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0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112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107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353篇
内科学   114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53篇
特种医学   104篇
外科学   274篇
综合类   717篇
预防医学   291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264篇
  6篇
中国医学   352篇
肿瘤学   77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目的 制备具有抑制纤维化及抑菌作用的功能化复合静电纺丝纤维膜,初步探究其对大鼠颌骨缺损的修复作用。 方法 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负载环状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序列、奥硝唑及纳米羟磷灰石(n-HA)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纤维膜作为诱导骨组织再生作用的功能层(GBRL);通过流延法制备具有支撑作用及隔离不同功能层作用的致密膜层(BL);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具有抑制纤维化作用的聚(对氧环己酮-L-苯丙氨酸)纤维膜作为抑制纤维化功能层(AFL)。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膜形态进行表征观察,应用细胞计数盒(CCK)-8法研究不同功能层对MC3T3-E1及L929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抑菌圈测试法研究复合膜对牙龈卟啉单胞菌增殖的抑制作用。构建大鼠下颌骨骨缺损模型,研究复合膜对骨缺损组织的修复作用,并与临床常用的胶原口腔修复膜的修复作用进行比较。 结果 成功制备具有多孔结构的纤维功能层,GBRL层可支持MC3T3-E1细胞增殖,AFL层可抑制L929细胞的增殖;负载奥硝唑的复合膜可抑制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增殖;多种复合膜均可诱导大鼠缺损颌骨进行重建,其中同时负载奥硝唑及n-HA的复合膜具有最优异的修复效果,且效果优于胶原口腔修复膜。 结论 以同时负载奥硝唑及n-HA的静电纺丝膜作为GBRL层的复合膜,具有优异的抑菌及诱导骨组织再生的作用,且效果优于临床常用胶原口腔修复膜,是一种极有潜力应用于诱导牙周疾病所致缺损骨再生的材料。  相似文献   
962.
祁薇  于冬冬  关徐涛  王涛  王冰  万姜维  高萍 《新中医》2022,54(12):229-232
基于李杲提出的阴火理论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病因病机及临床治疗思路。ITP病机为脾肾两虚、阴火灼伤血络,以健脾补肾降火为主要治疗原则,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  相似文献   
963.
目的 探讨孕妇血浆游离DNA高通量测序对性染色体异常检出的效果及可行性,并分析母体血清学筛查、胎儿超声筛查和孕妇高龄对胎儿性染色体异常筛检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具有产前诊断指征的7 521例单胎孕妇进行游离DNA高通量测序或羊水细胞核型进行分析.结果 应用血浆游离DNA高通量测序方法筛查出性染色体异常42例,其中29例与核型分析结果一致,阳性预测值为69,05%;在29例胎儿性染色体异常孕妇中,血清学筛查异常21例,超声指标异常10例,高龄妊娠12例.结论 孕妇血浆游离DNA高通量测序可用于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检测,阳性预测值偏低;以母体血清学筛查、B超筛查和高龄为产前诊断指征,对胎儿性染色体异常的检出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64.
杨戈  王冰 《中外医疗》2016,(33):182-184
目的 规范化研究双足药浴治疗帕金森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门诊2013年3月—2016年8月诊治的60例帕金森病伴睡眠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双足药浴治疗,在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利用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Epwonh嗜睡量表(ESS)对患者进行睡眠质量评分并比较.结果 治疗后,患者除了PDSS-6/PDSS-7之外,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治疗后总评分为(137.91±14.78)分,显著高于治疗前的(121.49±13.33)分;治疗后,瞌睡人数为31例,过度瞌睡28例,危险性瞌睡1例,治疗后患者瞌睡程度得到了显著改善,以上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足药浴可显著改善帕金森患者的睡眠障碍,为帕金森睡眠障碍的外治法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65.
