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118篇
预防医学   47篇
药学   25篇
  1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患者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治疗后临床疗效与影像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在东莞市虎门中医院行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治疗60例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其中手术治疗患者30例,保守治疗患者30例,在治疗结束之后对其进行随访,分析治疗效果与影像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Dienst功能评估与桡骨高、掌倾角、尺骨变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桡骨高度、掌倾角与Dienst功能评估为正相关关系;尺骨变异与Dienst功能评估为负相关关系。结论:老年患者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治疗后临床疗效与影像学参数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影像学参数中桡骨高 8.12 mm、掌倾角-1.64°、尺骨变异4.05 mm时说明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62.
王建峰 《陕西中医》2011,32(3):290-291
目的:观察在脑梗塞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安宫牛黄丸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继发高热的疗效。方法:将入选60例大面积脑梗死合并高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安宫牛黄丸,观察患者体温下降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提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安宫牛黄丸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继发高热,疗效好。  相似文献   
63.
本研究通过超声影像尿动力学检查(SVUDS),观察患者充盈期及排尿期尿道和周围盆底结构的改变,诊断26例女性膀胱出口梗阻(FBOO)。其中13例盆腔器官脱垂,排尿期可见尿道成角畸形;5例失调性排尿,排尿期中段尿道开放不佳;4例尿道狭窄,排尿期梗阻近端扩张,梗阻部位无松弛表现;1例原发性膀胱颈梗阻,排尿期膀胱颈开放不完全...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带状疱疹急性期应用卡维地洛预防疱疹后神经痛(PHN)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将60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14d,包括抗病毒、营彝神经、消炎止痛和神经安定药物;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卡维地洛10mg,1次/d,共14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8、12周进行疼痛评估。观测指标包括神经病理性疼痛评分(NPS)、视觉模拟评分(VAS)、痛觉过敏、触诱发痛、痛觉总和及感觉后遣现象。结果 干预组VAS、NPS低于对照组(P分别〈0.05、0.01),NPS中不适感、癀痒和烧灼感的主诉明显少于对照组(P分别〈0.01、0.01、0.05)。对照组PHN的发生率为26.6%(8/30),干预组为3.33%(1/30),P〈0.05。结论 带状疱疹急性期应用卡维地洛可降低PHN的发生率,并能缓解急性期症状。  相似文献   
65.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与预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带状疱疹是潜伏于感觉神经节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经激活后引起的皮肤感染,其特征是沿感觉神经的相应节段出现疱疹并伴有严重的疼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尤好发于老年及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因此在老年人群中正确认识和对待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1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定义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定义在文献中颇有争议。Burgoon等(1957)将其定义为皮损痊愈后持续的疼痛,而其他作者将其定义为皮疹出现后的一定时间,如4w(Rogers1971)、3个月(Max1988)、6个月(Harding1987…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p38MAPK信号通路在小儿急性肠梗阻肠坏死中对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急诊入院的急性肠梗阻合并肠坏死患儿38例,术后病理切片均证实肠坏死为病变组;20例消化道畸形(梅克尔憩室、肠重复畸形无并发症)患儿为正常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切除肠管p38MAPK,p-p38MAPK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肠上皮间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OD值);TUNEL法检测肠上皮细胞凋亡指数(AI);ELISA法检测术前、术后7d血清TNF-α含量;将各检测指标分别与Occludin蛋白OD值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p38MAPK相对含量,病变组1.69±0.59,对照组1.89±0.63,P>0.05;p-p38MAPK相对含量病变组1.15±0.14,对照组0.66±0.07;AI病变组52.10±1.7,对照组23.03±7.4;术前血清TNF-α含量病变组98.38±18.7,对照组50.02±11.1;Ocludin蛋白OD值病变组3.44±2.8,对照组8.66±4.6,P值均<0.01.p-p38MAPK相对含量、AI、术前血清TNF-α含量分别与肠上皮细胞Occludin OD值相关性分析示:r=-0.616、r=-0.316、r=-0.562,三者间P<0.01.结论 小儿急性肠梗阻肠坏死由于肠绞窄缺血缺氧p38MAPK信号通路被激活,启动细胞凋亡和TNF-α大量释放,使紧密连接Occludin蛋白表达下降,最终肠黏膜屏障破坏可能引发细菌移位.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嗜肺军团菌感染巨噬细胞RAW264.7后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和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用嗜肺军团菌感染巨噬细胞RAW264.7,分别于感染后的6、12、24和36h,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在宿主细胞内的增殖和裂解等情况,并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IL-6、TNF-α、Caspase-1、Bcl-2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嗜肺军团菌被巨噬细胞吞噬后,首先形成一个吞噬泡,并在其中生长繁殖,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逐渐融合形成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囊泡,巨噬细胞膜慢慢崩解,随之破裂,释放出细菌并逐渐扩散开去。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嗜肺军团菌感染后,RAW264.7内IL-6、TNF-α、Caspase-1、Bcl-2mRNA相对表达量均有所增加,感染6h时水平最高。结论嗜肺军团菌感染巨噬细胞6h后,炎症反应较为激烈,嗜肺军团菌的自身保护机制可能与IL-6、Bcl-2和Caspase-1表达量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8.
盐酸羟考酮和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癌性内脏痛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及硫酸吗啡控释片对癌性内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72例癌性内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OO组应用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MO组应用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根据NCCN(2008年)原则,应用即释吗啡进行药物剂量滴定,后转换为控释剂。整个过程保持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3分。记录应用控释剂后15d的解救药用量及副作用,分析控释药物的成本—效果比,评价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及硫酸吗啡控释片对癌性内脏痛的治疗效果。结果:解救药用量OO组少于MO组(P〈0.05)。OO组便秘、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MO组(P〈0.05),疼痛治疗有效率及成本—效果比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和硫酸吗啡控释片都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但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在解救药用量及减少胃肠道副作用方面优于硫酸吗啡控释片,可作为癌性内脏痛治疗的优选药物。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奥施康定)治疗难治性糖尿病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及副反应。方法中、重度难治性糖尿病神经痛患者60例,给予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奥施康定)镇痛治疗。初始剂量5 mg/12 h,正在用吗啡类镇痛药者,按照吗啡1/2剂量换算。根据疼痛情况调整剂量,直至患者无痛或基本无痛,每位患者至少治疗30 d以上。同时进行疼痛强度及副反应观察。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疼痛程度VAS明显降低(P〈0.05),疼痛治疗有效率为96.4%(53/55例),副反应少且轻微。结论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难治性糖尿病神经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70.
细菌移位最先是指肠道内活菌通过黏膜上皮进入固有层,随后进入肠系膜淋巴结甚至远处器官的现象;后来扩展为包含所有微生物及其产物通过肠道黏膜屏障的现象;目前是指原存在于肠腔内的细菌和(或)内毒素,通过某种途径越过肠黏膜屏障,肠系膜淋巴结、门静脉系统,继而进入体循环及肝、脾、肺等远隔器官的过程。本文就细菌移位在小儿外科领域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