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9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04篇
内科学   73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56篇
综合类   225篇
预防医学   71篇
药学   52篇
中国医学   10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51.
目的 :总结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与股骨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并发症和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对2007年9月至2012年2月进行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46例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5例行微创内固定系统固定,男14例,女11例,年龄(56.3±4.2)岁,C1型14例,C2型8例,C3型3例,住院时间(15.6±1.7)d;21例行股骨髁支持钢板内固定,男12例,女9例,年龄(53.8±5.1)岁,C1型13例,C2型6例,C3型2例,平均住院时间(17.8±2.2)d。从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患侧膝关节功能评分3个方面对两种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6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3~38个月,平均19.6个月。1例感染,3例内固定松动,1例骨折不愈合,1例患膝关节活动受限。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的Evanich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及功能恢复好等特点,是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理想内固定之一。  相似文献   
952.
体外循环在主动脉瘤手术中应用104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 1 988年 5月至 2 0 0 1年 1月期间 ,应用体外循环为1 0 4例主动脉瘤病人手术的经验 ,探讨主动脉瘤手术中体外循环方式的选择。资料和方法 全组均采用常规全身麻醉。深低温时鼻咽温为 1 7~ 1 8℃、肛温 1 8~ 1 9℃。停循环期间应用变温毯维持低温。心肌保护早期采用经冠状动脉开口灌注冷晶体心停跳液 ,目前均采用 4∶1含血停跳液。脑保护采用头低位、带冰帽、颈动脉或无名动脉灌注、上腔静脉逆灌 ;停循环前5min使用甲基强的松龙 2mg/kg、硫贲妥钠 6mg/kg、碳酸氢钠2mg/kg ,恢复循环时使用甘露醇 2 50ml。根据动脉病…  相似文献   
953.
目的比较大鼠的工作型与非工作型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模型的优缺点。方法供者为Wistar大鼠(20只),受者为SD大鼠(20只),随机平均分为2组,建立工作型与非工作型腹部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模型。工作型移植模型为:供心肺动脉与受者左心房吻合,左心室血液经供心主动脉吻合口进入受者腹主动脉。非工作型移植模型为:供心肺动脉与受者下腔静脉端侧吻合,供心主动脉与受者腹主动脉端侧吻合。结果工作型与非工作型心脏移植模型手术成功率均为90%;总手术时间分别为(75.1±4.9)min和(85.8±7.4)mira术后恢复时间分别为(261.1±45.4)min和(387.8±39.6)min。工作型心脏移植模型总手术时间比非工作型约少10min,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超声心动图显示工作型移植心有射血功能。结论大鼠的工作型腹部心脏移植模型总手术时间短、受者存活率高,更接近心脏的生理要求。  相似文献   
954.
三、细胞增殖信号传递抑制剂(PSI)在心脏移植中的应用进展 1.预防和治疗急性排斥反应:器官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是导致移植物功能丧失以及影响长期存活的重要因素。目前,评价一种免疫抑制剂效果的最主要的指标是看其对急性排斥反应的抑制程度(有效性)及药物对受者的毒副作用大小(安全性)。西罗莫司作为心脏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方案中的基础用药,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比硫唑嘌呤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55.
目的 总结17例巴洛综合征的手术治疗,并对其诊断、病因、手术方法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2005年8月至2007年12月,17例经临床、心脏超声及术后病理确诊有巴洛综合征病人,行二尖瓣成形术或置换术,随访其术后心功能与预后情况,总结巴洛综合征二尖瓣成形术的特点.并对10例上海地区病人进行基因学测序研究,探讨该巴洛综合征病人是否存在FLNA基因的位点发生改变.结果 术后病人心功能均提高至Ⅰ级.12例二尖瓣成形者术后食管超声显示,6例轻微反流,1例轻度反流,5例未测及反流.5例二尖瓣置换术者术后心脏超声均未见反流.所有接受手术治疗者,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及左室收缩末内径均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基因学测序结果显示,10例病人中有2例在FLNA的EXON1的5'UTR区域G10A位点发生改变.结论 二尖瓣手术(成形术或置换术)是治疗巴洛综合征的有效手段.巴洛综合征的二尖瓣成形术修复较难,有其特殊性,要警惕SAM现象,不能勉强修复;二尖瓣置换术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部分巴洛综合征病人在FLNA的EXON 1的5'URT区域G10A有基因位点改变.  相似文献   
956.
目的比较柱形椎间融合器(Soliscage)、金属Cage和植骨钛钢板融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2年2月~2005年5月治疗的64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3组采用Soliscage治疗者为A组,男15例,女5例,年龄38~76岁;20例(30节段),术前JOA评分9~16分,平均11.4分。采用钛合金Cage治疗者为B组,男15例,女6例,年龄37~78岁;21例(23节段),术前JOA评分8~13分,平均10.1分。采用常规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者为C组,男18例,女5例,年龄32~76岁;23例(28节段),术前JOA评分9~14分,平均10.6分。对3组的放射线暴露时间、取髂骨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颈椎融合率、症状缓解率和JOA评分改善率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随访2~15个月,平均12个月。A组取髂骨时间、手术时间和放射线暴露时间分别为4.1±1.7min、55.5±10.3min和4.3±1.2min,B组分别为4.2±1.9min、56.8±12.6min和4.2±1.3min,C组11.5±2.4min、98.3±14.7min和7.8±1.8min;A、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每节段术中出血量为145.8±19.3ml,显著高于A组65.8±10.2ml和B组67.2±12.3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C组(P<0.05),A组和B组椎间高度维持较好,术后3~4个月时融合率达100%,高于C组92.8%,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症状缓解率优于B、C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JOA评分A组改善率为81.9%±3.2%,优于B组78.9%±7.3%和C组76.3%±9.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liscage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疗效略优于金属Cage和植骨钢板治疗,且操作简便,手术并发症少,临床愈合快。  相似文献   
957.
