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2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0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放烧复合伤骨髓基质细胞某些粘附分子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深入探讨放烧复合伤对造血微环境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观察了5.0Gyγ线放射损伤、15%Ⅲ度体表面积烧伤和放烧复合伤小鼠骨髓基质细胞表达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CAM-1)、纤维连接素(Fn)、层粘素(Ln)和Ⅳ型胶原(ColⅣ)等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变化。结果:在本实验条件下,随着伤后时间的延长,骨髓基质细胞表达VCAM-1、Fn、Ln和ColⅣ的水平具有以单烧组>正常组>复合伤组>单放组的趋势;单烧组具有以伤后3、7、14d最高,单放组具有以伤后3、7d最低的时效特点。结论:骨髓微环境基质细胞粘附功能的损伤可能是放烧复合伤造血功能障碍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2.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GL)是以白血病细胞分化阻滞在原始和早幼粒细胞阶段为特点的急性白血病。体外实验及临床应用已经证明维甲酸(RA)可以诱导 APGL 的白血病细胞向粒系方向分化成熟。近几年国内外均有应用 RA 治疗 APGL获得完全缓解(CR)的报道.我院从1987年12月开始,应用 RA 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_3)4例。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3.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误诊为淋巴瘤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病例报告 男,59岁.因发现颈部无痛性包块并进行性增大1个月入院.入院前1个月颈部出现数个花生米大小的包块,呈无痛性,进行性增大,以后在左耳后、腋窝也出现类似的逐渐增大的包块,无发热、盗汗、皮肤瘙痒,无明显消瘦,无出血倾向,无头昏、乏力.查体:双侧耳后、颈部、颌下、锁骨上、腋窝、腹股沟等处淋巴结肿大,每处3~5个,直径1~3cm,可动,无压痛,表面光滑,质地中等.  相似文献   
64.
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清和骨髓透明质酸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放免法测定43例恶性血液病、37例良性血液病和23例健康人血清、骨髓液HA。结果表明: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清和骨髓液HA显著高于良性血液病(P<0.01)及健康人(P<0.01)。骨髓液HA分别是血清的2~2.5倍。若以血清HA>185μg/L为标准,则血清HA对恶性血液病诊断的敏感性为81.6%。血清和骨髓液HA在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时下降,复发时又升高。观察血清和骨髓液HA变化,对鉴别良、恶性血液病、判断急性白血病病情及估计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5.
亚砷酸治疗血液肿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严巨明  陈幸华  孔佩艳  魏立  刘红  王庆余 《重庆医学》2003,32(10):1322-1323,1336
目的:总结亚砷酸在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分析亚砷酸在治疗2例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RAEB(MDS-RAEB)、7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CMLBC)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例进步,1例缓解;APL患者5例CR1,1例CR2,1例PR;CML-BP患者2例CR,2例PR,1例NR;2例MDS患者1例基本缓解,1例无效。全部病例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较轻。结论:用亚砷酸治疗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疗效好,使用较安全;可作为治疗造血系统难治、复发性肿瘤的重要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66.
-80℃冻存外周血干细胞21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探索一种操作简单、干细胞回收率和存活率高、成本低廉的外周血浆存方法。方法:采用终浓度为5%二甲基亚砜(DMSO),3%羟乙基淀粉(HES)和4%人血白蛋白(HSA)的干细胞保护剂直接-80℃冰箱冰存外周血干细胞,并检测不同时相点(1、3、6、9、12个月)外周血干细胞的细胞活性,单个核细胞(MNC)和CFU-GM、CD34^ 细胞的回收率。结果: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观察到12个月时,冻存干细胞的细胞活性、MNC回收率和CD34^ 细胞回收率分别为86.46%、88.58%、87.65%,与冻存1个月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足以保障干细胞移植后造血重建的成功。结论:5%DMSO,3%HES和4%HAS作为干细胞冷冻保护剂直接-80℃冰箱冻存外周血干细胞是一种简便、实用、安全、可靠、成本低的外周血干细胞冻存方法,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7.
目的 了解小剂量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α,MIP-1α)联合白细胞介素-8(Inter-Ieukin-8,IL-8)在大剂量化疗药物阿糖胞苷(Ara-C)存在的情况下,对正常造血干/祖细胞的体外保护作用。方法 取患者骨髓,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根据随机单位组方差分析设计(The random complete block design variance analysis),将每例标本分为空白组(不加MIP-1α和IL-8);10ng/ml联合组(加入10ng/ml的MIP-1α和IL-8);1ng/ml联合组(加入1ng/ml的MIP-1α和IL-8);单用MIP-1α组(加入20ng/ml的MIP-1α);单用IL-8组(加入20ng/ml的IL-8)。将所得细胞培养在含IL-3和GM-CSF的液体体系中,先后经MIP-1α和/或IL-8以及大剂量Ara-C处理(以上步骤简称为“Ⅰ期处理”)。之后作胎盼蓝拒染实验,流式细胞仪计数各组CD34^ 细胞,Ⅱ期液体培养,集落培养,以了解经Ⅰ期处理后不同组别中正常造血干/祖细胞的存活情况及增殖能力。部分标本在Ⅰ期处理时只经MIP-1α和/或IL-8处理,不经Ara-C处理,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所得细胞的周期分布。结果 10ng/ml浓度下MIP-1α与IL-8联合组中,无论是Ⅱ期液体培养细胞生长情况、集落生长情况,还是CD34^ 细胞计数,均高于其它组;而周期分析结果则表明,10ng/ml MIP-1α和IL-8联合组中的G0/G1期细胞低于处理前组而高于其它对照组。结论 10ng/ml浓度的MIP-1α与相同浓度的IL-8联合使用,能相互协同,将CD34^ 细胞抑制在G0/G1期,进而增强正常CD34^ 细胞抗Am-C的作用。  相似文献   
68.
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对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多种疾病患者因免疫紊乱导致血小板减少症时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的变化与血小板数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方法检测病人血浆中的PAIgG。结果 PAIgG在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阳性率为83%,系统性红斑狼疮阳性率为66%,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阳性率为43%,脾亢阳性率为45%,骨髓纤维化阳性率为44%,再生障碍性贫血阳性率为25%。结论 多种血小板减少症均存在PAIgG值的升高;PAIgG值与血小板计数成反比;检测PAIgG对血小板减少症临床诊断及疗效判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   
69.
吉赛欣、瑞血新、惠尔血对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对吉赛欣、瑞血新两种国产制剂及惠尔血对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效果的比较。方法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病人32例,分别采用3种不同厂家生产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进行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对干细胞动员情况、干细胞质量、移植后造血重建和药物毒副作用进行比较。结果 32例病人全部移植成功,其动员效果、干细胞质量及在移植后造血重建中的临床效果均无显著差异,毒副作用小。结论 吉赛欣和瑞血新两种国产制剂及惠尔血能可靠用于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及造血重建,尤其是国产制剂的价格明显低于进口产品,在有效保证动员效果的同时大大减轻了病员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0.
本世纪初,自缺铁首次被确认为贫血原因后,其流行情况无明显变化。但确定缺铁的实验方法却不断改进。近年来最重要的进展是血清铁蛋白测定,它提供了估计体内铁状况的一种新方法。采用这种方法不仅能很快确定缺铁的存在,而且能估计缺铁量及监测铁治疗后缺铁状况的改善。本文将讨论一系列测定铁状况的方法铁状况的实验室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