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 通过制定“回归社区式”示范应用基地建设标准,规范社区医养结合基地建设,合理确定建设规模,满足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基本功能需要,提高投资效益,促进社区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方法 依据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基本要求、空间配置要求、选址与规划布局基本要求、社区医养结合示范基地规划布局、建筑标准、老年人养老康复用房符合规定等方面,确定了社区智慧医养结合的基地建设标准。社区医养结合示范基地的建筑装修和环境设计,应有利于患者生理、心理健康,标识应字体醒目、图案清晰,体现简洁、温馨的特点以此为基础制定了“回归社区式”示范应用基地建设标准。结果“回归社区式”示范应用基地建设标准的建立,有效填补了社区养老基地建设标准的空白,适用于社区医养结合示范基地的新建工程项目;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可参考执行。结论 “回归社区式”示范应用基地建设标准是“回归社区式”智慧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标准规模适宜、功能适用、布局合理、流程科学、装备适度、安全卫生、运行经济、节能环保,实践证明可有效规范医养结合机构管理和运行。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伴有心动过缓冠心病(CHD)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将80例CH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接受常规的冠心病治疗(应用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药物、抗凝、降脂)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的冠心病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参松养心胶囊3粒,tid,连用2周。观察2组的HRV,ST段偏移及心律失常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HRV明显提高,其中连续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节段平均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节段的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平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ST段偏移幅度较小(P0.05),心律失常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对伴有心动过缓CHD患者HRV、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具有有益影响。  相似文献   
33.
杨睿  郑晓晖  王彦方  郝增光  李现立  葛慧敏 《中成药》2010,32(10):1663-1664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通心络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比较3个月后两组心衰症状、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BNP的变化。结果:通心络胶囊与常规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结合应用,能够改善心衰症状、提高LVEF、降低BNP水平,且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通心络胶囊能够明显改善心功能,从而延缓心衰进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4.
我院2005-03/2007-10住院收治的其他疾病曾被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56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20例,女36例,其中高血压病15例,糖尿病3例,年龄32~63岁;误诊时间1d~10a。临床表现为心前区不适16例,胸痛16例,胸闷14例,憋气、长叹气10例。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PCI患者术后情感障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4月于安阳地区医院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患者。筛选其中存在抑郁、焦虑状态的153例患者,予以口服药物进行干预、治疗,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53例,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安慰组45例,口服维生素B6片,对照组55例,仅常规术后治疗。观察指标:血压、心电图的动态改变和SDS、SAS评分的动态变化。结果:在SDS和SAS评分方面,治疗组同和安慰组、对照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服药前后自身对比, SDS、SAS评分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PCI患者术后情感障碍有确切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的应用对心肌损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9)和治疗组(n=40),对照组PCI术前予常规改善心肌缺血、抗凝、抗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PCI术前12小时加服阿托伐他汀80mg,术后两组均给予常规剂量的阿托伐他汀20mg,每天一次口服。观察两组PCI术前后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术后30天内主要心血管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血清cTnI、CK-MB和CRP升高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UAP患者PCI术前应用高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可改善患者临床预后,减轻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37.
本文旨在探讨2005-07-2010-07在我院住院治疗经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3例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从而为此类患者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41例,女2例,年龄23~65(35±6)岁.有吸烟史4例,合并高血压病3例,合并高脂血症2例.1.2方法本组入院后均具有典型心梗症状、心电图动态演变、心肌酶学动态变化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入院后均给予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ARBS)、β受体阻滞剂、降脂及抗凝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均在发病后12 h内给予尿激酶150万U静脉溶栓.心梗发病后5~10 d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病情稳定后出院,门诊随访24个月.每月查1次心电图,每3个月查1次心脏彩超,平素不适随时就诊做相关心电检查.  相似文献   
38.
目的在传统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能否改善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心肌标志物升高与不良预后明显相关性。方法通过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56例,30例患者接受传统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作为对照组,26例患者在PCI术后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作为治疗组,治疗组患者在接受PCI术后开始替罗非班静脉负荷量,至术后第3~5天,对照组患者接受PCI术后立即应用低分子肝素,观察术后心肌标志物[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TnI(肌钙蛋白I)]水平。结果应用替罗非班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与单纯低分子肝素治疗相比,可以明显降低患者PCI后12 h和24 h的CK-MB水平以及术后6 h的TnI水平。结论在传统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小板糖蛋白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替罗非班可以减少患者选择性PCI术后的CK-MB和Tnl的释放,降低48h的联合心脏事件,并发症没有增加。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与阿司匹林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栓前状态的临床干预.方法 选择60例原发性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异常患者,在基础降压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用阿托伐他汀钙10 mg和阿司匹林0.1 g,每日 1次,口服.对照组用阿司匹林0.1 g,每日1次,口服.治疗 4周后监测全部患者的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并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水平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水平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变化值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变化值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阿司匹林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干预有显著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intervention of atorvastatin-aspirin combined with prothrombotic state in essential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carotid artery atherosclerosis.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abnormal molecular markers in prothrombotic state in essential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carotid artery atheroscleros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under the condition of lowering blood pressure basically.The treated group was given atorvastatin 10 mg and aspirin 0.1 g once daily, whil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aspirin 0.1 g once daily.The changes of molecular markers in all patients had been monitored after treatment for 4 weeks.The effects of therapy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changes of molecular marker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reated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P<0.05), and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oo(P<0.05). The decrease of the levels of markers in the treated group was much more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s The intervention of atorvastatin-aspirin combination on prothrombotic state in essential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carotid artery atherosclerosis has obtained obvious effect.  相似文献   
40.
1病历资料 患者男,36岁。因左眼被木板弹伤后视物不清3小时于2008年5月7日急诊入院。患者于入院前3小时电锯木板时不慎被弹起的木板击中左眼,当时即感眼痛及视物不清,急诊至我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