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6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04篇
内科学   73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55篇
综合类   224篇
预防医学   71篇
药学   52篇
中国医学   10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王春生 《河北医学》2013,19(1):134-137
目的:分析CT影像对于早期脑梗死诊断的价值,为后续治疗提供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10-13—2011-05-18日期间,我地区45例早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对这些患者发病后6h内的CT影像进行分析,总结早期脑梗死在CT影像中的异常特征。结果:在45例早期脑梗死患者CT影像中,出现异常特征的患者是38例,阳性率是84.44%,局部区域低密度变化29例,豆状核边界模糊11例。死亡3例,这些死亡病例都存在动脉主干闭塞的问题。其余42例患者在发病1-2d进行复查后,都能够确定是早期脑梗死。结论:CT影像对于早期脑梗死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可以为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2.
正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作为细胞能量代谢的调控因子,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1]。AMPK是一个由α、β、γ三个亚基构成的异源三聚体蛋白,每个亚基又分别由不同基因编码的α1,α2,β1,β2,γ1-γ3亚型[2]。AMPK的主要上游激酶分别是钙调激酶K(CaMKK)和抑癌激酶(LKB1),LKB1/AMPK途径在杀伤肿瘤细胞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四边孔综合征的致伤原因及非手术治疗疗效,加强医务人员对此病的认知、诊断、预防及治疗。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5年1月就诊的四边孔综合征患者7例,病程3周至半年。部队训练伤和健身训练损伤5例,家务劳动损伤2例。肩部疼痛活动受限症状为主,对症治疗效果不明显来我院。诊断明确后,采用手法、针灸、封闭、理疗等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结果:患者肩部症状完全或大部分消失,肩部肌力、感觉正常,肩关节功能活动正常,临床治愈,平均住院治疗21 d。结论:四边孔局部解剖的特异性及训练科目的特殊性和劳动姿势不良,导致四边孔综合征的易发生率,早期正确诊断并给予非手术综合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并总结切开复位中足背侧解剖锁定钢板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Lisfrance关节损伤的临床经验。方法对收治的19例Lisfrance关节损伤患者使用中足背侧解剖锁定钢板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结果 3例出现切口部分切缘坏死,经换药后愈合,余手术切口Ⅰ/甲愈合。术后平均随访10.4个月(8~15个月)。拆除内固定后,依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为72~96分(平均83.6分),优8例,良9例,可2例。结论中足背侧解剖锁定钢板体积小、占位小,符合固定部位的解剖结构方便放置且固定确切、有效,结合克氏针可有效固定复位后的Lisfrance关节,达到满意义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5.
<正>笔者2012~2013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附属医院、哈佛大学附属布里根妇女医院(BWH)和麻省总医院(MGH)学习,发现美国心脏外科医师培养制度和我国差异较大,即使在美国不同的院校间也有细微差别。1以项目组为中心的高效专科培训几个美国著名的心脏外科培训中心建立了极具特色的心脏外科项目组,这些项目组集中了大量相关病例,建立了完善的培训相关"fellow"  相似文献   
56.
对6例预激综合征旁道进行心电图、电生理检查及心外膜标测定位和比较,结果提示综合二种心电图δ波极性作旁道定位的方法有较高的准确性。电生理检查对确定左或右旁道的存在有帮助,而作心内膜标测确定旁道位置较困难。认为显性预激综合征者,旁道切割术前不必强调作电生理检查,除非为隐匿性预激。用手指压迫预计的旁道部位,使δ波消失和/或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终止可能是心外膜标测的一种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正常窦律(SR)与心房颤动(AF)两组患者肺静脉前庭(PVA)组织中T型钙离子通道(T-type calcium channel,TTCC)α1G、α1H亚基mRNA及蛋白的表达差异。方法术中获取各组患者(SR=34,AF=38)少量肺静脉前庭组织标本,实时荧光定量RT-PCR对各组α1G及α1H亚基的mRNA丰度相对定量(2-ΔΔCt法);蛋白免疫印迹法比较两种α1亚基蛋白表达水平;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比较两种α1亚基蛋白在细胞中的分布表达。结果与SR组相比,AF组患者的肺静脉前庭组织中TTCC的α1H亚基的mRNA表达丰度及亚基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但α1G亚基在两组中的表达水平接近,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与前一结论符合,并证实α1G、α1H亚基蛋白定位于心肌细胞膜表面。结论 AF组对比SR组,其T型钙通道α1H亚基表达显著增加,而α1G亚基的表达水平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8.
59.
背景: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是目前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首选方法,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并发症发生问题。目的:评价尺神经沟置针术式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 方法:1998年1月到2010年10月采用尺神经沟置针术式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144例,随访时检查环小指运动及感觉情况,测量双上肢长度、肘关节活动度,摄双肘正位片测量Baumann角或提携角。采用HSS肘关节功能评价法评分标准进行肘关节功能评定。 结果:144例患儿,随访14~85个月,平均60个月,根据HSS肘关节功能评定法行功能评价:优140例,良4例,无肘内翻和肘外翻畸形发生,无继发尺神经损伤,肢体无短缩。 结论:尺神经沟置针术式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可获得良好的肘关节功能及外观,预防了肘内翻畸形及继发尺神经损伤,且对骨骺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决策提供指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关节外科收治的单侧、新发股骨颈骨折、髋关节关节炎及股骨头坏死等并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或翻修患者,排除合并肿瘤、严重营养不良、经治疗后血糖、血压不能达到标准、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或其他血液系统疾病、近期感染病史及局部皮肤条件较差的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伤口愈合不良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之间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术前白蛋白水平、糖尿病、高血压、长期激素应用史、术区多次手术史、手术时间、术前抗凝、术中皮下电刀止血、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是否输血等相关因素对伤口愈合的影响,应用R语言及Empower Stat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依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卡方检验;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不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各因素比值比(OR)及95%置信区间(CI)。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432例,其中术后发生伤口愈合不良事件患者43例。年龄(t=2.907,P<0.05)、BMI(t=15.399,P<0.001)、糖尿病(χ2=111.86,P<0.001)、术区多次手术(χ2=50.135,P<0.001)、长期激素应用史(χ2=144.31,P<0.001)、手术时间(t=12.334,P<0.001)及术后是否输血(χ2=88.725,P<0.001)在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及术前白蛋白水平、皮下电刀止血等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发现,年龄[OR=1.784,95% CI=(1.254,2.234),P=0.006]、BMI [OR=2.587,95%CI=(1.647,4.950),P=0.016],手术时间[OR=8.643,95%CI=(2.331,15.471),P=0.001]及术区多次手术[OR=3.218,95%CI=(2.461,4.339),P=0.041]是全髋关节术后发生伤口愈合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高龄、肥胖、手术时长及术区多次手术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伤口愈合不良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存在有这些因素的患者,应早期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