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90篇 |
免费 | 154篇 |
国内免费 | 12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26篇 |
儿科学 | 5篇 |
妇产科学 | 11篇 |
基础医学 | 200篇 |
口腔科学 | 8篇 |
临床医学 | 482篇 |
内科学 | 204篇 |
皮肤病学 | 76篇 |
神经病学 | 48篇 |
特种医学 | 7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188篇 |
综合类 | 783篇 |
预防医学 | 391篇 |
眼科学 | 13篇 |
药学 | 446篇 |
8篇 | |
中国医学 | 307篇 |
肿瘤学 | 8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68篇 |
2022年 | 48篇 |
2021年 | 78篇 |
2020年 | 68篇 |
2019年 | 56篇 |
2018年 | 63篇 |
2017年 | 36篇 |
2016年 | 49篇 |
2015年 | 50篇 |
2014年 | 147篇 |
2013年 | 181篇 |
2012年 | 155篇 |
2011年 | 182篇 |
2010年 | 135篇 |
2009年 | 121篇 |
2008年 | 135篇 |
2007年 | 159篇 |
2006年 | 146篇 |
2005年 | 139篇 |
2004年 | 147篇 |
2003年 | 96篇 |
2002年 | 98篇 |
2001年 | 105篇 |
2000年 | 115篇 |
1999年 | 117篇 |
1998年 | 103篇 |
1997年 | 68篇 |
1996年 | 78篇 |
1995年 | 51篇 |
1994年 | 70篇 |
1993年 | 40篇 |
1992年 | 52篇 |
1991年 | 50篇 |
1990年 | 35篇 |
1989年 | 39篇 |
1988年 | 28篇 |
1987年 | 31篇 |
1986年 | 21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10篇 |
1975年 | 2篇 |
1960年 | 3篇 |
1959年 | 6篇 |
1958年 | 2篇 |
195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与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原发性高血压(H型高血压)动脉血管狭窄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脉血管狭窄患者36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H型高血压与缺血性脑卒中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结果 (1)MT增厚在HHcy组较单纯高血压组更为显著;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发生率HHcy组较单纯高血压组更高,HHcy组的血清Hcy水平与IMT呈正相关;(2)高血压和缺血性脑卒中血管狭窄程度有关联,不同血管狭窄程度间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比较,H型高血压与血管狭窄部位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均为引起血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且随着血压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增高,血管狭窄程度也逐渐增高,高血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2.
目的:比较不同性别BALB/c小鼠采用高脂饮食建立肥胖模型的差异。方法:32只4周龄无特定病原体级BALB/c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雌性对照组、雌性高脂组、雄性对照组和雄性高脂组,每组8只。雌性对照组和雄性对照组采用普通饮食,雌性高脂组和雄性高脂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喂养12周后测量小鼠体重、内脏脂肪比、空腹血糖、葡萄糖耐量、血脂、代谢相关激素水平,并采用16S rRNA测序检测小鼠粪便菌群构成。结果:高脂饮食干预导致雄性小鼠体重和内脏脂肪比明显增加,病理表现为单个脂肪面积明显增大,肝脏脂肪滴堆积,总胆固醇、空腹血糖、口服糖耐量试验时间-血糖曲线下面积以及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上升(均P<0.05),并出现明显胰岛素抵抗(P<0.01)。而雌性高脂组体重、内脏脂肪比、血清胰岛素和瘦素水平与雌性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脂干预后小鼠肥胖相关肠道菌群相对丰度显著变化并存在性别差异,其中雄性高脂组肥胖相关菌属(如布劳特菌)相对丰度明显增加,菌群结构变化更明显。结论:高脂饮食喂养12周4周龄BALB/c雄性小鼠可稳定建立以内脏脂肪堆积、代谢功能紊乱和肠道菌群变... 相似文献
43.
目的通过经阴道修补直肠前突术和PPH术治疗直肠前突疗效比较,探讨两种术式治疗直肠前突方面的优缺点。方法对2004~2011年采用经阴道修补直肠前突术式(A组)和PPH术式(B组)治疗直肠前突各30例,在有效例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恢复工作时间、术后疗效等指标作对比分析。结果 PPH术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等方面优于经阴道修补直肠前突术式,两种术式有效率相近。结论 PPH术式治疗直肠前突是一种有效方法,手术简单,疗效好。 相似文献
44.
