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6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12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08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260篇
内科学   168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44篇
特种医学   49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169篇
综合类   517篇
预防医学   268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203篇
  1篇
中国医学   237篇
肿瘤学   60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01.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联合经肛内括约肌切除(intersphinctericresection,ISR)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6年5月~2009年5月,18例超低位直肠癌(肿瘤直径0.8~5.5 cm,下缘距肛缘1.9~4.5 cm)行腹腔镜TME联合ISR术。病例选择标准:肿瘤下缘距肛门〈5 cm;直肠指诊肿块可以推动;腔内B超、MRI或CT提示无外括约肌受累;无远处转移;肛门括约肌功能正常。腹部:在腹腔镜下TME法分离直肠及其系膜至肛提肌水平。肛门部:切开肛管黏膜至内外括约肌间隙,沿间隙向盆腔分离,与腹部操作部位会合,移除标本,结肠肛管吻合。术后进行随访。结果 18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180~300 min,平均220 min。术中出血40~160 ml,平均100 ml。手术切缘均阴性。10例未行回肠造口者中发生吻合口漏3例,加行回肠造口术及充分引流后痊愈。全组随访12~46个月,平均23个月。术后早期肛门经常粪污,每日排便3~10次。术后1年排便次数减为每日1~4次,控便时间可达5 min以上。根据Kirwan分级,1年后肛门功能Ⅰ级+Ⅱ级16例,Ⅲ级2例。结论选择合适的超低位直肠癌,特别是没有侵犯外括约肌的早期患者,采用腹腔镜TME联合经肛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是可行的,能体现根治、保肛、微创和经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结合典型病例分析和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硬膜外血肿形成的原因、诊断处理及预防问题.方法:1958~2002年7月,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 510例,术后发生硬脊膜外血肿12例,发生率为0.14%,发生时间为术后2~6h.结果:全部病例在血肿诊断后0.5~2h内行椎管探查、止血及血肿清除术.术中发现,椎管内静脉出血是血肿形成的主要原因,全部病例在血肿清除术后1~4h内运动、感觉功能完全恢复.结论:术中止血彻底,引流通畅,术后严密观察,及时手术探查,是预防及治疗硬脊膜外血肿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03.
全国脊柱结核治疗专题座谈会纪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脊柱结核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有关脊柱结核的治疗原则、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术式选择、化疗方案的制定仍存在很多争议。目前脊柱结核治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及其它细菌引起的脊柱感染鉴别困难;(2)抗结核用药、化疗疗程针对性不强;(3)复治、复发、耐药病例的治疗不规范;(4)手术指征、手术时机选择及围手术期处理不规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4.
105.
河南省人免疫缺陷病毒流行株的基因亚型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研究流行于河南省献血员中的人免疫缺陷病毒(HIV) 外膜蛋白(env) 基因亚型。方法 提取HIV 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白细胞(PBMC) 的DNA,经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 扩增env 基因片断,对C2V3 区350 ~450 核苷酸顺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 20 份样品的env 基因序列与B亚型最为接近,基因离散率为8 .34 % ,与其它国际亚型的基因离散率在20 % 以上;与流行于云南的B 亚型毒株基因离散率为4 .18 % ;样品间的基因离散率为3 .4 % 。结论 流行于河南省献血员中的HIV 属B亚型,并与云南的流行株密切相关;其在河南的流行时间在3 ~6 年间。  相似文献   
106.
临床实践调查发现,Ⅰ型艾滋病病毒(HIV-1)感染存在不同的病程进展模式,长期不进展者(LTNPs)是指,在HIV-1感染者中,小部分未接受抗病毒治疗而保持病程长期不进展的个体。然而是什么机制使得这些HIV-1感染者疾病长期不进展?近年来有关LTNPs抗HIV-1的作用机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收集了有关LTNPs最近的研究进展,着重从机体免疫学、宿主遗传学、病毒生物学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制一套新型血浆单采设备上使用的管路,将血浆单采和病毒灭活融为一体,适用于临床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血液治疗。方法:在现有血浆采集管路的基础上,将采血、离心分离、血浆收集、光敏剂添加和吸附去除整体全封闭于一体的采血管路,血浆收集袋后方串联一套血浆病毒灭活袋,二者之间并联光敏剂添加件和吸附过滤器,在管路适当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止流夹,于采血管路回输端并联一套输血器,用于将灭活后的血浆回输给患者。结果:经过改良后的新型单采血浆病毒灭活管路在血浆单采机上安装运行良好,实现了由原来的单一采浆功能升级至血浆+病毒灭活治疗于一体的多功能管路,为临床病毒感染患者血液治疗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结论:成功设计了一套适用于机采设备使用的全封闭新型血浆病毒灭活管路,在血液采集、血浆处理和回输方面更加安全和程序化。用于病毒感染疾性病患者血液残余病毒灭活治疗,简化操作流程,降低操作者病毒感染风险,提高救治时效性,新型管路亦可用于单采血浆站采血和病毒灭活,对提高血浆生物制品安全性意义重大,值得临床和单采血浆站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本研究旨在阐明肾细胞癌下调蛋白1(DRR1)在小鼠大脑组织中的表达谱及相关生物学功能.方法:首先,通过real time RT-PCR的方法明确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小鼠大脑组织中DRR1的表达水平;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DRR1在原代培养的神经干细胞以及神经元中的表达情况.其次,采用real time RT-PCR的...  相似文献   
109.
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0年6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肾病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1789例,其中男1145例、女644例,年龄6~78岁,其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腰痛、少尿、休克和急性肾衰竭。  相似文献   
110.
我院从2003年3月~2007年1月期间对60岁以上老年病人234名,在进行高压氧治疗时,进行了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1资料与方法234名患者中,男151名,女83名,年龄60岁~70岁,平均年龄在64.34岁,疾病各类:一氧化碳继发症10例,脑梗塞43例,脑出血36例,脑动脉硬化9例,脑血栓12例,脑血肿清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