量。测量观察组术中所用置钉长度,并与术前通过3D打印模型测量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8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未造成血管、神经损伤。观察组术中所用置钉长度与术前通过3D打印模型测量所得的结果相比,准确率在95%以上;观察组病人的置钉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穿针次数、术中平均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3D打印导向模板辅助下置入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手术精度,达到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腰酸背痛,也曾使你苦恼不已吗?它可能只是隐隐酸麻,也可能是痛到直不起腰杆,即使在治疗后,也可能有复发之虞,其实通过日常生活作息与姿势调整,才是真正挥别下背痛的方法。“下背痛”即是大家常说的腰酸背痛,通常指的是背部肋骨以下至臀部横纹之间的疼痛,有时候会延伸至下肢或其他部位。而且,门诊中下背痛是仅次于感冒的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所以少有人会幸免。既然要时时和下背痛处于对峙阶段,那么我们就要对它知根知底,做一个快乐的赢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脂多糖(LPS)刺激下,中性粒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变化及其抑制因子(IκBα)的影响。方法:离体培养人中性粒细胞,分为来普霉素B(LMB)干预组(A组)、LPS刺激组(B组)和LPM+LPS组(C组)。各组分别在刺激后0、15、60、120min,用NF-κBp65试剂盒检测细胞核NF-κB活性,用Western-blot检测细胞核、浆中IκBα含量。结果:A组中各时相点NF-κB活性无明显变化;同一时相点细胞核、浆之间,以及不同时相点细胞核之间、细胞浆之间IκBα含量无明显变化。B组LPS刺激后,NF-κB活性较0点时明显增强;细胞核、浆中各时相点IκBα较未刺激时显著降低;细胞核、浆中呈现一致性变化。C组NF-κB活性于60min时点后,较B组同时相点明显受抑制;胞浆中IκBα于60min时较B组明显减少,而核中IκBα于60min后较B组明显增加。结论:NF-κB活性与核中IκBα含量呈负相关;IκBα在中性粒细胞存在核浆穿梭,通过抑制IκBα核浆穿梭,可显著降低NF-κB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盐酸安非他酮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盐酸安非他酮治疗抑郁症和抑郁症伴发焦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符合CCMD-3有关单相抑郁发作和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分为A组33例(安非他酮),B组35例(氟西汀),以氟西汀为双盲对照,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的减分率评定疗效,以不良反应量表(TESS)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盐酸安非他酮治疗抑郁症有效率80.56%,显效率50.00%,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与氟西汀疗效相似。对抑郁症伴发的焦虑有效。结论盐酸安非他酮治疗抑郁症及其伴发的焦虑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中,两种注射部位的疼痛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采用自身、交叉对照研究,将在本中心接受屋尘螨变应原制剂(Alutard)皮下免疫治疗的60例患者分为2组,A组30例患者先在上臂三角肌下缘接受7次过敏原皮下注射,然后在上臂远端1/3外侧接受7次过敏原皮下注射; B组30例患者先在上臂远端1/3外侧接受7次过敏原皮下注射,然后在上臂三角肌下缘接受7次过敏原皮下注射。运用疼痛视觉模拟评估(VAS)量表评估每次注射时的疼痛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60例患者在上臂三角肌下缘注射时的VAS评分(1. 79±0. 93)低于上臂远端1/3外侧(2. 76±1. 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患者在上臂三角肌下缘和上臂远端1/3外侧接受治疗的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 47%和6. 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两种注射部位患者的疼痛程度均为轻度,选择上臂三角肌下缘患者的疼痛感觉较上臂远端1/3外侧注射时轻,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故推荐上臂三角肌下缘作为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首选注射部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主动脉右弓右降合并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3例右位主动脉弓、右位降主动脉、迷走左锁骨下动脉(迷走左锁骨下动脉型)合并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经胸部右后外切口行胸降主动脉置换术、迷走左锁骨下动脉缝扎术。结果:3例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天数7~10 d,无左上肢缺血症状及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主动脉右弓右降合并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胸降主动脉置换术方法可行,临床疗效满意,术中判断后行迷走左锁骨下动脉缝扎术,可简化手术方式,但应避免术后左上肢缺血坏死。  相似文献   
19.
国产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4种抗菌药物体外抗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研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XL)与抗菌药物特治星(TZX)、哌拉西林(PIP)、特美汀(TMT)和头孢他啶(CAZ)对154株临床分离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TZXL对革兰阳性球菌敏感率100%(34/34),抗菌活性与TZX、TMT一致,强于PIP、CAZ。对革兰阴性杆菌敏感率100%,与TMT相近,强于PIP及CAZ。尤其对产β-内酰胺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假单胞菌属仍显示较高的抗菌活性。结论:TZXL与TZX的抗菌谱、体外抗菌活性基本一致,与TMT作用相似,比PIP、CAZ作用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泌体circRPPH1在结直肠癌(CRC)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对GEO数据库GSE126094进行分析,筛选并验证CRC组织差异表达circRNA。SW620和SW480细胞转染circRPPH1 shRNA(sh-circRPPH1)后,MTT、流式细胞术和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周期、迁移和侵袭能力变化。将转染Oe-circRPPH1质粒和sh-circRPPH1的SW620和SW480细胞(供体细胞)分别与未经处理的SW620和SW480细胞(受体细胞)共培养,qRT-PCR检测供体细胞、细胞外泌体及受体细胞circRPPH1表达。在线生物信息学数据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预测并验证circRPPH1的靶miRNA及其下游靶基因。结果:circRPPH1在CRC肿瘤组织和癌细胞中高表达;敲除circRPPH1可抑制SW620和SW480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SW620和SW480细胞可通过外泌体将circRPPH1传递给周围癌细胞。生物信息学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circRPPH1在CRC细胞中起miR-330-5p海绵作用,miR-330-5p在CRC肿瘤组织和癌细胞中均呈低表达;NRAS是miR-330-5p的下游靶基因,在CRC肿瘤组织和癌细胞中均呈高表达。结论:circRPPH1在CRC细胞增殖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能通过海绵miRNA发挥调控作用,提示外泌体circRPPH1在CRC中起致癌作用,可能是CRC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