目的 研究影响肝癌自发破裂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因素,评估选择性一期肝切除的治疗效果.方法 从2002年4月至2006年11月在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确诊为肝癌的4209例患者中,有200例肝癌自发破裂.回顾性分析200例自发破裂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因素.评估不同治疗手段的预后,并与随机选取的202例同期未发生破裂的肝癌患者进行对比.结果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肝硬化、高血压、血管癌栓、肝外侵犯及肿瘤大于5 cm是肝癌自发破裂的预测因素.在200例肝癌自发破裂患者中,105例行肝切除治疗、33例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62例保守治疗.所有肝癌破裂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个月(1 ~72个月),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32.5%、10%和4%.肝切除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2个月(1~72个月),TACE组为4个月(1~30个月),而保守组为1个月(1~19个月).行肝切除的肝癌破裂患者(105例)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57.1%、19.0%和7.6%,而同期未破裂肝切除肝癌患者(98例)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7.1%、59.8%和41.2%(P<0.001).结论 对于伴有肝硬化、高血压、血管癌栓、肝外侵犯及肿瘤大于5 cm的肝癌患者,应警惕肝癌自发破裂的高风险.选择性一期肝切除治疗的肝癌破裂患者能够获得长期生存,尽管其总体预后较肝癌未发生破裂患者差. 相似文献
45.
肝内胆管结石伴晚期肝内胆管癌临床特点及漏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性研究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细胞癌而行手术治疗患者中,术中方明确诊断为肿瘤腹腔内广泛转移而仅行剖腹探查者的临床特点,探讨预防发生此种情况的方法。方法对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细胞癌的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研究。结果自2006年6月-2008年6月连续收治499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其中36例合并存在胆管细胞癌,发病率为7.2%,有7例术中方明确诊断为肿瘤腹腔内广泛转移而仅行剖腹探查术,7例CA199阳性中强阳性6例,合并腹水6例。7例均在术后8月内死亡。结论肝内胆管结石继发胆管细胞癌患者的恶性程度较高,对于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中CA199强阳性并且合并腹水的患者,应考虑到已发生癌变及已发生肿瘤扩散的可能而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6.
47.
原发性肝癌术后胸腔积液的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术后胸腔积液的原因并总结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7月至2004年6月各类右肝切除手术5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3例行肝切除术的患者,术中采用氩气电刀游离肝脏,术后出现胸腔积液20例,发生率为3.8%;同期行右肝切除的467例患者,术中采用常规方法游离肝脏且肝切除后常规对拢缝扎膈肌创面,术后出现胸腔积液49例,发生率10.5%,两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术后膈下积液、术后肝功能不全伴中等量以上腹水、肝门阻断时间长、肝硬化等是肝癌肝切除术后胸腔积液发生的重要原因。结论采用氩气电刀游离肝脏且不常规对拢缝扎膈下创面能较好地预防术后胸腔积液的发生;伴有临床症状的中等量以上的胸腔积液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8.
Fibronectin ( FN) is a high- molecular glycopro-tein with multiple- domain.FN fragments containingCell domain are chemotactic to macrophages[1] .CH5 0 polypeptide,a recombinant polypeptide weproduced by the recombination of Cell and Hep domains of human fibronectin and expression in E.coli,can activate macrophages and inhibitthe metas-tasis of tumors[2 -4 ] .To investigate the function ofCH5 0 expressed in vivo by gene transfection,explorethe feasibility of applying the polypeptide to gene… 相似文献
49.
目的构建小鼠内皮抑制素(endostatin)真核表达质粒,进行分泌性表达,研究其体外生物学活性,以进一步用于肿瘤的基因治疗。方法人工合成小鼠Igκ轻链信号肽序列,RT-PCR获得小鼠内皮抑制素编码序列,一起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对其进行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重组质粒经脂质体介导转染受体细胞BHK-21,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内皮抑制素的含量。用此上清作用于经bFGF刺激的ECV304内皮细胞和HepG2肝癌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结果经酶切鉴定及DNA测序分析,Igκ信号肽序列及内皮抑制素编码序列成功克隆到目的位点上,其转染细胞上清中可以检测到分泌出的内皮抑制素,含量为(65.5±10.9)ng/106细胞;并且可以抑制ECV304内皮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约为29.2%,而对HepG2肝癌细胞增殖没有影响。结论成功构建了小鼠内皮抑制素真核质粒,其分泌性表达产物可以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具有较好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50.
临床路径在腹膜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路径管理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5例腹膜透析患者为观察组,25例腹膜透析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应用临床路径进行管理,对照组则按常规的工作模式进行工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腹膜透析治疗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腹膜透析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临床路径管理可明显提高患者对腹膜透析治疗的依从性,减少腹透感染的机会,减少医疗费用的开支,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