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应用微型钢板治疗三部分Rolando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微型钢板治疗三部分Rolando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2月~2011年3月应用微型钢板治疗12例Rolando骨折,其中男性9例,女性3例,均行切开复位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术后随访6~35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每月复诊至骨折愈合和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记录指间活动、掌指和掌腕关节活动范围、握力、满意度、疼痛水平和关节炎改变,以手指总主动活动度法(TAM)和上肢功能调查量表(DASH)标准评价术后手指功能。结果 12例均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8个月,无切口感染、神经损伤、畸形愈合和骨关节炎表现。TAM功能评分优8例,良4例;优良率100%。DASH评分是3.4分。结论对掌骨基底部有2个大骨折块没有非常粉碎的三部分Rolando骨折应用微型钢板治疗,复位满意、固定可靠,功能恢复好,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2.
目的 采用比格犬自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在骨隧道内放置不同肌腱长度,比较其组织学变化。方法 成年比格犬57只,体质量13~16kg。其中3只作为对照组,将其余54只比格犬的双膝采用自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制备模型,按照放入骨隧道内肌腱的不同长度分为6组: 5、9、13、17、21、25mm组。在术后1.5、3、6个月分别取标本,做组织学研究。结果 正常的ACL止点从骨到韧带依次为骨、钙化软骨、纤维软骨、韧带纤维。实验组中17、21、25mm组的腱骨愈合优于同期5、9、13mm组。结论 采用自体肌腱重建ACL时,骨隧道内放入肌腱的长度并不是越长越好,而是有一个最佳长度17mm。  相似文献   
183.
目的探讨微创钢板固定法(MIPO)治疗胫骨骨折中连续置钉与间隔置钉两种固定方式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方法采用MIPO技术治疗46例胫骨中段骨折,连续置钉组22例,间隔置钉组24例。术后24 h内均不负重状态下功能锻炼。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Johner-Wruhs评分以及内固定断裂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平均14.8(12~24)个月随访。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末次随访Johner-Wruh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置钉组骨折愈合时间与完全负重时间较间隔置钉组延长,内固定断裂发生率更高。结论采用MIPO技术治疗胫骨干骨折时,间隔置钉的固定方法可避免应力过于集中,降低内固定断裂的风险,有利于加快骨折愈合,能使患者早期负重。  相似文献   
184.
目的探讨复杂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复位策略与手术技巧。方法对97例复杂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微创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统计分析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 97例中86例(88.7%)获得解剖复位。94例获得随访6~16个月,骨折均愈合,无螺旋刀片切出、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断裂,5例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结论提高复杂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复位策略与手术技巧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5.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CT、MR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44例脊柱结核病人资料。结果脊柱结核CT表现为骨质破坏、椎旁脓肿形成、椎管受累等;MRI表现为骨质破坏、椎间盘破坏、椎旁脓肿形成、椎管受累、韧带下播散等。MRI可清楚显示脊柱结核的骨髓水肿、椎体破坏、椎旁脓肿、间盘受累和椎管内改变。结论脊柱结核病变具有多样性,CT和MRI影像学各有特征,CT在显示死骨、钙化等方面具有优势,而MRI在显示韧带下播散,硬膜及脊髓侵犯等方面具有优势,两者综合分析有助于脊柱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6.
对15例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瘤的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物品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并发症护理和患者管理。结果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15例中10例骨痛明显缓解,3例轻度缓解,2例无明显变化。术后2个月所有患者行CT检查,37个病灶中16个体积无明显变化,21个瘤体直径较术前缩小≥3mm。提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安全、可靠,通过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和并发症的观察护理,护患沟通及知识教育可确保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87.
目的探讨可膨胀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周围骨折并发症发生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56例股骨粗隆周围骨折使用可膨胀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分析其并发症的发生原因。结果 135例术后随访12~80周,骨折除2例并发骨不连外其余全部愈合,出现骨折端移位、栓钉钉头剪切出股骨头、股骨干劈裂等并发症共17例。结论规范手术操作,提高手术技能,熟悉手术器材,能减少该类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8.
小切口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小切口与传统切口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3月~2009年5月,采用小切口(0.5~3.5cm)重建钢板治疗15例锁骨中段骨折,与前期2005年8月~2007年3月采用传统切口重建钢板治疗的20例进行比较。手术由同一术者完成,记录每个病例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24h疼痛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个月功能、并发症及病人对切口的满意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6~18个月,平均13个月。小切口手术在切口长度[(3.5±0.5)cmvs(7.3±1.1)cm,t=-12.540,P=0.000],出血量[(55.0±10.2)mlvs(95.0±15.7)ml,t=-8.578,P=0.000],术后24h疼痛评分[(29.0±9.3)分vs(46.0±9.4)分,t=-5.318,P=0.000],骨折愈合时间[(9.1±1.1)周vs(10.8±1.3)周,t=-4.007,P=0.000]及病人对切口的满意率[80%(12/15)vs25%(5/20),χ2=10.380,P=0.001]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切口手术,而手术时间、并发症和术后3个月肩关节功能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小切口重建钢板治疗锁骨骨折能减小创伤、减少出血、加快骨折愈合,且外形美观,是一种治疗锁骨中段骨折较好的方法,但此种术式对医师的技术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189.
目的 探讨以胶原海绵为支架,用含腺病毒介导的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的鼠肌母细胞修复小鼠胫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制备鼠BMP-2腺病毒质粒并经PCR鉴定;将体外培养肌源性干细胞的贴壁细胞传代,取第3代细胞,在鼠肌母细胞中表达重组Ad-BMP-2质粒并孵育.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BMP-2阳性细胞的数量,碱性磷酸酶(ALP)法测定各组细胞ALP活性.建立胫骨近端骨缺损小鼠模型(n=80),分为4组:Ad-BMP-2转染组、Ad-LacZ转染组、空白组和Ad-BMP-2植入组.术后第3周观察各组小鼠植入区组织学变化和模型处放射学改变.结果 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显示,Ad-BMP-2转染组中BMP-2阳性细胞多见,而Ad-LacZ转染组和空白组中未见阳性细胞,仅见微弱的背景染色.Ad-BMP-2转染组中ALP活性含量较高,而Ad-LacZ转染组和空白组ALP活性含量极低.Ad-BMP-2转染组模型处有明显的骨缺损修复、愈合成像,Ad-BMP-2植入组次之,Ad-LacZ转染组和空白组表现不明显.结论 构建的Ad-BMP-2质粒能高效转染小鼠肌母细胞,且转染后的细胞能在机体持续分泌有效量的BMP-2.腺病毒介导的转染BMP-2的鼠肌母细胞具有明确的骨缺损修复能力,为临床促进骨折愈合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和材料.  相似文献   
190.
宋涛  韩辉  尹峰  朱静 《黑龙江医学》2009,33(8):573-574
目的探讨弓形虫感染与自发性脑出血的关系。方法选取155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设为研究组,149例急性脑外伤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脑脊液的弓形虫感染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脑脊液中弓形虫特异性抗体IgG和IgM以及循环抗原CAg的阳性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脑脊液中,弓形虫抗体IgG的阳性率分别为15.48%和5.47%;弓形虫抗体IgM的阳性率分别为25.81%和6.04%;弓形虫CAg循环抗原的阳性率分别为0和0。研究组脑脊液的IgG、IgM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脑脊液的CAg循环抗原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弓形虫阳性感染者较阴性感染者更易发生自发脑出血,筛查脑脊液中弓形虫IgG、IgM抗体,可能有助于临床自发性脑出血的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