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37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6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8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观察ISO心肌坏死时大鼠心肌细胞核钙转运系统的改变。方法:大鼠心肌坏死模型采用皮下注射ISO制备,心肌细胞核采用差速离心和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纯化,用酶学方法鉴定核的纯度及测定ATPase活性,用45Ca2+同位素法测定核钙摄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SO坏死心脏组织呈显著的损伤和坏死,心系数增加35%(P<0.01),心肌组织MDA和钙含量分别增加57%和80%(P<0.01)。与对照组相比,ISO心肌坏死细胞核Ca-ATPase的[Ca2+]反应Vmax降低27.5%(P<0.01),Ka无显著变化;对[ATP]反应的Vmax无显著变化,而Km增加61.7%(P<0.05);ISO组45Ca2+摄取显著降低(P<0.01),Vmax与对照组相比降低46.1%(P<0.01),Km无显著变化。结论:坏死心肌细胞核钙转运系统功能显著降低,可能与心肌坏死时细胞核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索大鼠主动脉内膜球囊剥脱后,内皮修复过程中再生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方法 大鼠主动脉内膜球囊剥脱2周和6周对内膜进行形态学观察,同时测定血管反应性,亚硝酸盐量和NOS的活性,结果:剥脱2周和6周后,再生内皮细胞不仅结构与正常内皮细胞不同,而且血管再生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9减弱,NO的释放减少,血管组织iNOS和cNOS活性均比正常降低,剥脱6周后的iNOS比剥脱2周时有所增加,但cNOS  相似文献   
43.
钙超载大鼠心肌细胞核钙转运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钙超载对大鼠心肌细胞核钙转运系统的影响。方法:大鼠心肌钙超模型采用腹腔注射VitD3制备,心肌细胞核采用差束离心和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纯化,用酶的纯度及测定ATPase活性,用^45Ca^2+测定核钙摄取。结果:钙超载大鼠心肌钙含量与对照组相经增加42%,核钙含量增加55%,钙超载大鼠心肌细胞核Ca-ATPase活性降低,其Vmax降低24%,Km无显著改变;「^45Ca^2+」摄取也无显著  相似文献   
44.
心肌肥厚大鼠心肌肌浆网和核被膜ryanodine受体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观察心肌肥厚大鼠心肌肌浆网(sarcoplasmic reticulum,SR)和核被膜(nulear envelope,NE)的ryanodine受体(RyR)的的变化,进一步探讨心肌肥厚发生机制。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制作心肌肥厚模型。用差速离心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心肌SR和NE,用同位素标记配体研究RyR的动力学特征,结果:心肌细胞NE上也存在RyR,其最大结合(Bmax)为SR的1/68,而离解常数(Kd)为SR的61%,与假手术组相比,术后4周大鼠心肌显著肥厚,左室重量指数增加44%,左心功能代偿性增加,心肌SR的RyR最大结合增加20%,而NE的该受体Bmax则增加1倍,SR与NE的Bmax比值显著降低(P<0.01);Kd与对照组接近,结论:大鼠心肌细胞NE上存在低密度,高亲和RyR,心肌肥厚时心肌SR和NE的RyR均上调,而NE的受体增加幅度更大,这些改变可能参与心肌肥 厚时心功能代偿和核反应异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45.
目的 评价氟罗沙星注射液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泌尿系统感染患者26例,给予氟罗沙星400mg/d,疗程7~14d,观察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细茵学检查,评价临床疗效及细菌学疗效.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88.5%,细菌清除率为96.2%,不良反应少,且能耐受.结论 氟罗沙星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疗效佳,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46.
以广泛性神经损害为首发症状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极为少见,现将我们最近遇到的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性,18岁。1992年9月15日发现两眼向右注视时复视,10月5日出现右肩背部剧痛,呈发作性。6天后左眼睑不能闭合,口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山羊于缺氧复合失血性休克情况下血浆中血管活性肽的变化。方法:山羊预先在低压舱内模拟海拔4000m高原缺氧24h后,经股动脉插管放血使血压维持在5.5kPa1h然后回输放出的血液,最后输入失血量3倍的等渗糖盐水,用放免法测定动脉血浆中血管活性肽的动态变化。结果:动物失血1h末,血浆中的内源性洋地黄因子(EDLF)含量显著减少(降低44.7%,P〈0.01),回输血0.5,2和4h降至基础,  相似文献   
48.
