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7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9篇 |
临床医学 | 30篇 |
内科学 | 126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9篇 |
外科学 | 4篇 |
综合类 | 27篇 |
预防医学 | 4篇 |
药学 | 7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4篇 |
2018年 | 1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8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41.
汉族冠心病人 GPⅢa Pl^A多态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Ⅲa Pl^A不同基因型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探讨Pl^A多态性与汉族人冠心病的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运用多聚酶链反应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178例冠心病人及13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Ⅲa Pl^A进行多态性分析,结合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探讨两者的关系。结果: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Ⅲa Pl^A等位基因型在冠心病组均表现为Pl^A1/A1纯合型;正常对照组Pl^A的基因型亦表现为Pl^A1/A1型。结论:本组汉族冠心病人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Ⅲa Pl^A基因型以纯合型Pl^A1/A1型为主;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Ⅲa Pl^A等位基因型Pl^A2/A2可能不是我国汉族人冠心病的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42.
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与支架内再狭窄相关的临床、冠脉病变特征和技术操作因素。 方法 :采用定量冠脉造影分析系统 (QCA)分析和测量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和北大医院心内科 10 7例经 PTCA联合支架干预后病人的临床及冠脉造影资料 ,再狭窄 6 3例 ,无再狭窄 4 4例 ,2 11处病变 ,置入支架 182枚 ,平均随访时间 (2 4 8± 2 3) d。随访时直径狭窄百分数≥ 5 0 %为支架内再狭窄 ,再狭窄是二项分类变量。运用 L ogistic回归分析再狭窄的相关因素。结果 :多因素分析表明 ,糖尿病 (OR值 1.82 ,95 % CI:1.6 0~ 2 .5 8)、长病变 (OR值 1.4 4 ,95 % CI:1.17~ 1.87)、术后最小管腔直径 (ML D) (OR值 0 .16 ,95 % CI:0 .0 3~ 0 .80 )和多个支架 (OR值 2 .34,95 % CI:1.2 0~ 5 .4 4 )是再狭窄的相关因素 (P <0 .0 5 )。糖尿病、长病变和多个支架是再狭窄的危险因子 (P <0 .0 5 ) ,而术后 ML D与再狭窄呈相反的关系 (P <0 .0 5 )。 结论:糖尿病、长病变和多个支架是再狭窄独立的危险因素 ,增加再狭窄的发生 ,而术后ML D减少再狭窄的发生。成功地置入单个支架 ,造影效果满意的病人再狭窄率低。 相似文献
43.
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急性右室心肌梗死(RVI)的临床特征、再灌注治疗结果及近期预后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方法:将46例RVI患者按有无右心衰竭及心原性休克进行危险分层:A组为无右心衰竭组(32例),接受溶栓处理与直接经皮介入治疗(PCI);B组为右心衰竭或同时合并心原性休克组(14例),均接受直接经皮介入治疗;运用多因素回归模型对不良心血管事件及住院死亡率与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的关系作回归分析.结果:46例RVI病人中42例作了冠脉造影检查,造影显示梗死相关血管(IRA)为右冠者35例,IRA为回旋支者9例,IRA为前降支者2例;单支病变者15例,双支病变者21例,三支/=多支病变者10例;住院期间有11例发生心绞痛,其中行直接PCI组9例,均为较重的三支病变患者;住院期间溶栓治疗组与直接PCI组分别各有1例在住院期间发生再梗,均行紧急PCI干预;住院期间死亡3例,其中溶栓组1例,直接PCI组2例;B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高于A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右心衰竭合并心原性休克、女性、年龄、多支病变均为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及死亡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RVI不良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率较高,心脏功能、年龄、性别及血管病变严重性对其具有重要影响;直接PCI疗效在降低RVI特别是合并右心衰竭或心原性休克患者的住院死亡率方面优于溶栓疗法.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PDA)的疗效、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治疗 1 2例经临床、心电图、X线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的PDA患者 ,年龄 2~ 1 7( 6 .2± 3)岁 ,体重 8~ 6 2 .5( 2 3.1± 2 .3)kg。其中2例经外科行“动脉导管结扎术”后再通患者。采用美国AGA公司生产的Amplatzer自膨性蘑菇状封堵器 ,选择封堵器的型号较PDA最窄径大 2mm ,用 6F传送鞘经静脉置入 ,术后即刻行胸主动脉造影。手术前、后均行血液动力学监测 ,术后 2 4h、3个月、6个月、1 2个月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X线检查。结果PDA最窄径 1 .8~ 6 .3( 3.7± 1 .4 )mm ,手术成功率 1 0 0 % ,术后即刻听诊杂音消失者 1 1例 ,轻度收缩期杂音者 1例。 1 5min后胸主动脉造影显示 1 1例完全闭塞( 91 .6 % ) ,仅 1例有极少量残余分流 ,术后 72h彩色多普勒超声复查分流消失。全组患者无任何导管及临床并发症发生 ,随访 3~ 1 2 ( 7.3± 2 .7)个月 ,所有患者无PDA再通及封堵器移位。结论Amplatzer封堵器操作简便 ,安全有效 ,成功率高 ,适用于各种类型PDA ,患者也容易接受 ,是目前介入治疗PDA最理想的方法。在临床上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5.
