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4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48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 总结冠心病室壁瘤(LVA)的外科治疗临床经验和手术效果.方法 21例患者术前行冠脉造影均有病变,术前行心脏彩超提示室壁瘤形成,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室壁瘤切除,并作左室成形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其中1支桥2例,2支桥12例,3支桥4例,4支桥3例.左室血栓取出术9例.21例左心室室壁瘤患者,全部采用改良Dor法行左室成形手术治疗,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1例,二尖瓣置换术1例.术中预防性植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2例,置入漂浮导管21例.比较其术前及术后心功能、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手术无死亡,围手术期死亡3例,1例死于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并大面积脑梗死,1例死于心律失常,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余随访3~90个月,平均(26.7±21.8)个月,死亡1例(据家属称是死于脑梗死).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术前(56.7±7.0)mm,术后(48.0±2.7)mm(P<0.05).LVEF术前为0.35±0.05,术后为0.48±0.13(P<0.01).心功能(NYHA)术前平均(3.12±0.56)级,术后平均(1.97±0.06)级(P<0.01).术后并发症:低心排出量6例,心律失常11例,其中室性心律失常6例,肺部并发症9例,脑梗死1例,急性肾功能不全2例.结论 冠心病室壁瘤切除加适宜的左室重建术同时再血管化是治疗心肌梗死后室壁瘤的有效方法,可以取得较满意的手术效果.手术安全、可靠,可明显改善术后心功能.  相似文献   
32.
目的 选用胃肠动力调节剂、肠道微生态制剂以及三环类抗抑郁药,针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可能的病因干预治疗,观察单药、双药及三药治疗对IBS的影响,从治疗学的角度来验证可能存在的交互发病因素.方法 选择腹泻型IBS(D-IBS)患者103例,均符合罗马Ⅱ诊断标准,均经电子肠镜检查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并能按规定要求完成随访.将103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单用匹维溴铵组26例,匹维溴铵+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组28例,匹维溴铵+多塞平组25例,匹维溴铵+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多塞平组24例.用药前、用药后4周分别进行IBS症状评分、肠道菌群培养、SCL-90精神评分.结果 匹维溴铵+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多塞平组总有效率[83.33%(20/24)]显著高于单用匹维溴铵组[65.38%(17/26)]、匹维溴铵+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组[71.43%(20/28)]、匹维溴铵+多寒平组[68.00%(1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用药后对五种肠道益生菌及精神症状都有明显影响,联合干预更为显著.结论 针对IBS发病相关因素进行不同干预可有效治疗IBS患者,IBS发病因素互为影响,从治疗角度支持脑.肠互动在IBS发病中的重要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stomach intestine power regulator, intestinal microecology preparation and tricyclic antidepressant treatment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 and to investigate its pathological mechanism. Methods From November 2006 to November 2010, 103 patients with diarrhea-dominant IBS (D-IBS), who fulfilled the Rome Ⅱ criteria and were excluded from organic disease by entewscope were divided into pinaverium bromide group (26 cases), pinaverium bromide + bifid triple viable group (28 cases), pinaverium bromide + doxepin group (25 cases) and pinaverium bromide +bifid triple viable + doxepin group(24 cases ) by random digits table. The symptom grade, intestinal flora and SCL-90 was tested before treatment and 4 weeks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pinaverium bromide + bifid triple viable + doxepin group was 83.33%(20/24),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that in pinaverium bromide group [65.38%(17/26)], pinaverium bromide + bifid triple viable group [71.43%(20/28)], pinaverium bromide + doxepin group [68.00% ( 17/25 )] (P < 0.05 ). Five kinds of intestinal flora and psychiatric symptoms were improved in the four groups, and those in pinaverium bromide + bifid triple viable + doxepin group improved significantly. Conclusions To interfere the correlation factor of IBS can have better efficacy.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 between brain and gut in patients with IBS, which may be involv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IBS.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局部枸橼酸抗凝(RCA)在体外循环术后患者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32例体外循环术后行 CRRT 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低分子肝素组21例,RCA 组12例。监测两组患者平均CRRT 血流量、置换液流量、净超滤量、滤器及管道平均使用时间、CRRT 前后肌酐水平、CRRT 24~72 h 后血小板计数、术后2次开胸止血率,CRRT 后活化凝血时间(ACT)值、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值、pH 值、iC2+及 Na+水平。结果低分子肝素组的平均 CRRT 血流量显著大于 RCA 组,RCA 组的滤器及管道平均使用时间长于低分子肝素组(P <0.05)。低分子肝素组术后48 h 及72 h 血小板计数低于 RCA 组,CRRT 后平均 ACT 及 APTT、术后引流量大于 RCA 组(P <0.05)。结论体外循环术后局部枸橼酸抗凝 CRRT 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肾替代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掌握"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情况和防治目标的完成情况,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查阅结核病防治管理信息系统,开展专题调查及知晓率调查的方式,从不同渠道收集2011年~2015年6月之间的结核病防治信息,使用SPSS 17.0和EXCEL 2003进行分析。结果全省"十二五"规划主要包含10类目标共15个指标,覆盖结核病防治的各个领域。除"全民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外,其余目标均按期实现。结论河南省结核病"十二五"规划目标基本实现。但依然面临疫情严重、基层结核病防治经费不足及健康促进工作仍需加强等挑战。  相似文献   
35.
36.
黄心洁  林冬群  王侃  郑远  林宇 《安徽医药》2017,21(7):1279-1280
目的 探讨伤寒沙门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收住入院并实施外科干预的1例伤寒沙门菌属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方式及术后治疗方案进行分析.结果 病人痊愈出院.结论 感染性腹主动脉瘤是一种少见且危险的主动脉疾病,治疗棘手,病死率高,充分的术前评估及选择适合病人的手术方案,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基础.根据手术方式选择不同的抗生素疗程,预防感染复发,为今后诊治伤寒沙门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7.
【摘要】目的 探讨单唾液酸四已糖神节经苷酯(GM-1)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儿童重型病毒性脑炎(SVE)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3例患儿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25例,治疗A组24 例和治疗B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大剂量IVIG治疗,治疗B组在治疗A组基础上加用GM-1治疗。比较3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脑电图恢复正常时间、治疗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结果 治疗A组、B组意识转清、惊厥控制、热退、头痛呕吐消失、肢体活动恢复、脑电图恢复正常时间及NSE、IL-6水平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A组、B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B组肢体活动恢复、脑电图恢复正常时间及NSE、IL-6水平明显低于治疗A组(P<0.05),治疗B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明显高于治疗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意识转清、惊厥控制、热退、头痛呕吐消失时间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GM-1联合大剂量IVIG治疗小儿SVE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8.
1999年 3月 ,河南省某中学发生肺结核暴发流行 ,该事件由新闻媒体报道后 ,产生了较广泛的社会影响。首例发病者追溯到 1997年 12月 ,全校共查出肺结核 2 4例 ,其中涂阳肺结核 2例 ,肺结核患病率1410 / 10万。疫情经省市专业技术人员采取措施后得到控制。本次暴发流行显示 :发现传染源的当地某医院未上报疫情并转诊结防机构 ,学校师生缺乏防痨知识是造成暴发的重要因素。因此 ,必须加大卫生监督力度 ,依法进行传染病管理和结核病归口管理。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 总结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的现状,提出针对性改进对策,进一步完善制度,优化系统流程,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为完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统计医院2016—2020年上报的190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基本信息,分析发生率最高的科室、人群、伤害类型、机械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