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进展[1]。成年男性COPD的发病率在4%~6%之间,死亡率居所有死因的第四位[2]。COPD患者需要呼吸支持的原因多种多样,如急性加重,伴有其他内科疾病,外科择期手术,这些情况对所有治疗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30饲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常规组给予抗感染、平喘、激素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气变化.结果:经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治疗组血气、临床症状及体征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无创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患性发作重症哮喘患者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早期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合并心肌损害的关系,同时评价其伤情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05年8月~2007年4月间多发伤住院患者15例,按照APACHEⅡ评分将患者分为重伤组(≥15分)7例与一般伤害组(<15分)8例.分别于入院后第1、3、5、7天进行NT-proBNP与cTnI动态检测.结果:多发伤患者第1天血浆NT-proBNP与APACHE Ⅱ评分呈正相关(r=0.601,P<0.001).两组患者第1、3、5、7天NT-pmBNP及cTnI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重创组升高更为显著(组间比较,P<0.01).结论:多发伤患者NT-proBNP动态变化可能与心肌损伤有关,NT-proBNP 可以用来进行多发伤患者早期伤情评估.  相似文献   
34.
随着医学、护理科学的新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学已逐步形成一门综合性多学科的应用科学.护理工作在医疗工作中已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护理工作的好坏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反映了医疗水平的高低.作为一名人民护士就必须具有精湛的技术技能和高尚的心理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本市支气管哮喘控制水平及影响因素,为本市支气管哮喘的防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呼吸科门诊219例成人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影响哮喘控制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219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平均ACT得分(18.14±4.83)分,完全控制和控制良好共87例,控制率39.73%,未控患者132例,占60.27%。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民族、饮食习惯、饮食摄入、饮酒不是影响本地区支气管哮喘未控的因素(P0.05),性别、吸烟、家族史、二手烟、预防感冒措施、病程、文化程度、经常食用海鲜、体质量指数、职业、用药管理方式、居住处空气污染、费用承担方式、SDS、哮喘知识掌握、体育锻炼、居住地、每天开窗通风、家庭收入、SAS、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用药依从性、用药技术掌握、定期门诊分查、可辨别何时就医是影响本市支气管哮喘未控的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吸烟、居住处空气污染、SAS≥50分、SDS≥53分是本地区支气管哮喘未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用药依从性良好是本地区支气管哮喘未控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本市支气管哮喘控制水平仍未达理想标准,哮喘控制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工作中应根据危险因素做好支气管哮喘的防控工作,以提高本地区支气管哮喘规范治疗水平,改善本地区支气管哮喘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36.
目的:通过新兴的纳米粒子基因载体观察p21cip1基因对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增殖的抑制情况。方法:制备p21cip1基因纳米粒子,将其转染到培养的人RPE细胞,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21cip1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相关细胞量的变化。结果:p21cip1纳米粒子的DNA含量为3%,包封效率为78%,p21cip1基因在体内由于PLGA-PVA载体的保护作用,可以维持比质粒更长时间的有效期,减少质粒易被生物体内核酸酶降解的问题。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转染了目的基因的RPE细胞发生G1期阻滞,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转染了目的基因的RPE细胞p21cip1蛋白表达明显增强。结论:p21cip1基因有可能作为一个目的基因,借助新兴的基因载体纳米粒子用于抑制细胞增殖的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早期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动态变化与全身炎症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多发伤住院患者15例按照APACHE Ⅱ评分将患者分为重创组(≥15分)7例与一般伤害组(<15分)8例.分别于入院后第1、3、5、7天进行NT-proBNP与hs-CRP动态检测.结果:多发伤患者第1天血浆NT-proBNP与hs-CRP呈正相关(r=0.556,P<0.001),且重创组两指标较一般伤害组升高更为显著(P<0.01);两组患者血浆NT-proBNP、hs-CRP浓度均值第1天即有升高;其中一般伤害组血浆NT-proBNP与hs-CRP浓度高峰均出现在第3天,然后持续下降;重创组血浆NT-proBNP浓度均值持续升高,第7天仍然呈升高趋势,而hs-CRP浓度呈现双峰(第3天出现第1峰后于第7天再次升高).结论:多发伤患者早期NT-proBNP动态变化与全身炎症反应有关,重创患者动态变化趋势可能存在更多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中国大学生高度近视遗传易感性与11q24.1染色体上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常近距离作业的中国大学生血液样本(254例),分为高度近视组(42例)、低中度近视组(61例)和无近视眼的对照组(151例),利用基因分型技术分析位于11q24.1染色体4个单核苷酸rs577948,rs11218544,rs10892819,rs11218553的SNPs位点的等位基因突变频率,利用卡方检验检测其与三组样本之间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大学生高度近视组一个单核苷酸SNP位点即11q24.1染色体区域rs577948的变异与正常对照组和低中度近视组有显著差异(P=2.28×10-7)。结论:轻度近视和无近视的中国大学生遗传易感性和4个SNPs均无明显关联,且两组之间亦无显著差异。大学生中高度近视人群11q24.1染色体区域rs577948位点A→G变异与高度近视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