目的:研究分析193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方法:自2014年12月到2015年11月间在我院分娩的193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肌瘤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分娩并采用不同方式治疗子宫肌瘤,并在治疗2个月后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用手术方式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显著优于采用药物治疗的85.92%,P<0.05;采用肌瘤切除术的术中出血量优于采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P<0.05;采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时间优于肌瘤切除术,P<0.05.均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应根据肌瘤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在条件许可情况下采用手术方式具有较高的治疗有效率,对肌瘤较小的可采用药物方式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966.
ICU院内感染病原菌分析及防控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0月~2009年10月,我们对84例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进行病原菌分布特点、感染途径等的分析,为控制和减少院内感染提供必要的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967.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技术评价正常胎儿心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时间-空间成像技术(spatio-temporal image correlation, STIC)是一种专用于胎儿心脏的实时三维成像技术[1].本研究运用STIC技术测量孕中晚期正常胎儿左、右心室容积并计算射血分数,评价其与孕周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68.
目的 通过观察同型半胱氨酸(Hcy)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及NO含量的影响,探讨Hcy诱导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病理机制.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5组,分别加入Hcy0、2.5、5、10及15 mmol/L,培养24h.通过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采用RT-PCR法检测eNOS mRNA的表达,通过硝酸还原酶法测NO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cy(5 ~ 15 mmol/L)剂量处理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5,P<0.01),eNOS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NO的含量明显下降(P<0.01),eNOS mRNA的表达变化及NO的含量变化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P<0.01).结论 Hcy可通过抑制eNOS mRNA的表达,使eNOS合成减少,活性降低,进而减少HUVECs内NO的生成,这可能是Hcy诱导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病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69.
目的研究菟丝子水煎剂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模型小鼠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 30只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青年对照组、模型组、菟丝子给药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细胞内钙、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和bax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菟丝子组与衰老模型相比细胞内钙显著降低(P<0.05),bcl-2/bax比值高于模型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减少(P<0.05)。结论菟丝子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心肌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70.
目的 探讨高脂饲养大鼠胰腺甘油三酯沉积与胰岛β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及其机制.方法 40只8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体质量160~170 g)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高脂饲料组(n=20)和常规饲料组(n=20),分别给予高脂饲料(热量构成为:碳水化合物占20%,蛋白质占21%,脂肪占66%)和常规饲料(热量构成为:碳水化合物占64%,蛋白质占23%,脂肪占13%).20周时空腹采血,检测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大鼠麻醉后摘取胰腺组织,测定血液及胰腺组织甘油三酯含量.胰腺组织切片行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胰岛形态.行胰岛细胞表面灌注实验,评价离体胰岛β细胞动态分泌功能.行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实验,评价外周组织胰岛素抵抗程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胰岛素受体底物-1、胰岛素受体底物-2、磷酯酰肌醇3激酶和葡萄糖转运蛋白-2mRNA表达水平.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结果 高脂饲料组空腹胰岛素、血液和胰腺组织甘油三酯水平均显著高于常规饲料组(t值分别为2.73、2.89、4.35,均P<0.01),胰岛内可见脂质沉积.高脂饲料组葡萄糖输注率明显低于常规饲料组[分别为(5.2±1.2)、(13.6±1.7)mg·min^-1·kg^-1,t=6.48,P<0.01];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明显降低,峰值增高比例不及对照组的1/4(t=7.36,P<0.01);胰岛β细胞胰岛素受体底物-1、胰岛素受体底物-2、磷酯酰肌醇3激酶、葡萄糖转运蛋白-2mRNA表达分别下降42.3%(t=8.53)、28.1%(t=3.94)、16.8%(t=2.79)、22.9%(t=5.62,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胰腺组织甘油三酯水平与胰岛β细胞胰岛素受体底物-1、胰岛素受体底物-2 mRNA表达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23、-0.537,均P<0.05).结论 高脂饲养可导致大鼠胰岛β细胞胰岛素信号转导分子基因表达下降,可能与胰腺组织甘油三酯异位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