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正常中国成年人足底压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正常中国成年人足底压力分布。[方法]使用F-scsn足底压力分析系统收集100例志愿学站立、行走、慢跑、上、下楼梯的足底压力分布数据,分析5种生理状态的足底压力分布,以及性别、身高、体重、体重指数、步速等因素对足底压力分布的影响。[结果]正常中国成年人5种生理状态的足底压力分布各有特点,静、动态差别显著;四种动态方式中,以水平行走的步态最为稳定,步速加快和上、下楼导致步态不稳;性别对足底压力分布的影响无显著性意义,步速的影响则有显著性意义,身高、体重、体重指数与足底压力分布呈弱相关。[结论]中国正常人的足底压力分布具有独特性,本实验得出的数据可对临床足底压力分析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跟骨结节骨赘对足跟部压力的影响及其与跟痛症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跟骨结节骨赘对足跟部压力的影响程度及其与跟痛症的相关性.方法 2005年2月至2007年4月,32例(48足)跟痛症伴跟骨结节骨赘患者、24例(33足)跟痛症无跟骨结节骨赘患者、18例(28足)跟骨结节骨赘无跟痛症患者及40名健康志愿者,分为病例1~3组及对照组.经站立和行走规范训练后,应用计算机化的足底压力分析系统(F-Scan Mobile,Tekscan,USA)测量分析比较四组间足跟部的静态峰值压力、动态平均峰值压力及动态最大峰值压力差异.结果 在足跟部静态、动态平均及最大峰值压力测量中,四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测量状态下,组间两两比较结果近似,即跟痛症伴跟骨结节骨赘组、跟骨结节骨赘无跟痛症组足跟部峰值压力较跟痛症无跟骨结节骨赘组和对照组明显增高,但增加的程度不同,增幅最大是动态最大的峰值压力,跟痛症伴跟骨结节骨赘组和跟骨结节骨赘无跟痛症组分别达到(638.8±172.3)kPa和(510.2±85.6)kPa,而跟痛症无跟骨结节骨赘组和对照组仅为(382.5±61.3)kPa和(395.6±62.3)kPa.结论 跟骨结节骨赘可明显增加足跟部压力,跟骨结节骨赘伴跟痛症时压力增高更为显著,而跟痛症无跟骨结节骨赘时,足跟部压力并未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鉴定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与MCF-7细胞系中SP(side population)亚群含量是否有差异.方法制备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细胞悬液和MCF-7细胞悬液,一组加入Hoechst33342染色,另一组同时加入拮抗剂维拉帕米,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sP亚群含量.结果SP亚群在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和MCF-7细胞的含量分别为(0.54±0.17)%、(7.23±1.12)%、(8.34±0.96)%和(9.58±1.27)%,且它们之间的SP亚群含量具有差异显著性.结论人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与MCF-7细胞系中都存在SP亚群且含量不同,能够为肿瘤干细胞的鉴定和提纯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足底压力分析在跟骨骨折术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三维动态的足底压力分析技术在跟骨骨折术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访24例经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单侧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按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的踝后足评分标准(AOFAS ankle hindfoot scale)及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Maryland foot score,MFS)进行足踝功能评分;应用三维动态足底压力分析系统(Fscan mobile,tekscan,USA)测量足底总峰值压力及足(足母)趾、第1~5跖骨头、中足、后足等7个解剖区域的平均峰值压力.根据足踝评分结果分组比较分析患者健足与患足的足底峰值压力分布差异. 结果 本组随访时间16~20个月,平均17.8个月.在AOFAs及Maryland评分为优、良的患者组内,患者健足在1个步态周期中的平均峰值压力总和与患足峰值压力总和近似(P>0.05);7个不同解剖区域平均峰值压力除中足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足(足母)趾、第1~5跖骨头平均峰值压力明显增高,足跟部峰值压力减小.在可、差的患者组内,患者健足的平均峰值压力总和与患足峰值压力总和近似(P>0.05),7个不同解剖区域平均峰值压力分布呈多样性变化,3例患足中足压力明显高于健足,2例患足前后足峰值压力均增高,1例患足足底峰值压力向足第1序列倾移. 结论 三维动态的足底压力分析技术有助于跟骨骨折术后病理力学早期变化的诊断及常见并发症的个性化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颈动脉转流管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头颈血管外科2013年1月至2019年8月935例行CEA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统计标本的有304例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合并颅内血流代偿较差的患者。术中行转流管转流的患者为转流管组(98例),术中未行转流管转流的患者为对照组(206例),通过比较2组患者术后症状改善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血管再狭窄发生率,对术中转流管的应用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结果转流管组和对照组的术中颈动脉阻断时间分别为(2.3±0.6)min和(13.6±8.2)min,术后出现颅脑过度灌注发生率分别为1.02%(1/98)和7.28%(15/206),2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症状改善率、术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及血管再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合并颅内血管代偿较差的患者,CEA中转流管的熟练应用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癌症,也是癌症导致死亡最常见的原因。2002年,全球有115万妇女被确诊为乳腺癌,且约有41万妇女死于该病。从目前的研究现状看,乳腺癌的发生、发展除与遗传、月经初潮、月经周期、首次足月孕、哺乳、绝经年龄、环境污染、职业等因素有关外,饮食因素也已成为学者们越来越关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第四、五跖跗关节活动度的实验研究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测量第四、五跖跗关节在不同平面的运动范围,从而了解其活动度,为临床治疗Lisfranc损伤时选择内固定还是融合提供参考. 方法 12例成人新鲜冰冻足部标本,在不同方向对第四、五跖骨头加载下用三维坐标仪测量活动度;然后固定第四、五跖骨,再测其共同的活动度. 结果在500 N载荷下,第四跖跗关节矢状面极限活动度为18.5°±2.5°,水平面为2.8°±0.7°;第五关节跖跗关节矢状面极限活动度为20.2°±2.8°,水平面为7.4°±1.7°;固定第四、五跖骨后,加载第四跖骨头时矢状面的极限活动度为14.5°±1.3°,水平面为2.3°±0.70,加载第五跖骨头时矢状面的极限活动度约为14.8°±1.9°,水平面约为2.4°±0.8°. 结论第四、五跖跗关节具有相当的活动度,远大于内侧柱,且活动具有协同作用,临床上应尽可能保留此两关节的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