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甲状腺肿瘤p14ARF、p53及FHIT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14^ARF、p53及FHIT蛋白在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甲状腺腺瘤和28例甲状腺癌组织中p14^ARF、p53及FHIT蛋白的表达。结果p14^ARF、p53及FHIT蛋白在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癌中阳性率分别为90%、35.7%、15%和75%、90%、7.14%,3种蛋白在甲状腺腺瘤及甲状腺癌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14^ARF、p53及FHIT蛋白的表达在甲状腺滤泡癌(FTC)与腺瘤之间,乳头状癌(PTC)与腺瘤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53及FHIT的表达在髓样癌(MTC)与腺瘤间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p14^ARF、p53及FHIT蛋白的表达与甲状腺肿瘤的恶性进程有关,与患者年龄、性别及淋巴结转移无关。另外p14^ARF与FHIT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并且它们与p53的表达均呈负相关。结论肿瘤抑制蛋白p14^ARF和FHIT的缺失以及p53蛋白的高表达可能是甲状腺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联合检测p14^ARF、p53及FHIT蛋白有助于区分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滤泡癌。  相似文献   
62.
浅析美国医学教育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的医学教育及相关培训目前在全世界处于领先的地位,对美国医学教育的研究,有利于更好地完善我国的医学教育.通过查阅文献、访谈等途径,收集了众多关于美国医学教育与人才培养的相关资料,并介绍了美国医学教育的概况.  相似文献   
63.
患者女性,44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头痛,近3月渐加重,2天前头痛剧烈,伴呕吐而入院,无言语不顺及肢体偏瘫。体检: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院外CT平扫显示右颞部类圆形略高密度影,其内见多发钙化(图1),右侧脑室受压,中线结构向左移位。入院后MRI显示中颅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脑星形细胞肿瘤中多体素1H-MRS代谢物含量的变化及其与Ki-67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SiemensSonata 1.5T超导型MR成像系统对41例脑星形细胞肿瘤患者进行常规MR扫描及MRS检查,其中28例进行了Ki-67抗原指标的免疫组化染色。磁共振波谱分析采用四通道正交头部专用线圈3D-CSI序列扫描,比较分析不同级别星形细胞肿瘤间代谢物情况。用兔抗人Ki-67单克隆抗体测定肿瘤标本的Ki-67抗原标记指数。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相关性分析。结果:低级别组脑星形细胞肿瘤多体素?1H-MRS均表现为Cho峰不同程度增高和NAA峰不同程度的降低,5例出现Lac峰,无出现Lip峰。高级别组脑星形细胞肿瘤均表现为Cho峰明显增高,NAA不同程度的明显降低,21例出现Lac峰,11例出现Lip峰。高低级别肿瘤间Cho/Cr,Cho/NAA和Lac/Cr比值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别。Cho/Cr、Cho/NAA比值与Ki-67指数间均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640、0.694)。结论:多体素1H-MRS代谢物含量与Ki-67间有良好的相关性,磁共振波谱分析能够为星形细胞肿瘤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65.
睾丸间质细胞瘤二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睾丸间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总结2例睾丸间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文献。2例患者年龄均为27岁。例1因左侧睾丸胀痛不适4个月余,例2因婚后3年不育、查体发现右侧睾丸占位1个月入院。B超分别显示睾丸1.0 cm×1.3 cm、0.8 cm×0.6 cm强回声光团,边界锐利。2例均行睾丸肿瘤切除术。结果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为睾丸间质细胞瘤。病理组织学表现为瘤细胞呈团、条索或弥漫分布,体积较大,呈多角形,胞质丰富嗜酸性,边界清楚。免疫组化:波形蛋白,钙结合蛋白和抑制素均阳性。2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睾丸间质细胞瘤。2例术后分别随访17、9个月未见复发。结论睾丸间质细胞瘤发病率低,临床易误诊,确诊需依赖病理组织学检查,尤其对年轻未育者,术中快速冰冻检查有助于手术范围的选择。  相似文献   
66.
