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58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2009年中国细菌性痢疾监测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及细菌性痢疾(菌痢)国家级监测点上报的监测数据,分析中国菌痢流行特征及监测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年中国细菌性痢疾病例进行分析。结果中国菌痢的发病死亡呈下降趋势,发病以散居儿童和农民为主,发病高峰为6-8月;全国20个监测点采集的7764份样本志贺菌总的阳性检出率为8.73%(678/7764),病原菌型监测显示,福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分别占67.26%(456/678)和32.74%(222/678),志贺菌株的耐药情况较为普遍,菌株对三代头孢菌素、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等药物敏感。结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国家级菌痢监测点的主动监测可相互补充,对指导全国菌痢防控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2.
[目的]应用多重PCR技术筛查自腹泻病人中分离的致泻大肠埃希菌,了解5种致泻大肠埃希菌的感染情况。[方法]用常规方法分离培养粪便标本中的大肠埃希菌,提取DNA,采用多重PCR扩增12对目的基因,电泳检测扩增产物,确定病原检出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07年河南省1534份标本中致泻大肠埃希菌检出率10.37%,其中EAEC(3.59%)居首位,其余依次检出EPEC(2.67%)、STEC(2.15%)、ETEC(1.63%)、EIEC(0.33%)。合并感染检出率0.78%,以ETEC合并感染居多。感染高峰在5月(19.85%),城市与农村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60岁组腹泻病人的检出率最高(17.00%)。[结论]应用多重PCR技术能快速鉴别粪便标本中的致泻大肠埃希菌。致泻大肠埃希菌是河南省常见的腹泻病原。  相似文献   
93.
高压注射器在CT、MRI、DSA等影像设备检查中应用广泛,是进行增强扫描和心血管造影必备的设备,通过在短时间内将造影剂集中注入患者的血管内,从而高浓度地充盈受检部位,以获取对比度较好的影像。我院目前使用的3台高压注射器均为MEDRAD公司生产,其中MEDRADENVISIONCT高压注射器在CT增强扫描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该机在使用中发生过几次故障,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4.
2005-2008年中国输入性登革热疫情分析和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2005-2008年中国输入性登革热疫情分析,了解中国输入性登革热的三间分布情况。 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传染病网络报告系统收集登革热个案报告卡并筛选、提取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对中国输入性登革热病例进行统计描述。 结果2005-2008年中国输入病例以20~50岁经济活跃人群为主;输出国主要为东南亚和南亚各国;国内输入地区主要为广东、云南、福建、浙江和北京;广东和福建省分别于2006年和2007年发生了登革热输入后暴发疫情。结论近4年来中国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输入时间跨度增宽,全年均有输入病例。  相似文献   
95.
目的了解伤寒、副伤寒高发地区居民的伤寒、副伤寒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为在贵州、云南伤寒、副伤寒高发地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贵州省2县、云南省2县区共抽取96个村小组/居民小组的2400户家庭,每个抽中的调查户采用Kish表法进行调查对象抽样,调查员使用统一问卷调查伤寒、副伤寒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情况。结果4县区居民伤寒、副伤寒知识总知晓率为:贵州开阳县7.87%,贵州平坝县15.04%,云南玉溪市红塔区35.92%,云南澄江县31.09%。云南两县区居民伤寒、副伤寒防治知识的总知晓率均高于贵州两县(P〈0.05);4个区县均以“20-29岁”组人群总知晓率最高。不同文化程度居民伤寒、副伤寒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存在差异(P〈0.05),文化程度越低,知识知晓率和行为正确率也越低。4区县居民喝生水的比例均较高,对采取何种措施预防伤寒、副伤寒的行为正确率较低。结论4个高发区县的居民普遍缺乏对伤寒、副伤寒疾病及防治知识的了解,在此地区人群中开展伤寒、副伤寒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很有必要,对农民、中小学生的健康教育模式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6.
目的 对2008年湖北省新分离的2株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病毒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分析,了解当地乙脑病毒株的分子生物学特性.方法 病毒复苏鉴定后,使用覆盖乙脑病毒全基因组的16对特异性引物,RT-PCR法扩增乙脑病毒HBZG08-09株和HBZG08-55株的全基因组片段,直接测序拼接获得全基因组序列.使用ClustalX 1.83、MegAlign、Mega 4和Genedoc 3.2等生物学软件进行序列比对、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析、系统进化分析及氨基酸位点差异分析.结果 新分离的2株乙脑病毒基因组全长均为10 965个核苷酸,从97位到10 392位为开放阅读框,编码3432个氨基酸,2株间的全基因组核苷酸和氨摹酸间源性分别是98.2%和99.7%.进一步的基因型研究显示HBZG08-09株和HBZG08-55株均属于基因Ⅰ型乙脑病毒.2株病毒与我国近年来在河南及浙江的乙脑病毒分离株进化关系最近.与目前使用的减毒活疫苗株SA-14-14-2相比较,HBZG08-09株全基因组共存在82个氨基酸差异,HBZG08-55株存在84个氨基酸差异.但影响毒力或抗原的关键氨基酸位点未发生改变.结论 新分离的2株乙脑病毒均属于基因Ⅰ型,与疫苗株相比关键氨基酸位点未见变异.  相似文献   
97.
国际卫生条例对我国应急体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子军 《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0):1275-1276
2005年5月23日,第58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新的国际卫生条例,定名为《国际卫生条例(2005)》(简称条例)。并于6月15日向各成员国通报,我国政府对条例无任何拒绝或保留,自2007年6月15日,该条例在我国自行生效。该条例的实施一方面为有效应对国际上的传染病传入我国提供新法律依据,另一方面也对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了挑战。现就国际卫生条例对我国应急体制的影响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98.
左旋多巴(L-dopa)是目前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最有效的药物,但是长期服用L-dopa(5~12年)后会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主要有症状波动、运动障碍和精神障碍等,其中表现为舞蹈症样的运动障碍是L-dopa诱导的异动症(levodopa-induced dyskinesias,LID)的一种,临床上较少见,但该症的出现给PD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目前由于LID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所以其治疗存在困难~([1]).本研究报告3例PD患者L-dopa不同治疗阶段出现的LID,并对其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9.
目的通过在伤寒副伤寒高发地区建立综合防治示范基地,探索综合防治措施,为贵州省伤寒副伤寒防控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和实践经验,为有效控制伤寒副伤寒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干预区和对照区,建立发热病例监测系统,对干预区实施传染病源管理、水源消毒管理、开展健康教育等综合性防治措施。结果干预区干预后发病率4.27/10万,较干预前(44.61/10万)下降90.43%,较对照区(16.29/10万)下降71.02%。结论开展发热病例监测,以病原学为依据,提高实验室诊断病例报告率,及早发现病人;加强水源消毒管理,是预防控制伤寒副伤寒等肠道传染病流行或暴发的关键环节;在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或通过"1+2"健康教育方法是宣传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最佳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00.
验室是具备一定条件且能进行实验活动的设施。国家卫生实验室包括国家、省(市)、县多级实验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