心肌细胞核Ca^2+—ATP酶活性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49.
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心肌肥厚时心肌细胞核Ca2+转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异丙肾上腺素(Iso)致大鼠心肌肥厚模型心肌细胞核45Ca2+摄取、钙释放通道肌醇1,4,5-三磷酸(IP3)受体(IP3R)和ryanodine受体(RyR)的动力学变化,以探讨细胞核Ca2+的转运是否参与心肌肥厚发生.方法 Iso(sc 20、10和5 mg·kg-1剂量递减3 d,3 mg·kg-1维持7 d)制备大鼠心肌肥厚模型,用差速离心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提纯心肌细胞核,用45Ca2+同位素法测定细胞核钙摄取,用[3H]标记配体分析心肌细胞核IP3R和RyR的动力学特点.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so可导致大鼠心肌显著肥大,伴有显著心肌纤维化;心肌细胞核膜IP3R与其配体的最大结合容量(Bmax)减少23.4%(P<0.05),解离常数(Kd)无明显变化(P>0.05);细胞核RyR的Bmax增加59.9%(P<0.01),Kd无明显变化(P>0.05);45Ca2+摄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最大摄取与对照组相比降低62%(P<0.01),达半数最大摄取时[Ca2+]无显著变化.结论Iso导致大鼠心肌肥厚纤维化发生过程中,心肌细胞核45Ca2+摄取能力降低,核上RyR数目上调,而IP3R数目下调,受体亲和力无变化,提示心肌细胞核钙调节系统参与心肌肥厚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50.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内Ca2+的空间分布及调控的离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离钙是细胞内最为关键的第二信使,参与细胞内许多重要生命过程的调节.因此胞浆和核钙稳态的精密调节,将对细胞功能的维持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真核细胞核是细胞遗传信息和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由于心肌细胞内的游离钙随心脏的收缩周期呈大幅度的周期性变化,细胞核上是否存在核Ca2+调节系统,从而保证在心肌胞浆Ca2+大幅度周期变化时核功能的精密调节,已成为国内外学者争论的热点.本研究在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上,以Fluo-4/AM荧光指示剂负载心肌细胞,应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多种工具药对胞浆和核Ca2+的空间分布和钙信号的变化形式的影响,以初步揭示心肌细胞核上是否存在相对独立的钙调节系统.结果显示,心肌细胞核的荧光强度明显高于细胞浆,并存在小幅度的钙震荡,AngⅡ使胞浆及其核内的钙震荡幅度均增大,其作用可被NO所完全抑制.Ca2+-ATPase抑制剂thapsigargin(10-6mol/L)、钙释放通道ryanodine受体2激动剂咖啡因(5mmol/L)和大剂量L-型Ca2+通道阻滞剂verapamil(500μmol/L),不仅使心肌细胞胞浆内出现钙闪烁现象,核膜上也出现钙闪烁团.EGTA首先螯合心肌细胞胞内的游离Ca2+,继之螯合胞浆钙库Ca2+,最后仅显示心肌细胞核膜腔Ca2+库影.L-型Ca2+通道阻滞剂verapamil引起心肌细胞自发的钙波传递消失,核和胞浆内荧光强度一过性升高后下降,且核钙升高的幅度明显高于胞浆.由此说明心肌细胞胞浆和核内均存在钙震荡、钙闪烁、钙波以及瞬时性钙增高等多种钙信号形式.核Ca2+与胞浆Ca2+之间存在一定的屏障,核与胞浆Ca2+变化不完全同步.心肌细胞受到外来因素刺激后,也启动核内钙调节系统形成核Ca2+震荡等钙信号.心肌细胞核也可能作为胞内钙库起作用,并具有相对独立的钙转运系统,胞浆和核Ca2+库对Ca2+的摄取和释放在细胞功能的调节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不同亚细胞定位的Ca2+信号可能通过频率和幅度的差异来编码外来信息,进而影响细胞的各种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