目的 观察孕激素醋酸甲羟孕酮、抗孕激素米非司酮单用以及二者联用对子宫内膜癌形态学的影响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2 7例经诊断性刮宫确诊的子宫内膜腺癌患者随机分三组 ,分别于术前用米非司酮、醋酸甲羟孕酮或二者联合治疗 5天。用药前后对照观察癌组织形态学改变 ,并用半定量方法比较其腺体结构、腺体分泌反应、间质蜕膜样反应及核分裂相的变化。结果 用药前各组间各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用药后各组均呈现癌细胞分化趋向成熟改变 ,腺体结构明显 (P<0 .0 1) ,分泌活跃 (P<0 .0 1) ,核分裂相减少 (P<0 .0 1) ,并出现蜕膜样反应 (P <0 .0 1) ,可见细胞凋亡现象。三组间比较以联合用药组变化最明显 ,其各指标的改变均明显优于单独用药组 (P <0 .0 1)。米非司酮组和醋酸甲羟孕酮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米非司酮和醋酸甲羟孕酮均可使子宫内膜腺癌细胞生长受抑制 ,分化趋向成熟 ,二者联用优于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67.
增殖细胞核抗原及p53蛋白在颌面部肿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和 p5 3蛋白在颌面部肿瘤中的表达及其相互联系。方法 :对 6 5例手术切除的颌面部肿瘤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恶性肿瘤的 PCNA和 p5 3表达均高于良性肿瘤 ,其χ2 值分别为2 1.89,17.4 5 ,P<0 .0 5 ,且都随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增高 ,其χ2 值分别为 10 .16 ,13.73,P<0 .0 5 ,淋巴结转移与 PCNA和p5 3蛋白表达之间均有明显相关性 ,其χ2 值分别为 19.2 4 ,2 6 .4 1,P<0 .0 5。 PCNA与 p5 3蛋白表达之间有明显相关性 ,其χ2 值为 2 0 .82 ,P<0 .0 5。结论 :联合检测 PCNA及 p5 3蛋白对颌面部肿瘤的诊断及预后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8.
患者男 ,5 8岁。鼻塞、间断性鼻衄 2个月。于 1996年4月在当地医院行鼻腔肿物手术。手术中发现肿物累及上颌及筛窦 ,病理诊断为“低分化鳞癌”。术后辅加放疗。放疗后 1年又因腹部不适于 1997年 11月入我院。CT检查 :肝多发性转移灶 ,并见胃底处有溃疡 ,建议做胃肠检查。钡餐透视 :胃底明显增厚 ,胃泡内粘膜紊乱不规则 ,并出现粘膜收集呈芒状 ,可见约 4cm× 4cm龛影 ,周边不规则。患者先接受全肝放疗 ,病灶消失。并于 1998年 1月行胃大部切除手术。术中见肿物位于胃体及胃底交界处 ,约 5cm× 4cm× 3cm ,质硬 ,颜色较黑 ,边不清…  相似文献   
69.
对32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患者的肝穿刺活检标本进行Kuffer细胞(KC)及肝脏自然杀伤(NK)细胞检测,并与其手术切除标本的检测结果比较。结果肝活检标本与手术标本的KC及NK细胞数量及分布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标本中癌组织的KC数量明显少于癌旁组织(P〈0.05),CD68、CD57阳性细胞数量呈线性正相关。KC主要位于肝血窦处,呈圆形、星形或纺锤形.胞质呈棕黄色,NK细胞呈圆形较小。KC数量与HCC分化程度密切相关.与肝脏NK细胞数量呈线性正相关。认为肝活检组织中KC和NK细胞数量是诊断HCC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p16蛋白和PCNA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 10 4例胃癌进行了p16蛋白和PCNA的检测。结果 :正常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及胃癌均有程度不同的p16蛋白的表达 ,分别为 81.82 % ,4 5.4 6%及 50 .0 0 %。PCNA指数与肿瘤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有关。p16蛋白阳性者的PCNA指数低于p16蛋白阴性者 (P <0 .0 5)。结论 :p16蛋白和PCNA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可能是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和预测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