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4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00篇
内科学   46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58篇
预防医学   72篇
药学   148篇
中国医学   105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大疱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4例确诊的难治性大疱性皮肤病(8例寻常型天疱疮、3例大疱性类天疱疮、2例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1例红斑型天疱疮)患者,按体表面积375 mg/m2静脉滴注利妥昔单抗,每周1次,共4次(第1、8、15、22天).治疗前均做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免疫球蛋白,血清疱病特异抗体及外周血流式细胞仪CD3、CD19、CD20细胞计数等检查,并在治疗中以及治疗结束后定期复查.结果:14例患者中11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完全缓解的11例患者中,2例已完全停药;其余患者糖皮质激素逐渐减量中.3例部分缓解患者,皆已停用所有药物,皮损仅在外力碰撞后出现.出现2例复发病例;还有1例在治疗后3个月因肺部感染死亡.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大疱性皮肤病有明确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32.
目的分析肺动脉高压时肺动脉平滑肌Ryanodine受体(ryanodine receptor,RyR)的结合功能改变及基因序列的变化。方法梯度离心法提取肺动脉平滑肌肌浆网膜蛋白组分,放射配基结合方法测定平衡解离常数(Kd)、最大结合容量(Bmax)的变化;体外提取肺动脉平滑肌细胞总RNA,反转录合成RyR2cDNA,以cDNA为模板使用特异性引物对目的片段进行PCR扩增,切胶回收后Sanger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定序列。结果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所致肺动脉高压组RyR最大结合容量(Bmax)为(197±21.4)nmol.g-1protein,较对照组(168±13.7)nmol·g-1protein明显增加(P<0.01);平衡解离常数(Kd)为(0.276±0.026)nmol·L-1与对照组(0.282±0.031)nmol·L-1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野百合组RyR2C-末端基因序列与对照组无差异。结论MCT所致肺动脉高压大鼠RyR最大结合容量(Bmax)增加,提示受体的数量发生了上调;Kd无明显变化,说明与受体的亲和力无改变。MCT所致肺动脉高压大鼠2型RyR(RyR2)C-末端基因序列无变化。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麦芪口服液的最佳水提工艺.方法:选用L9(34)进行正交设计试验,对麦芪口服液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以黄芪甲苷量、总多糖含量、总固体量为指标,考察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加水倍数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水量为12倍药材量,煎煮3次,每次60min.结论:优选出麦芪口服液水提工艺,该工艺稳定可行,有效成分含量高.  相似文献   
34.
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趋势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桔红  王佩芬  张凌玲 《中国热带医学》2007,7(10):1913-1914,1916
目的了解我院近年来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状况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和控制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将2002年1月~2006年12月住院和门诊病人送检的各类标本进行分离培养,采用VITEK—AMS60全自动微生物仪进行菌株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铜绿假单胞菌2002年~2006年分离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由2002年的1018%上升到2006年的19.6%,而对抗生素的敏感率却在不断下降,其中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由2003年的60.0%下降到2006年的27.0%。2006年分离株只对特治星保持中度敏感(65.0%)。对其它13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在66.0%~100.0%之间,且出现了许多全耐药株。分离株主要来自神经脑外科,外科ICU和呼吸内科病人,多见于脑部和肺部疾病患者。以老年、危重和意外伤抢救患者为主要易感人群。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90.3%。住院时间长,侵入性技术的应用,交叉感染,大量抗生素的应用和细菌多重耐药是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缩短住院日,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重点科室,重点部位,重点人群的监测和预防交叉感染的管理是预防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掌握我院患者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有力证据。方法:对我院2001年~2005年分离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1年~2005年我院引起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全年分离细菌总数的59.46%~69.75%;革兰阳性球菌占30.25%~40.54%。居革兰阴性杆菌前3位的细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埃希氏大肠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革兰阳性球菌中以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金葡菌为主要致病菌。2004年~2005年我院分离的真菌菌株数分别占全年病原菌总分离数的15.13%~18.78%,真菌主要为念珠菌,以白色念珠菌为多,占真菌总数的63%左右。结论:临床科室在住院患者开始抗菌治疗以前,应规范收集相应标本,立即送细菌培养,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并结合患者临床表现特点及病理、生理特点来综合分析,选择针对性强、抗菌作用优越的抗菌药物,以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6.
王羽  王佩  肖影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4):487-48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放射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治疗;治疗组38例,加用自拟滋阴润肺汤治疗。治疗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放射性肺炎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37.
口咽干燥症是头颈部肿瘤放疗后常见的合并症之一。近年来,笔者运用加味益胃汤治疗46例,疗效较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8.
黄芪注射液致不良反应7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赖瑛  王佩 《医药导报》2006,25(2):168-169
目的了解黄芪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数据库检索1994年1月~2004年12月国内医药文献,对有相关资料进行分类统计。结果黄芪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共71例,临床表现包括变态反应、过敏性休克、溶血性贫血、肝损害、肾损害、药物热等,累及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皮肤及其附件等,过敏性休克占较大比例。结论黄芪注射液可致多种不良反应,临床使用时应注意观察,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应及时救治。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观察天胡荽提取物对小鼠移植性肿瘤 Hep、S1 80 、U1 4的抑制作用及其对正常小鼠机体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天胡荽提取物不同剂量连续灌胃给药 10天分别测定其对 Hep、S1 80 及 U1 4的抑制率及正常小鼠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起始给药量在 10 g/kg时即对 Hep有明显的抑瘤作用 ;给药量在 3 .0 g/kg其对 Hep、S1 80 、U1 4的抑制率最高 ,分别为 4 7.0 %、5 9.0 %、5 5 .1% ;给药量在 1.5 g/kg及 3 .0 g/kg能明显提高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免疫器官的重量及血清溶血素值且均有统计学意义 ( P<0 .0 5 )。结论 天胡荽提取物有较广泛的抗肿瘤及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 nimodipin,NIM)对戊四氮( pentylenetetrazol,PTZ) 点燃癫痫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细胞内游离 Ca2+浓度([Ca2+]I)、ca2+/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α(calcium / 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Ⅱa,CaMKⅡα 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PTZ 组和 NIM + PTZ组,采用 PTZ 慢性点燃癫痫模型,应用 Mor-ris 水迷宫观察各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海马细胞内[Ca2+]I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测定 CaMKⅡα蛋白的表达.结果 PTZ 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受损,其海马细胞内[Ca2+]I明显升高(P<0.05),CaMKⅡα蛋白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减少(P<0.05);与 PTZ 组比较,NIM + PTZ 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好转,其海马细胞内[Ca2+]I;下降(P<0.05),CaMKⅡα蛋白水平升高(P<0.05).结论 PTZ 点燃癫痫大鼠海马存在钙超载及CaMKⅡα的表达异常,由此引起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受损;NIM 可以降低细胞内[Ca2+]I;,提高 CaMKⅡα的表达,改善癫痫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