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8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69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07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312篇
内科学   168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88篇
特种医学   59篇
外科学   234篇
综合类   576篇
预防医学   197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246篇
  5篇
中国医学   195篇
肿瘤学   7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 为了掌握西安市婴儿麻疹疫苗 (以下简称MV)基础免疫接种情况 ,以进一步提高免疫成功率。方法 在西安市城区和郊区随机抽查 5 7名 0岁组健康婴儿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血清麻疹IgG抗体水平。结果 免疫前MV阳性率为 2 8 0 7% ,GMT 1∶4;免疫后MV阳性率为 98 2 5 % ,GMT 1∶1666;免疫前后阳性率、抗体平均滴度经统计分析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对MV免疫后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的抗体阳性率 ,平均滴度进行统计分析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婴儿在出生后 8个月 ,母体胎传抗体逐渐衰减 ,致MV阳性率极低 ,只需按现行的免疫程序及时有效地接种MV ,就能获得保护抗体 ,达到控制麻疹发病的目的。同时也说明MV的免疫成功与否不受性别和地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温和气单胞菌肠道内感染报告较多,而肠道外感染较少。我们由1例腹膜炎腹水中纯培养出1株,报告如下。病历摘要:患者男,38岁。因半月前腹胀逐渐加重,于1993年8月24日入院。临床诊断;肝硬化,失代偿期,腹膜炎。入院后3天374C,第4、5日为36.IC~36.SC。化验检查:末梢血WM:13.SX10‘/L,核左移,Hb12Og/L。肝功ALT1560nmol/L,AST:156Onmol/L,GGT:640nmol/L,总蛋白549/t,白蛋白s‘g/t,总胆红素eo.oumol/L,一分钟胆红素58.lumol/L,离子正常。腹水淡黄色混浊,WBC6.4X10’/L,多形核85%,粘蛋白…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首次发病的24h以内的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分为高压氧治疗组(HBO组,36例)和常规治疗组(常规组,40例)。常规组仅给予常规治疗,HBO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HBO治疗。30例年龄、性别与脑梗死患者相匹配的健康人为健康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脑梗死患者入院时、发病后第3、5、10天以及正常对照组血清MMP-9。所有患者于入院时和治疗后10d、1个月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价HBO组和常规组之间的疗效差异。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BO组和常规组入院时血清MMP-9的浓度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后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常规组和HBO组血清MMP-9水平均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动态变化趋势,3d时达高峰,在治疗后3、5d时HBO组血清MMP-9浓度低于同期常规组(P〈0.05)。(2)治疗1个月后,神经功能缺失评分HBO组明显低于常规组;HBO组疗效优于常规组(P〈0.05)。(3)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值与患者发病后第3天之血清MMP-9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结论HBO治疗能降低脑梗死患者升高的血清MMP-9浓度,减轻神经功能缺失程度,其临床疗效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MMP-9的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探讨医用生物蛋白胶在老年严重骨质疏松病人,体外循环下正中开胸胸骨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声刀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 8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超声刀组 ( 3 4例 )与电刀组( 5 2例 ) ,分别使用超声刀与单极电刀完成手术 ,比较术中及术后的效果。结果  86例手术顺利完成 ,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分别为 ( 4 5±7)min和 ( 62± 9)min(P <0 0 1) ,术中出血量分别为 ( 5± 0 .8)ml和 ( 2 0± 5 )ml(P <0 .0 1) ,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 ( 2 0± 4)h和 ( 2 4±6)h(P <0 0 1) ,两组均无胆瘘发生。结论 超声刀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较电刀更快捷 ,出血更少 ,术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7.
胃肝样与非肝样腺癌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肝样与非肝样腺癌的临床病理差异.方法以胃肝样腺癌(24例)为研究对象,以胃非肝样腺癌(1128例)为对照组,由2名以上作者对全部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放射免疫双抗法和ABC免疫组化法检测956例(含部分门诊病例)胃癌患者血清AFP和45例石蜡包埋胃癌组织中的AFP及CEA.对140例胃癌患者术后进行了随访.结果对比行卡方检验.结果脉管浸润率、术前肝及其它脏器转移率和术后1年死亡率胃肝样腺癌组和非肝样腺癌组分别为7500%,2083%,833%,5000%及5332%,160%,080%,2845%.前组明显高于后组(P<005,P<001).而发病年龄、性别分布、好发部位及大体类型两组相似.淋巴结转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肝样腺癌比一般类型胃癌在生物学行为上更易浸润腺管,肝转移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卵巢有梭形细胞成分宫内膜样癌伴肝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肝样癌的组织发生。方法:收集和分析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石蜡切片免疫组化ABC法染色。结果:①1例62岁老妇,患有原发性高度恶性卵巢癌,并伴有AFP明显升高。AFP常随病情变化而变化;②病理特征主要为有梭形细胞成分宫内膜样癌和明显肝样癌成分。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肝样癌及其癌细胞内外玻璃小体AFP阳性;内膜样癌中腺上皮Keratin、EMA、ER阳性;而梭形细胞则Keratin、EMA和Vim阳性。而Desmin、Myoglobin、GAFP、HCG所有瘤细胞均为阴性;③由于AFP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患者预后不良。结论:以上结果表明,有梭形细胞成分卵巢宫内膜样癌伴肝样癌为卵巢一种特殊临床病理实体,反复复发后已完全向肝样癌转化  相似文献   
19.
Alu序列通过RNA依赖性机制即反转录转座在灵长类动物基因组中扩增,其在人类基因组中的拷贝数已经超过100万个。这些序列在人类基因组中被认为有很多功能,并对基因结构有很大的影响。Alu序列大概以每200个新生儿就一个插入的速度继续扩增。已有研究表明Alu序列的插入和Alu重复序列之间的不等同源重组导致了多种人类疾病。Alu序列不仅对基因组的进化做了很大贡献,而且对大部分人类遗传病也起了很大的作用。随着新的Alu亚类产生,新的亚类引起的疾病又见报道,本文将对这一方面内容的发展动态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乳酸菌介导巨噬细胞极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酸菌可以在肠道内定植,维持肠道菌群平衡,通过产生有机酸、细菌素等抗菌物质抑制肠道内有害菌的生长。大量研究表明乳酸菌发挥益生作用的主要机制可能与它的活化和维持机体免疫屏障机制及调节肠道生理屏障功能密切相关。乳酸菌作为益生菌与免疫细胞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尤其是巨噬细胞。它通过各种途径与巨噬细胞作用,使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并向不同的表型极化,参与模式识别受体包括Toll样受体(TLRs)、Notch、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等,从而降低机体的炎症反应。在这过程中,乳酸菌在机体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乳酸菌介导巨噬细胞产生免疫调节的作用机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