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神经系统中常见的疾病,往往来势汹涌,危及生命。因此,做好病人的护理非常重要。现将我院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的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DHS、解剖型钢板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三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三组,即DHS组、解剖型钢板组和髋关节置换组,每组各16例。对比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手术前后Harris功能评分及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血小板以及D-dimer等情况。结果 DHS组及解剖型钢板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均显著低于关节置换组(P<0.05)。三组术后1周、术后6个月的Harris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血糖、血小板、D-Dimer与术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DHS组及解剖型钢板组D-Dimer显著低于关节置换组(P<0.05)。结论术后D-Dimer增高可作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监测指标,DHS及解剖型钢板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风险相对髋关节置换患者较低。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急骤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其临床多表现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心律失常、血压下降、休克、心力衰竭及具有特征的心电图变化——异常深而宽的Q波,ST段呈弓背向上明显抬高及T波倒置。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为内科常见急症中早期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因此一旦确诊应紧急处理,以保护受损的心肌缩小梗塞范围,改善预后。实践中笔者认识到从接诊到康复,护理人员的护理在每一个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1 病例资料女,32岁.因腰背部疼痛1个月入院.1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部酸胀痛,下午及夜间为甚.无感冒,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病史,无外伤及妇科疾病史.当地医院以腰肌劳损治疗无效,行胸腰段脊柱MRI检查发现胸11椎体信号改变,考虑为椎管肿瘤,为求进一步诊治转我院.查体:体温36.4℃.胸11棘突处有压痛及叩击痛,腰椎检查无疼痛,双下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活动自如,肛周及下肢感觉正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7例脊柱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7例脊柱MFH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其中3例仅行单纯后路肿块切除,1例行骨水泥填充加活检术,2例行后路肿块切除+椎弓根系统重建,1例行前路病灶切除+内固定自取髂骨植骨术。对其术后神经功能、疼痛程度、影像学表现及术后复发情况进行随访。【结果】7例患者术后免疫组化均有CD68表达。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300mL,全组无手术死亡,VAS术后一个月平均改善4.3分,2例神经功能明显改善。术后随访3个月至5年,2例1年后局部复发。3例生存期大于1年,1年生存率为60%。【结论】脊柱MFH恶性程度较高,早期转移及局部复发率高,手术根治性切除加术后辅助放化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结合唑来膦酸治疗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12月,60例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后对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后路减压并椎体间融合及内固定治疗老年复杂型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月采用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43例,男29例,女14例;平均年龄64.5岁.病史2~25年.合并退变性Ⅰ度以上滑脱21例,合并腰椎侧凸、Cobb角>20°12例.术中对一个或两个节段者切除椎间盘,处理相邻椎板,行椎间植骨融合.[结果]根据JOA评分标准,优良率88.3%,末次随访X线片观察:滑脱复位率96%,腰椎侧凸者Cobb角平均6.6°,矫正率88.5%,融合率91.3%.[结论]后路减压固定并椎体间融合是治疗老年复杂型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食管癌是常见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因此,对于食管癌患者早、中、晚病例,选择手术切除治疗,能提高患者生存率。我院自2003年12月~2004年12月施行了50例切除手术,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基于5A [询问 (Ask)、评估 (Asses)、建议 (Advice)、帮助 (Assist)、安排随访 (Arrange)] 模式下主动循环呼吸技术训练在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安徽省胸科医院2023年5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100例拟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使用简单随机法分别纳入观察组(n = 50)、对照组(n = 50)。2组均接受常规围术期综合护理,观察组加用基于5A模式的主动循环呼吸技术训练。对比2组术后恢复情况、排痰量、并发症差异,记录2组术前、术后3个月心肺功能和呼吸困难度、运动功能变化。 结果  观察组胸管拔除时间、胸腔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更低(P < 0.05)。观察组术后第1 天、第2 天、第3 天排痰量均较对照组更低(P <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 < 0.05)。2组术后3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均较术前1 d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均下降,且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for 1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最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均较术前1 d下降;观察组术后3个月LVEF较对照组更高、LVEDD较对照组更低,且FEV1、FVC、PEF均较对照组更高(P < 0.05)。2组术后3个月呼吸困难量表(multiple myeloma research consortium,mMRC)评分均较术前1 d升高、6 min步行距离(6-min walking distance,6MWT)均下降;观察组术后3个月mMRC评分较对照组更低、6MWT较对照组更高(P < 0.05)。 结论  基于5A模式下主动循环呼吸技术训练能够促进肺癌患者胸腔镜手术后早期恢复和术后排痰,也有助于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运动功能改善,并有效降低术后呼吸困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