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人脑胶质瘤相关的二条全长新基因报导及染色体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报导与人脑胶质瘤相关的二条新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定位。方法 对发现的脑胶质瘤相关的二条新基因进行测序,Northern blot和序列局部对比查询(BLAST)分析,同时运用染色体辐射杂交(RH)技术对其进行染色体定位。结果 这二条新基因都是全长新基因,基因库登录号分别为AF225513和AF329277。经Northern blot证实436F11基因在人正常脑组织中高表达,而在人脑胶质瘤中低表达,而另一条基因507 E08则相反。RH染色体定位显示436F11基因在6q21-q23的D6S304和D62S2156 Marker之间,507E08基因在D14S1066Marker和D14S265 Marker之间。结论 找到了二条与人脑胶质瘤相关的全长新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相应定位,这为胶质瘤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2.
我们在河北省食管癌高发区磁县、涉县和井陉县进行了饮水与食管癌发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了该区浓缩井水诱癌实验,探讨饮水中致癌物质和食管癌发病的关系,其初步实验结果如下。一、实验方法实验用昆明种小鼠,雌鼠13只,体重18一20克,雄鼠34只,体重1小12克。动物分两组,即实验组31只,对照  相似文献   
33.
<正> 我们从193年4月~1996年7月施行高血压性脑出血小切口血肿清除,腔内放置双管冲洗引流术20例,死亡5例,疗效满意,本文就手术方法、治疗体会给予介绍。  相似文献   
34.
目的对2006—2015年间湖北省上报的狂犬病个案进行分析,探讨影响湖北省狂犬病潜伏期长短的多种因素,为全省制定切实可行的狂犬病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6—2015年间湖北省各地上报的狂犬病个案调查表,将个案数据录入Epidata 3.1软件数据库,运用SPSS 22.0软件对潜伏期影响因素进行数据分析(Mann-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结果 755例个案中,潜伏期最短在24 h内(0 d),最长达18 406 d,平均潜伏期(中位数)为66 d。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狂犬病潜伏期长短与年龄、职业、暴露程度、暴露部位、伤口处置情况、伤口挤压出血、冲洗、消毒、缝合处理、暴露后被动免疫、暴露后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种和伤人动物来源12个因素相关(P<0.05)。结论湖北省狂犬病病例潜伏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暴露程度、暴露部位、伤口处理、暴露后免疫情况等。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肺挫伤的治疗时机。方法:对2001—01/2007—12急性肺挫伤36例患者根据临床指征选用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结果:本组治愈34例,2例因多发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而死亡。治愈率为97%。结论:急性肺挫伤患者应及时给予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无创或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是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心肌损伤程度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36例伴心肌损伤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A、B组各18例。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心肌损伤,A组患者肌钙蛋白I(cTnI)≥2.00μg/L(正常值:0.00~0.03μg/L)、脑钠肽(BNP)≥300 pg/mL(正常值:〈100 pg/mL)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40 U/L(正常值:〈25 U/L),B组患者cTnI 0.03~〈2.00μg/L、BNP 100~〈300 pg/mL及CK-MB 25~〈40 U/L,两组患者均给予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抗菌药物、氧疗(加压吸氧、有创或无创机械通气)、营养心肌,以及根据不同病情部分患者选用床边血液净化治疗(16例)等。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cTnI、BNP、CK-MB、血乳酸(Lac)、降钙素原(PCT)、白介素(IL)-6、平均动脉压(MAP)、病死率等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APACHEⅡ评分,PCT、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B组患者APACHEⅡ评分,cTnI、BNP、CK-MB、PCT、Lac、IL-6水平,病死率[分别为(6.36±3.62)分、(0.36±0.25)μg/L、(152.65±12.84)pg/mL、(16.48±5.26)U/L、(1.25±0.50)ng/L、(1.32±1.06)mmol/L、(8.26±3.34)pg/mL、11.11%]较A组[分别为(20.49±7.43)分、(2.48±1.34)μg/L、(324.13±64.31)pg/mL、(26.34±8.67)U/L、(3.16±2.24)ng/L、(3.65±2.16)mmol/L、(10.38±4.36)pg/mL、33.33%]显著下降,MAP[(75.36±9.86)mm Hg(1 mm Hg=0.133 kPa)]较A组[(68.38±8.75)mm Hg]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死率与心肌损伤程度呈正相关,一旦出现严重心肌损伤导致心力衰竭,即使应用床边血液净化治疗等先进措施仍无法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预后差于心肌损伤较轻的患者。  相似文献   
37.
王兆  杨蕾  陈微微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1):1672-1673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竭的时机选择及疗效.方法 将30例严重急性左心衰竭老年患者根据病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18例(60%)选用无创机械通气,其中6例因不能耐受,给予气管插管辅助通气;12例患者给予紧急选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观察监护指标、症状缓解时间、平均上机时间、住院死亡率等.结果 26例患者在行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后病情有效缓解,有效率为86.7%,4例患者因出现进行性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病死率为13.3%.结论 无创机械通气与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应根据病情的不同,作出最佳的选择,对于有条件的医院,早期、及时的给予机械通气并选择合适的通气方式,设置合理的压力参数,可使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临床症状迅速改善.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AECOPD)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前膈肌超声监测下吸气肌锻炼效果。方法将呼吸重症监护室74例AECOPD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机械通气护理,逐渐降低呼吸机压力值和PEEP值,按经验撤机;观察组由医护团队按计划每日调整呼吸机吸气触发灵敏度,配合使用沙袋加压锻炼吸气肌,行床旁右侧膈肌超声监测。结果观察组吸气末膈肌厚度、膈肌增厚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未发生吸气肌锻炼相关不良事件。结论对AECOPD机械通气患者,在膈肌超声监测下行吸气肌锻炼,效果较好,安全。  相似文献   
39.
作者研究了75名因各种原因接受冠脉造影者所测定的血白细胞三稀(Leukotriene B_4,LTB_4)。造影结果无狭窄者31名,男19,女12,平均年龄为53.5±77岁;有狭窄者44名,男37,女7。平均年龄58.6±7.2岁。无狭窄组与狭窄组LTB_4测值分别为189.78±122.72和266.52±145.87ng/2×10~7白细胞(P<0.02)。按狭窄严重度或狭窄支数分组,以轻组与1支病变组测值最高,中组及2支病变者次之。3例临床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造影未见狭窄病变,LTB_4的测值分别为378、362、469.5ng/2×10~7白细胞。  相似文献   
40.
测定25例正常孕妇,22例中度或重度妊高征病人的血浆蛋白C活性(Pc:C)和蛋白e抗原(Pc:Ag)及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抗原(t-PA:Ag)的水平,以20例非孕妇作对照。结果表明:正常孕妇血浆Pc:C为1570%±38.1%,Pc:Ag为7.22±2.3μg/L;妇高征病人Pc:C为193.5%±66%,Pc:Ag为6.96±2.27μg/L;两组呈同步升高(P>0.05),与非孕组(Pc:c为100.9%±25.3%,Pc:Ag为4.66±1.6μg/L)比较,差异显著(P<0.001).t-PA:Ag妇高征组为15.6±11.08μg/L,正常孕妇为8±5.8μg/L,与非孕组(2.02±1.013μg/L)比较,差异显著(P<0.001).表明在妊娠后期,特别是妇高征时,孕妇的抗凝与纤溶系统有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