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3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4篇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1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GIST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胃肠镜、超声内镜(EUS)的结果,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GIST缺乏特异性症状或体征;88例行腹部彩超发现16例病变,腹部彩超仅能发现腔外、转移病灶和少部分腔内病灶,价值不大;46例行腹部CT发现32例病变,腹部螺旋CT检查可发现较大病灶并且有助于判断胃肠间质瘤的危险性,对有无转移也有明确的诊断价值,但对于微小病灶的检出有一定困难;53例胃或结直肠病变的患者胃肠镜检查发现率为100%,但难以对病变进行定性;53例胃或结直肠病变的患者EUS误诊为其他疾病的有6例,对GIST的定性和定位有较好的辅助价值,但与病理结果之间仍有一定的出入。结论结合多种检查手段对明确GIST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但确诊仍需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72.
针刺中药外敷推拿等治疗髌骨软化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髌骨软化症又称髌骨劳损,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疾患,在部队官兵中的发病率也较高。我科自1999年以来,采用针刺、中药外敷及推拿等方法综合治疗髌骨软化症86例,临床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3.
在无胸腺裸鼠体内建立胃癌模型,研究其发生、发展及治疗措施,可为人胃癌基础研究及治疗提供有效工具。 1.材料与方法:Balb/c-nu/nu小鼠购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鼠龄5~10周。胃癌标本离体后立即自浆膜层切开直达肿瘤实质,切取大小约0.5cm×0.5cm×0.5cm肿瘤组织,剔除坏死组织,迅速送入实验室。胃癌组织切成1mm×1mm×1mm组织块。消毒裸鼠右后肢背侧皮肤,用眼科剪剪开皮肤约0.3cm,并建立长约0.6cm的皮下隧道,用12号针头将3块1mm×1mm×1  相似文献   
74.
胰胆管合流异常的CT诊断(附3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CT诊断胰胆管合流异常的可能性。方法:结合正常胆管、胰管汇合部解剖,复习3例胰胆管合流异常病人的CT表现。结果:正常情况下,胆总管与主胰管在十二指肠壁内汇合。胰胆管合流异常时,可见两在十二指肠壁外直接汇合,此为直接征象;或是胆总管与主胰管先呈“双管征”样排列,在其后的断层图像上则成为一个管道,虽未看到直接汇合,但实际上已经汇合,此为间接征象。结论:CT同样可以诊断胰胆管合流异常。  相似文献   
75.
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及其受体-3的表达与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 C)其受体 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VEGFR 3)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测定胃癌及胃良性病变中 VEGF C与 VEGFR 3表达,计数 (200×视野下淋巴管数密度 (number density of lymph vessel,/200× nDLV).[结果] VEGF C阳性率胃癌组:60.00%,胃良性病变组 15.00%(P =0.000);淋巴结转移组 68.97%,无淋巴结转移组 36.36%(P =0.008);低分化组 72.73%,高 中分化组 44.44%(P =0.010) ;伴有远处转移组 100%,不伴有远处转移组 53.62%(P=0.02);pTNM分期Ⅰ Ⅱ组 43.75%,Ⅲ Ⅳ组 70.83%(P=0.015). 淋巴管数密度 (显微镜下每 200×视野 ):胃癌组为(5.800± 2.318 9),胃良性病变组为(2.3800± 0.462 9) (P=0.000);淋巴结转移组为 (6.948 3± 1.583 1),无淋巴结转移组为 (2.772 7± 0.428 9)(P=0.000);低分化组为 (7.681 8± 0.982 9),高 中分化组为 (3.500± 1.028 2)(P=0.000) ;pTNM分期,Ⅰ Ⅱ组为 (4.291 7± 1.688 0),pTNM分期,Ⅲ Ⅳ组为 (8.062 5± 0.759 4)(P=0.000). VEGF C与淋巴管数密度相关 (P=0.002).[结论] VEGF C刺激淋巴管生成,有利于胃癌淋巴道与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76.
目的 观察黄芩苷联合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 113例CHB患者被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黄芩苷和替比夫定,对照组应用替比夫定,疗程为24周;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乙肝五项、HBV DNA及血清肝纤维化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肝功能及血清肝纤维化相关指标均较前得到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在HBeAg阴转率方面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组在HBVDNA阴转率方面,有优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芩苷联合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7.
探讨小肠肿瘤的临床表现特点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小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小肠肿瘤多表现为腹痛、腹块、黑便、腹胀、恶心、呕吐。平滑肌肉瘤中有63·2%(12/19)位于空肠,腺癌75·0%(12/16)位于十二指肠,淋巴瘤66·7%(4/6)位于回肠。54·2%(26/48)的小肠肿瘤位于十二指肠及屈氏韧带以下20cm的空肠。多发性小肠肿瘤为8·3%(4/48)。术后复发的占10·4%(5/48)。根治性切除占70·8%(34/48),姑息性手术占25·0%(12/48),探查活检术占4·2%(2/48)。对腹痛、腹部肿块、黑便患者如已排除胃结肠病变应高度怀疑小肠肿瘤,特别是平滑肌肉瘤的可能性。小肠肿瘤常多发,术后易复发。根治性切除术是治疗小肠肿瘤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8.
王天宝 《四川中医》2014,(3):154-156
目的:观察刮痧联合刺血拔罐疗法对肺经风热型粉刺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78例肺经风热型粉刺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9例。治疗组采用背部刮痧,联合反应点(出痧点)及大椎、曲池穴刺血拔罐治疗,对照组采取外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治疗,共治疗2个疗程,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外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治疗总有效率为74.36%,治疗组刮痧联合刺血拔罐治疗总效率为97.44%。结论:对于轻中度粉刺,外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与刮痧联合刺血拔罐治疗总有效率相近;对于重度粉刺,刮痧联合刺血拔罐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外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治疗。  相似文献   
79.
周围型肺癌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型肺癌是目前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生在段和段以下支气管或肺小叶,以腺癌最多见,鳞癌次之,其他可见腺鳞癌、未分化癌、肺泡细胞癌等,发病率逐年升高。早期诊断、治疗是提高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的关键,胸部CT检查是目前发现肺癌最重要的检查方法,因此,充分认识和把握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特点对临床诊疗工作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经病理证实的32例周围型肺癌患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分析火针治疗皮肤黏液水肿性苔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皮肤黏液水肿性苔藓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火针治疗.结果:经火针局部点刺后,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明显,尤其对僵硬皮肤变软、丘疹软化、消退见效较快.结论:火针治疗皮肤黏液水肿性苔藓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