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57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观察分析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Nissen/Dor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临床疗效及食管测压与pH值监测对长期疗效的预估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20例食管裂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4例行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Nissen胃底折叠术(Nissen组),56例行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Dor胃底折叠术(Dor组)。术后随访1年,对比观察2组患者手术情况、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记录食管测压及pH检测等指标变化情况、Gerd Q、DeMeester评分等。 结果Nissen组术程以及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Dor组(P<0.05),2组总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年食管反流情况与DeMeester评分较术前均得到明显改善。Nissen组在减少反流次数、长反流次数和最长反流时间方面均优于Dor组(P<0.05)。2组在反流时间、酸反流时间百分比与DeMeeste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静息呼吸平均值、食管残余压较术前均显著提升(P<0.05),但2组间术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组患者食管松弛率、无效吞咽与Gerd Q评分均较术前也均明显降低,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联合Nissen或Dor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均有明显效果,临床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肠外瘘患者人体组成的改善作用。方法30例肠外瘘患者分成两组各15例,分别给予全肠外营养支持(TPN)或全肠内营养支持(TEN),观察10d前后患者人体组成及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变化。结果10d后所有患者的体重指数(BMI)与体细胞群(BCM)显著改善,而TEN组患者10d前后BCM增加幅度更明显,分别为(27.5±0.8)kg和(29.0±0.6)kg,Day10与Day0相比,P<0.01。两组患者总体水(TBW)与细胞内水(ICW)均增加,尤其ICW,Day10与Day0相比,TEN组P<0.01;TPN组P<0.05。血清IGF-1在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有显著上升,TEN组增加幅度更明显,Day0为(175.0±32.9)ng/ml,Day10为(255.5±34.1)ng/ml,与Day0比较,P<0.01;与TPN组比较,P<0.05。IGF-1的变化与BCM的改善显著正相关(r2=0.16,P<0.05)。结论营养支持治疗能显著改善肠外瘘患者的体细胞群,纠正细胞内、外水的异常分布,而EN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外伤性脾破裂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使用腹腔镜技术诊治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经全腹腔镜下完成,6例在手助腹腔镜下完成,中转剖腹脾切除3例,8例获得成功保脾。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外伤性脾破裂经腹腔镜进行诊治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34.
35.
丹毒是一种夏季常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是由溶血性链球菌侵入皮肤或粘膜内的网状淋巴管所引起的急性感染。西医称之为急性网状淋巴管炎。祖国医学称之丹毒。发于面部的叫抱头火丹或大头瘟,发于胁肋腰间的叫内发丹毒,发于下肢的叫流火。本组曾收治57例患者,均采用中药治疗其效果颇佳。一、临床资料本组57例,男31例,女29例,最大年龄77岁,最小年龄20岁,平均49岁。病变部位:面部1例,上肢5例,下肢、足背51例。体温:37.5℃-40.5℃46例,正常者11例。初发者48例,即往发作者9例。使用抗菌素效果欠佳或无效者18例。  相似文献   
36.
右美托咪定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颅脑损伤的患者70例,性别不限,年龄20 ~ 68岁,ASA分级Ⅰ~Ⅳ级,受伤24 h内行去骨瓣减压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n=35)∶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静脉注射芬太尼、异丙酚、顺阿曲库铵行麻醉诱导,术中均以瑞芬太尼、七氟醚、异丙酚维持麻醉,间断追加顺阿曲库铵.D组麻醉诱导前经1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继以0.4 μg· kg-1·h-1的速率静脉输注2h.于麻醉诱导前、手术开始2h、术毕、术后24 h(T1 ~T4)时抽取静脉血样,测定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IL-6和TNF-α浓度.结果 与C组比较,D组血清NSE、TNF-α和IL-6浓度降低(P<0.05);与T1时比较,C组T2、T3时血清NSE、TNF-α和IL-6浓度升高,T4时血清TNF-α浓度降低,D组T2、T3时血清NSE和IL-6浓度升高,T4时降低,T3、T4时血清TNF-α浓度升高(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通过抑制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全身炎性反应,从而产生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细胞免疫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T2D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每组60例.A组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全身麻醉,B组在A组基础上复合吸入七氟醚...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Gln)强化的肠外营养(PN)对肠瘘病人腔静脉导管感染(CRI)的发生率及细菌谱的影响.方法:对2002年10月至2003年12月该院收治的使用腔静脉导管进行PN的肠瘘病人进行前瞻、随机研究.对照组接受常规全肠外营养(TPN),Gln组在常规TPN中加入力肽100ml.结果:117例肠瘘病人,共进行139次腔静脉置管.对照组71例病人共进行84次腔静脉置管,细菌定植的发生率为26.2%,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CRBSI)的发生率为6.0%.Gln组46例病人共进行55次腔静脉置管,细菌定植的发生率为12.7%,CR-BSI为1.8%.Gln组和对照组病人革兰阴性细菌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3.6%与16.7%,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37).结论:Gln强化的PN可以减少肠瘘病人CRI的发生,尤其是来源于肠道的革兰阴性菌的感染.  相似文献   
39.
双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探讨(附10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和胆道镜双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的手术方法和适应证.方法 选取胆囊功能良好的胆囊结石患者100例,按照自行设计的手术方法性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并观察其术后临床表现.结果 全部100例手术成功,平均住院3.5 d,无手术并发症,无死亡.结论 双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手术安全,痛苦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40.
胃腺瘤是一种少见的发生于胃内的良性疾病,比较易误诊和漏诊,现对12例胃腺瘤患者的表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