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6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内科学 | 28篇 |
综合类 | 2篇 |
预防医学 | 73篇 |
药学 | 4篇 |
肿瘤学 | 6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了解碘盐干预项目重点地区碘盐覆盖情况及其特点。方法 :在江苏省五个重点地区的所有乡镇随机抽样进行碘盐半定量检测。结果 :重点地区碘盐覆盖率为 6 9.4 6 % ,较前两年有所上升。不同地区碘盐覆盖率有差异。2 0 0 1年泗洪县在五个地区中覆盖率率先达到 90 %以上。调查发现非碘盐和粗盐占据一定比例 ,分别为 30 .5 4 %、19.6 7% ,粗盐中加碘及食用非本辖区盐业公司供应合格碘盐的现象同时存在。结论 :重点地区可持续消除磺缺乏病的重要措施仍是坚持食盐加碘为主、补服碘油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掌握1997-2002年江苏省居民户食盐碘含量动态变化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997-2002年江苏省4次碘缺乏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居民户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从1997年的90.8%、65.5%上升到2002年的97.9%、96.3%,碘盐浓度由1997年的(48.51±24.24)mg/kg下降为(32.65±5.94)mg/kg,碘盐覆盖率、合格率>90%的地区逐渐增多.结论全民食盐加碘工作在江苏省得到可持续发展.建议在轻度缺碘地区,碘盐浓度再行适度下调. 相似文献
44.
目的了解江苏省各级地方病防治能力建设基本情况。方法对江苏省省级、地市、县(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所(科),以及部分隶属于县(市、区)级血吸虫病防治站的地方病的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全省各级用于地方病防治的实验室面积均大于办公室面积,省级、各地市级均拥有万元以上地方病防治仪器设备,平均每个县(市、区)有万元以上仪器设备1.3台/套。中级职称人员人数最多,本科学历人员所占比例高于其他学历。地方病专用车辆、电脑、投影仪等设备以及分光光度计、恒温消解仪、精密天平等检测仪器需求较大。结论江苏省地方病能力建设基本状况良好,地方病后备力量较充足,但缺少学科带头人,科研能力不足。部分仪器设备配备不够,仍需继续加大投入。 相似文献
45.
46.
碘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碘进入机体后,迅速为甲状腺摄取,并合成甲状腺激素,同时碘对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又起着反馈调节作用[1]。甲状腺激素对维持基础代谢、生长发育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有重要作用。碘缺乏会造成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而影响脑的正常发育,造成智力低下。近年来,在研究碘缺乏危害的同时,陆续在河北、新疆、山东、山西、河南、内蒙、江苏、安徽、广西、福建10个省、自治区发现碘过多(以下简称高碘)所引起的甲状腺肿流行区即地方性高碘甲状腺肿病区。高碘除了引起甲状腺肿外,是否象缺碘一样… 相似文献
47.
停供碘盐对不同水碘含量地区重点人群尿碘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停供碘盐后不同水含碘量地区重点人群尿碘水平的变化,为科学补碘提供依据.方法 在江苏省、内蒙古和山东省,分别选择水碘较高、而且变化范围较大睢宁县、土右旗和高青县作为调查地点,采用现场干预方法,对学龄儿童和育龄妇女采取停供碘盐的干预措施.以居民户水碘、学龄儿童和育龄妇女尿含碘量为调查内容,分别在干预前与干预后第1、2个月采集随意尿样进行尿含碘量测定,以尿含碘量为因变量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的家庭生活饮用水水碘中位数为99.4μg/L,水碘范围为5.0~867.6 μg/L.干预前除水碘<30、30μg/L组外,学龄儿童和育龄妇女尿碘中位数均>300μg/L.水碘140μg/L组,在干预后第2个月,学龄儿童的尿碘中位数范围为188.5~308.2μg/L,较干预前(287.9~514.2μg/L)均明显下降(P均<0.01);育龄妇女的尿碘中位数范围为181.1~301.7μg/L.较干预前(299.9~632.2 μg/L)均明显下降(P均<0.01).水碘>150μg/L组,干预后第2个月,学龄儿童和育龄妇女尿碘中位数均>400μg/L,与干预前(484.5、401.9μ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684、1.742,P均>0.05).干预后第2个月,学龄儿童、育龄妇女组尿碘中位数随水碘的升高而升高(r值分别为0.950、0.938,P均<0.05),水碘与尿碘回归方程均成立(F值分别为119.779、105.117,P均<0.01).根据回归方程,当尿碘中位数是200μg/L时,对应的水碘中位数是103.4 μg/L.结论 停供碘盐后2个月,学龄儿童、育龄妇女碘营养水平仍为正常;对于水碘均值>103.4μg/L,但≤150μg/L的地区,可以采取停供碘盐的措施;对于水碘>150μg/L的地区,除了停供碘盐外,还必须采取改水措施,有效降低水中的含碘量. 相似文献
48.
49.
目的初步探索饮水中高碘摄入是否与人群中血压异常升高存在流行病学关联。方法采用生态学研究和横断面调查研究的方法,比较高碘地区和对照地区居民血压水平差异,并且通过分层分析排除年龄、性别的影响;比较两地区血压异常检出率,得到居住地区与血压异常升高的RR值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高碘地区居民收缩压、舒张压、脉压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地区居民;高碘地区的血压异常检出率(33.08%)显著大于对照地区血压异常检出率(23.22%);高碘地区居民血压异常升高的RR值为1.48,RR95%可信区间为1.20~1.83。结论长期居住在高碘地区使血压异常升高的风险增加,高碘摄入可能是引起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加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0.
目的 通过对高碘与适碘乡人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高碘与甲亢的发生关系.方法 2006年,在江苏省选择饮用水含碘量较高的沛县孟庄乡(水碘中位数为1284.1μg/L)和饮用水含碘量适宜的邳州市新集乡(水碘中位数为77.9 μg/L),对两乡的所有人群进行甲状腺疾病筛查,对筛查出的可疑者进行检查及确诊,比较两乡甲亢患病率以及与人口学特征分布之间的差异.结果 高碘乡调查17471人,查出甲亢病人26人,患病率为1.49‰,其中男性患病率为0.75‰(7/9264),女性为2.32‰(19/8207);标化患病率为1.48‰.适碘乡调查12 765人,查出甲亢病人27人,患病率为2.12‰,其中男性患病率为0.96‰(7/6823),女性为3.26‰(20/5942);标化患病率为2.02‰.高碘乡甲亢患病率和标化患病率显著低于适碘乡(u值分别为2.88、2.89,P均<0.01).高碘乡女性患病率(2.32‰)低于适碘乡(3.37‰,u=4.03,P<0.01).高碘乡和适碘乡甲亢患病率均以20~50岁年龄组为高(19.36/万~38.96/万).高碘乡甲亢患者中Graves病占50.00%(13/26),显著高于适碘乡[29.41%(5/17),χ2=5.853,P<0.01].结论 长期慢性高碘摄入并没有增加甲亢发病危险,与适碘乡相比,高碘乡居民甲亢患病率反而下降,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