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4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0篇
  1篇
中国医学   44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通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结合代谢组学方法以阐明南方"傣族"少数民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和炎症的民间药物黑面神(大戟科)对大鼠肝肾机体代谢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黑面神(2 g/kg)组和10%酒精处理组,连续给药7 d。第8 d,从3组大鼠收集肝脏和肾脏样本,衍生化处理后,进行GC-MS分析。结果根据肝脏和肾脏的代谢组学偏最小二乘法鉴别分析(PLS-DA),结果显示黑面神组与对照组和10%酒精处理组区别开来。在肝组织中,黑面神组与对照组之间没有发现差异,而黑面神组与10%乙醇处理组之间的核糖醇和D-葡萄糖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肾组织中,黑面神组相对10%酒精处理组,硬脂酸含量升高(P0.05)。结论 PLS-DA结果表明,黑面神诱导代谢扰动,而10%的酒精也可能诱发代谢扰动。  相似文献   
102.
[摘要] 目的:了解太仓市 3 -14 岁儿童身材矮小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以 2005 年中 国儿童体格调查数据为标准,分析 2015 年江苏省太仓市 3 ~ 14 岁 63 049 名儿童中矮小症患病率及分布特点。 采用病例对照研 究的方法,发放调查表,由各学校保健老师询问家长后反馈给研究人员,双人独立录入 Epidata 数据库,核对后应用 SPSS18.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对矮小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元逐步回归Logistic 回归分析。 结果:2015 年江苏省太仓市 3 -14 岁儿童矮小症患病率为1.86% ,男、女童矮小症患病率分别为 1.87% 和 1.85% ,城区与乡镇儿童矮小症患病率分别为 0.92% 和 2.31% 。 结论: 2015 年江苏省太仓市城区与乡镇儿童身高存在性别差异,身高生长水平总体偏高于 2005 年全国标准,患病率低于 2005 年全国标准,矮小主要影响因素为父亲身高。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不同环境因素和处理方法对发形霞水母(Cyanea capillata)触手提取物(tentacle extract,TE)蛋白稳定性及其溶血活性的影响。方法结合蛋白浓度测定、溶血活性检测和SDS-PAGE分析等方法研究不同环境因素和处理方法对TE蛋白稳定性及其溶血活性的影响。结果 TE溶血活性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其半数溶血分数HU50=226μg/ml;40℃水浴1 h,能去除TE中大量杂蛋白,但仍保持显著溶血活性;TE在4℃放置28 d,其溶血活性保持稳定,25℃下3 d内其溶血活性变化不明显;p H值对TE溶血活性的影响呈钟形曲线,在p H 6.0-11.0之间活性相对稳定,p H 8.0是TE保持溶血活性的最优p H条件;不同缓冲液对TE稳定性及其溶血活性影响显著,浓度大于26%的硫酸铵溶液对TE溶血蛋白具有良好的盐析作用。结论 40℃水浴1 h预处理可显著减少TE中非活性蛋白组分,并降低样品黏性;4℃和p H 8.0是TE保持蛋白稳定性和溶血活性的最适条件;浓度大于26%的硫酸铵盐析有利于溶血蛋白组分富集。  相似文献   
104.
105.