NEP1-40基因克隆及蛋白的原核表达和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基因工程手段从大鼠脊髓中获取Nogo-66、NEP1-40基因并实现其蛋白的体外表达。方法从幼年大鼠的脊髓组织中,通过RT-PCR技术获得Nogo-66、NEP1-40基因,将目的基因通过基因连接反应与T载体连接,重组质粒进行基因序列测序,构建PQE30-GST和目的基因的高表达质粒,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isopropy-lthiogalactoside,IPTG)诱导表达,Ni柱纯化,Western-blot法检测纯化的目的蛋白。结果成功获得大鼠Nogo-66、NEP1-40基因,加上两端的酶切位点和保护性碱基,大小分别为215bp和137bp。序列测序显示基因突变率为0,表达质粒构建双酶切(BamH和Hind)可见目的基因的条带,经IPTG诱导表达,获得带GST标签的融合蛋白Nogo-66和NEP1-40,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3.2×103和30.3×103。蛋白纯化结果理想,经Western-blot分析证实抗原性正确。结论Nogo-66、NEP1-40蛋白可通过基因工程手段获得体外高效表达,这将对其功能的研究及脊髓损伤疫苗的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58.
目的观察紫杉醇对同种大鼠移植动脉的影响,探讨紫杉醇对移植物动脉硬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以W istar大鼠为受者,SD大鼠为供者,按供鼠、受鼠不同分为3组,每组8对:同系对照组W istar大鼠接受W istar大鼠的胸腹主动脉移植;同种对照组W istar大鼠接受SD大鼠的胸腹主动脉移植;同种实验组W istar大鼠接受SD大鼠的胸腹主动脉移植,术后1~14 d腹腔注射紫杉醇2 mg.kg-1.d-1。两个对照组每日腹腔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术后30 d,取出移植动脉,进行病理学观察,测出管腔面积和内膜截面积,计算再狭窄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同种实验组移植动脉内膜厚度、内膜PCNA表达情况均较同种对照组明显减少,外膜炎症细胞浸润程度、管腔再狭窄率均较同种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紫杉醇能有效抑制同种大鼠移植动脉内膜增生,防止移植物动脉硬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减轻对移植物的免疫排斥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59.
目的比较直接前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及后入路(posterior approach,PA)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3月—2017年5月,行PA或DAA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3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8例采用PA(PA组),35例采用DAA(DAA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分期、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总显性失血量、术后首次部分负重及完全负重行走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术后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脱位、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44个月,平均30.2个月。DAA组2例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支配区麻木症状,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DAA组手术时间较PA组明显延长(P0.05),但切口长度、总显性失血量、术后首次部分负重行走时间及首次完全负重行走时间均优于PA组(P0.05)。两组术前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及1个月,DAA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PA组(P0.05),但3、6个月时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AA组术后1 d、4 d、1周及2周时VAS评分明显低于PA组(P0.05)。结论选择DAA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但该手术入路具有学习曲线较长、适应证较窄、需要特殊手术器械等不足,需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960.
目的了解心脏手术前患者氨基末端前B型利钠肽(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术前NT-proBNP对预后的评估作用,为其在心脏外科围术期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将2008年10月至2009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心脏手术患者120例纳入研究,其中男83例,女37例;年龄25-84岁,平均年龄62.13岁。病理诊断:心脏瓣膜病35例、冠心病74例、先天性心脏病3例和胸主动脉瘤8例。患者于术前和术后24 h抽血检查NT-proBNP、肌酐、心肌肌钙蛋白T(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随访患者机械辅助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天数和病死率。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作为终点事件:(1)ICU停留时间〉4 d;(2)呼吸机辅助时间〉48 h;(3)30 d内死亡。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前NT-proBNP对终点事件的预测作用,并以截断值为界分为NT-proBNP升高组和非升高组,对影响术前NT-proBNP的水平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前NT-proBNP为37.5-30867.0 pg/ml(1 929.12±3 749.44 pg/ml),术后24h NT-proBNP为177.7-35000.0 pg/ml(2950.32±4 006.14 pg/ml),较术前明显增高(t=-2.599,P=0.012)。ROC曲线分析认为术前NT-proBNP〉867 pg/ml对终点事件有预测作用,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8%和62.7%。术前NT-proBNP升高组患者气管内插管时间、住院时间明显高于NT-proBNP非升高组(26.44±32.75 h vs.14.49±9.23 h,t=2.507,P=0.015;23.70±24.02 d vs.16.21±8.11 d,t=2.117,P=0.039)。影响术前NT-proBNP水平的因素包括术前心房颤动、心功能分级、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射血分数(EF)、肺动脉压力、术前肌酐、cTnT和病理诊断;独立因素为EF(P=0.007)和心房颤动(P=0.018)。术前NT-proBNP与气管内插管时间(P=0.015)、住院时间(P=0.039)有关。结论术前NT-proBNP水平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与NT-proBNP增高有关的独立因素包括EF和术前心房颤动;术前NT-proBNP对手术不良结果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