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85篇
内科学   40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56篇
预防医学   128篇
药学   68篇
中国医学   79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目的 通过比较慢性肾衰(CRF)患者与正常人血清蛋白表达谱的差异,筛选血清蛋白标志物并建立诊断模型,探讨其在慢性肾衰血清学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62例CRF患者和28例正常人的血清,经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检验并筛选血清蛋白标志物。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 在质荷比(m/z)1500~30000范围内,检测到51个有效蛋白峰,发现有19个峰有显著差异 (P<0.001),其中18个峰呈低表达,1个峰呈高表达;且CRF组和正常组的聚类性质明显不同;组内样本彼此靠近,组间样本彼此分开。构建的"慢性肾衰组-正常组"诊断决策树模型,预测正确率为87.8%,灵敏度为87.1%,特异度为89.3%。结论 该决策树模型能对慢性肾衰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判断,为慢性肾衰的临床早期发现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2.
目的:了解宣传干预前、后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农民养殖户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防控知识知晓情况变化。方法:采取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淳化县人间布病报告病例数较多的10个乡镇,每个乡镇优先选取报告病例数最多的行政村进行调查,每个行政村至少调查20名年龄为20岁及以上的农民养殖户,调查人数不足时...  相似文献   
83.
目的 建立胰腺癌诊断模型,寻找与胰腺癌分期相关的蛋白峰并鉴定出新型的肿瘤标志物.方法 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用SAX2蛋白芯片,检测胰腺癌患者、胰腺良性疾病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血清蛋白指纹谱,统计建立决策树诊断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并评估诊断价值,蛋白芯片免疫法鉴定差异蛋白峰,ELISA法测定其在血清中的浓度.结果 胰腺癌组和正常对照组指纹谱比较.26个蛋白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腺癌组和胰腺良性疾病组指纹谱比较,16个蛋白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的决策树诊断模型对胰腺癌的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100.0%,经ROC曲线评估,该模型优于糖链抗原(CA)19-9.有6个差异蛋白峰在不同分期咦腺癌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诊断早期胰腺癌.敏感性为81.6%,特异性为80.6%.鉴定出差异蛋白峰质荷比(M/Z)28068为C140H166,其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82%,特异性>88%.结论 应用SELDI-TOF-MS技术建立的诊断模型对胰腺癌的诊断有较大价值,明显优于CA19-9.鉴定出的差异蛋白C140rf166有望在胰腺癌诊断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在晚期结直肠癌二线化疗中的化疗效果及毒副作用。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将115例晚期结直肠癌一线FOLFOX化疗失败,行二线化疗患者进行编号、分组,对照组(单号)68例给予伊立替康、亚叶酸钙联合氟尿嘧啶化疗,实验组(双号)67例给予伊立替康、雷替曲塞联合化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化疗效果及毒副作用情况。结果实验组组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1-2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口腔黏膜炎和转氨酶升高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PFS、OS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能明显提高晚期结直肠癌的化疗效果,安全低毒,在延长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方面优于FOLFIRI标准方案。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血管性认知障碍无痴呆(VCIND)患者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VCIND患者60例为病例组,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2组血清中S-100β蛋白水平。结果病例组患者S-10013蛋白水平为(0.697±0.478)μg·L-1,对照组患者为(0.375±0.248)μg·L-1。病例组患者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t=2.93,P〈0.05)。结论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的检测对早期发现VCIND患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效果。方法选择B超证实宫内孕6~10周要求终止妊娠孕妇312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观察组)与利多卡因组(对照组)。两组均于术前1~2h含服米索前列醇400μg。结果两组孕妇在手术时宫颈松弛度、镇痛效果、手术时间、人流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发生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镇痛效果满意、宫颈松弛度好、手术时间短,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临床消化科十二指肠溃疡临床整体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消化内科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8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整体护理干预,对两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消化内科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进行整体性的护理干预,可大幅度地提高患者的疗效,保证良好的预后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8.
遗传性耳聋一级预防的手段包括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目前, 遗传性耳聋PGT使用全基因组扩增技术扩增滋养外胚层细胞中的遗传物质, 通过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CGH)技术、微阵列单核苷酸多态性(SNP-array)和二代测序技术进行非整倍体的检测, 并结合连锁分析确定是否存在致病性耳聋基因突变。近年来随着无创筛查技术的发展, 利用胚胎培养液的组学和游离DNA检测来对胚胎的质量、发育潜能及非整倍体的评估方法出现。本文主要对PGT在遗传性耳聋防控领域的技术流程、临床应用和无创筛查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9.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测间日疟原虫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LAMP)并与常规PCR方法作比较。方法根据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CSP)基因序列合成2对特异性LAMP引物,优化Mg2+浓度、dNTPs浓度、BstDNA聚合酶添加量、反应温度、时间以及设计引物缺省试验。评估优化后的LAMP反应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检测133份患者血样,以显微镜检方法为金标准,比较LAMP和多重PCR法检测间日疟原虫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LAMP法检测重组质粒DNA(Pv-rDNA)的灵敏度达到10-10,为传统PCR方法的100倍。镜检确诊的68例间日疟、43例恶性疟和22例非疟疾患者中,LAMP法和多重PCR检测间日疟原虫的敏感性为98.53%和97.06%,两法基本相当(χ2=0.34,P〉0.05);特异性为86.15%和100%,LAMP法低于多重PCR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7,P〈0.05)。LAMP法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16%和98.25%,多重PCR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和97.01%。结论 LAMP法检测间日疟原虫具有快速简便、敏感性高、设备要求低的特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复发的相关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附属陈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老年(≥60岁)原发性BPPV患者,并经耳石手法复位治疗后痊愈,经过1年的随访,按复发与否分为两组,对两组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有262例BPPV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101例,女161例;未复发组200例,复发组62例,1年复发率为23.6%,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受累半规管侧别与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复发组患者中女性、就诊时眩晕持续时间、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睡眠障碍、焦虑、抑郁、习惯侧卧的比例明显均高于未复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影响老年原发性BPPV复发的影响因素较多,应针对个体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充分的识别与干预,从而减少BPPV的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