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56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urography,MSCTU)在泌尿生殖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256层螺旋CT检查的临床疑诊泌尿生殖瘘病变18例的临床资料,采用原始轴位图像及后处理多平面重建(MPR)技术,结合临床对影像学检查进行分析并做出诊断。结果18例中明确诊断为膀胱阴道瘘13例,共有16个瘘口,直径2.1~7.4mm;输尿管阴道瘘5例,瘘口5个,直径3.4~5.1mm。膀胱阴道瘘位于近尿道内口三角区10例,近输尿管口3例,输尿管间嵴2例,膀胱底部1例。输尿管阴道瘘均发生在输尿管下段3.0cm以内。结论应用MSCTU行泌尿生殖瘘检查,可清晰显示瘘口的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准确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常规磁共振(conven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测纹状体梗死后黑质继发性损害的敏感性及其影像学特点。方法对首次发病、确诊为单侧基底节区新发纹状体梗死患者,分别在急性期(7 d)、亚急性期(8~21 d)及慢性期(3个月以后)进行1次或多次常规MRI检测,分析其MRI资料。结果本研究中纹状体梗死患者70例,MRI检测提示黑质继发性损害患者27例(38.57%),2例患者出现双上肢齿轮样肌张力升高、面部表情缺失、等类似帕金森病样症状。纹状体梗死后黑质继发性损害的MRI表现为,梗死灶同侧黑质在急性期、亚急性期在T2及FLAIR出现斑片状高信号改变,而且该信号改变在慢性期逐渐消失。结论纹状体梗死后黑质的继发性损害在MRI上有特征性改变,而且可能参与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53.
目的:通过对儿童心血管介入诊疗中X射线辐射剂量的统计与分析,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低剂量技术在儿童辐射防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8岁以下300例患者,3种常见的儿童介入操作的近两年的患者辐射水平与两年前相同操作患者辐射水平的技术分析。其中,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患者60例,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患者90例,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患者150例。采用DSA机自动调节曝光条件,对入射有效剂量(ED)、剂量面积乘积(DAP)以及透视时间(F)进行测定。结果:两组结果在透视时间、入射ED存在显著性差异。近两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患儿所受到的辐射剂量明显减少,入射ED与透视时间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线性关系。不同心血管介入操作的DAP存在显著性差异,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DAP仍较大。结论:低剂量技术有效减少了儿童辐射剂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4.
目的:脑内胼胝体压部出现可复性局灶孤立性病变是一种少见的MRI表现,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描述该病变的MRI特点并分析该病变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MRI表现为胼胝体压部局灶孤立性病变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例流感患者出现精神症状,MRI检查提示胼胝体压部出现孤立局灶性异常信号,临床确诊流感病毒相关性脑炎,经抗病毒治疗后患者完全康复,复查MRI病灶完全消失;1例癫痫患者服用抗癫痫药物多年,术前行MRI检查偶然发现胼胝体压部局灶孤立性异常信号,术后复查病灶明显缩小;1例精神异常患者行MRI检查发现脑内胼胝体压部出现局灶孤立性异常信号,随后的脊髓MRI检查发现髓内弥漫性异常信号,临床诊断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1月后患者完全康复,复查MRI病变已完全消失.结论:胼胝体压部局灶孤立性异常信号无法用某一种疾病解释,多种疾病脑内均可以见到此类异常信号,MRI胼胝体压部局灶性异常信号是一种非特异性表现.  相似文献   
55.
本文通过医院船CT应用实践,就颠簸、潮湿、电源等方面所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为提升医院船医疗设备使用效果进行了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56.
目的 了解中国2006-2007年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及其病毒基因型别.方法 收集2006-2007年19起胃肠炎暴发的流行病学资料以及腹泻粪便样本,用RT-PCR方法对201份粪便标本进行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星状病毒、腺病毒和札如病毒检测,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用Clustal X 1.83和MEGA4.0生物软件对诺如病毒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诺如病毒是引起病毒性胃肠炎暴发的主要病原之一(12/19,63.2%).在12起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中,变异株GⅡ-4/2006b是引起暴发的流行优势株(11/12,91.7%),其他型别包括GⅡ-17、GⅡ-6和GⅡ-3.诺如病毒引起的疫情暴发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12月至4月),发生场所多样,且各年龄组人群均有发病.同时,12起诺如病毒暴发中有2起与其他腹泻病毒混合感染,且在同一起暴发中病原具有病毒多样性和基因型别多样性.结论 诺如病毒是2006-2007年引起胃肠炎暴发疫情的主要病原之一,变异株GⅡ-4/2006b为流行优势株.  相似文献   
57.
目的 对比分析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及WHO的监测系统评价方案,探讨适合中国的传染病监测系统评价策略.方法 系统收集美国CDC及WHO历年来提出的各版本监测系统评价方案,分析其主要思想和对中国的适用性;以现况分析和可行性分析探讨适合中国的传染病监测系统评价策略.结果 美国CDC提出的评价方案适于评价专病监测系统,重在对系统特征进行分析.WHO提出的评价方案适于评价国家或区域的整体监测体系,重在对系统功能进行分析.中国现阶段开展的监测系统评价多应用了特征评价的思想,也已初步具备功能评价的条件.结论 现阶段制定传染病监测系统评价策略时应参考美国CDC及WHO的各版本监测方案,并结合中国国情加以制定.  相似文献   
58.
目的 对比分析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及WHO的监测系统评价方案,探讨适合中国的传染病监测系统评价策略.方法 系统收集美国CDC及WHO历年来提出的各版本监测系统评价方案,分析其主要思想和对中国的适用性;以现况分析和可行性分析探讨适合中国的传染病监测系统评价策略.结果 美国CDC提出的评价方案适于评价专病监测系统,重在对系统特征进行分析.WHO提出的评价方案适于评价国家或区域的整体监测体系,重在对系统功能进行分析.中国现阶段开展的监测系统评价多应用了特征评价的思想,也已初步具备功能评价的条件.结论 现阶段制定传染病监测系统评价策略时应参考美国CDC及WHO的各版本监测方案,并结合中国国情加以制定.  相似文献   
59.
目的提高PACS系统中图像数据传输的完整性与安全性。方法改进图像数据传输流程,升级PACS网络和服务器,设立监测进程,优化完善DICOM服务器进程。结果经过检测证明,对数据传输流程的改善及提高网络及服务器性能,使得图像数据传输遗漏丢失现象显著降低,图像数据传输的完整性与安全性得到了保证。结论在提高数据传输过程中,网络和服务器的性能将有助于确保图像数据传输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60.
目的 了解2007年全国报告的水源性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7年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全国水源性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 结果 2007年全国报告水源性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3起,占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量的2.56%,多发生在4-9月份,75.3%事件发生地在农村地区.93.2%由生活饮用水污染引起,未经消毒处理和供水系统管网破损是引起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结论 加强农村地区(包括乡村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管理和监测,提高居民防病意识,是有效预防控制水源性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