目的对发形霞水母(Cyanea capillata)共附生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并测定其抑菌活性,以期获得具有较高抑菌活性的菌株。方法利用4种分离培养基从C.capillata各部位分离共附生微生物,首先对挑选的单个菌落进行反复的划线分离,获得各菌株的纯培养;利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检测和16SrDNA序列测定和分析等手段对获得的菌株进行鉴定;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作为指示菌,利用滤纸片扩散法测定菌株发酵液的抑菌活性;通过正交试验方法进一步优化发酵条件,提高菌株发酵产生抑菌活性物质的能力。结果从C.capillata触手、胃囊、伞部、肌肉4个部位共分离出83株菌株,其中放线菌...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定量CT(QCT)髋关节骨密度(BMD)测量重复性及与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DXA)测量的一致性.方法 随机抽取28名(男10例,女18例)老年受试者(男性>60岁,女性>50岁),并分别采用QCT与DXA测量髋关节骨密度.收集左侧髋关节QCT扫描CT原始数据,分别由3名操作者各测量1次,其中1名操作者在不同时间重复测量3次,用于评价QCT髋关节骨密度结果的重复性.比较QCT和DXA测量左侧髋关节骨密度结果.结果 3名不同操作者或同一操作者不同时间采用QCT测量28名受试者左侧髋关节的骨密度值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ICC:0.93~0.98,P<0.01),全髋骨密度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XA与QCT测量的股骨颈和全髋骨密度结果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r=0.88,0.89,P<0.01),DXA测量的骨密度值较QCT相对应骨密度值大10.5%和9.7%(t=7.53,9.68,P<0.01).上述骨密度值系统误差可被校正.结论采用QCT测量髋关节BMD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其BMD值与DXA所测BMD结果具有相关性.QCT髋关节(CTXA)骨密度测量可用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疗效随访,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了解天津市社区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老年痴呆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天津市南开区6个人口分布密集社区的2 978名≥65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和MCI筛查.结果 天津市社区老年人MCI患病率为11.38%;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是否吸烟、喜欢呆在家里、常读书看报、常做家务、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抑郁症的老年人MCI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职业老年人MCI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70岁、女性、吸烟、喜欢呆在家里、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是天津市社区老年人MCI患病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上、在婚、家庭月收入≥500元、常读书看报和常做家务是天津市社区老年人MCI患病的保护因素.结论 天津市社区老年人群MCI患病率较高;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吸烟、喜欢呆在家里、常读书看报、常做家务、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是天津市社区老年人MCI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8.
<正>肝衰竭是各种损伤因素多重打击下,导致肝功能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黄疸、腹水、凝血功能不良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危重症候群。我国2018版指南将肝衰竭分为4类:急性肝衰竭(ALF)、亚急性肝衰竭(SALF)、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ACLF)和慢性肝衰竭(CLF)[1]。肝衰竭病情进展迅速,缺乏理想的治疗手段,病死率仍居高不下。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在降低本病病死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脓毒症大鼠炎症因子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制备腹腔感染脓毒症动物模型。将12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60只、脓毒症组60只,再按照造模后不同时点分成6个亚组(造模后3、6、12、24、48、72 h),每个亚组10只大鼠。监测各亚组动物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最大收缩速率(+dP/dt max)及左室最大舒张速率(+dp/dt max),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IL-10,心肌酶谱心肌肌钙蛋白I(cTn 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同时电镜下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脓毒症组±dp/dt max、LVDP水平从3 h开始出现下降,至12 h下降最明显(P均〈0.05),而脓毒症组LVEDP水平于造模后12~48 h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均〈0.05)。脓毒症组TNF—α、IL-6水平于3 h后与对照组比较出现升高(P均〈0.05),而IL-10在6~72 h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脓毒症组cTn I、CK、CK.MB水平在不同时间点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P均〈0.05)。此外,电镜观察脓毒症组大鼠心肌超微结构损伤明显至24 h病变最为严重。 结论脓毒症不同时期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失衡,可能是导致脓毒症心功能改变的重要因素之-。  相似文献   
110.
黄甘草为甘草属药用植物资源,常混于道地甘草药材中。本研究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黄甘草叶绿体全基因组进行测序,完成其物理图谱绘制和基因组特征解析,并与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构建甘草属的系统进化树。黄甘草叶绿体基因组基因组全长127 864 bp, GC含量34.25%,由一个大单拷贝区(large single copy, LSC)、一个小单拷贝区(small single copy, SSC)构成,基因组缺失反向重复IR区,属于IRLC群体;共注释得到110个基因,包括76个蛋白编码基因、30个tRNA基因和4个rRNA基因。MISA共检测出301个SSRs,富含A-T重复。黄甘草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较弱,密码子偏向使用A和T这两种碱基。通过同源性比对,筛选出黄甘草的3个特异性基因片段。基于Pi分析获得药用甘草植物6个新的高突变区(psbZ~psbC、trnC-GCA~rpoB、trnR-UCU~trnG-UCC、ycf2、trnN-GUU~ycf1、ndhA)。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支持新疆产黄甘草为与三种药用甘草关系密切的种间杂交类群,同域分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