血管内超声显像在冠心病支架植入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在冠心病支架植入中的作用。方法50例患者的52处病变在支架植入前后分别用血管内超声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并根据血管内超声标准决定支架的直径以及植入的终点,分析CAG和IVUS对支架植入终点判断的差异和最终获得的管腔面积大小的差别以及支架后管腔面积增大的机制。结果IVUS比CAG判断的平均支架直径大[(3.48±0.29)mmvs(3.36±0.33)mm,P=0.011],支架囊的最终峰值压力明显增大[(17.7±2.9)atmvs(12.8±2.4)atm,P<0.001],QCA测得的支架面积狭窄百分比减小(13.2%±6.6%vs16.6%±9.1%,P=0.044);首次高压扩张后支架满意率CAG达96.2%,而IVUS只有37.7%。IVUS指导后最终的球囊压力更高[(16.13±1.87)atmvs(12.62±2.61)atm,P<0.001],获得的管腔直径更大[(3.64±0.53)mmvs(3.31±0.57)mm,P<0.001],管腔面积也更大[(9.90±2.05)mm2vs(8.84±1.67)mm2,P<0.001],面积狭窄百分比更小(49.15%±9.03%vs54.24%±10.05%,P<0.001];所有患者支架的近段和远段CAG均未发现明显的狭窄。而IVUS却发现支架近段血管有39例(75.0%),远段血管有23(44.2%)例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支架植入后非脂质斑块较脂质斑块获得的管腔面积更大[(4.50±1.67)mm2vs(3.68±0.97)mm2,P<0.001],其中脂质斑块血管面积增大较非脂质斑块小1.30mm2,斑块压缩程度却增加0.48mm2。结论IVUS较CAG能更好地判断病变的性质,指导支架更好地选择,可获得更大的管腔面积,更小的面积狭窄百分比。 相似文献
46.
急性心肌梗死(AMI)经过积极地再灌注疗法,如冠脉内球囊扩张、支架置入和药物溶栓治疗,死亡率明显下降到5%。但常伴发恶性心律失常,如室速、室颤或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如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当合并右室梗死或梗死面积较大时还会出现顽固性的低血压,上述情况若不及时处理,在围手术期会出现一系列的器官灌注不足的表现,如尿少、神志障碍等。若神经症状伴随着上述因素迅速出现,临床上容易识别,但在病情已经稳定之后,再发神经系统的表现时,临床上往往不易与器质性脑部结构异常如脑梗塞和脑出血鉴别。我们分析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迟发脑损害的临床… 相似文献
47.
急性心肌梗塞急诊PTCA后ST段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95 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30 分钟体表心电图ST 段改变进行分析,探讨此时ST 段改变与PTCA 效果、心肌损害程度及心功能预后的关系。方法 根据ST 段改变分三组。组Ⅰ:ST 段明显下降(≥50% )组55 例,组Ⅱ:ST 段下降(< 50% )组32 例,组Ⅲ:ST 段无变化或抬高者组8 例。测定术后肌酸激酶(CK)的变化,同时测定术前及术后心功能。结果 组Ⅰ与组Ⅱ为PTCA 成功者,术后组ⅡCK 明显高于组Ⅰ。术后4~6 周组Ⅱ射血分数(EF% )明显低于组Ⅰ。结论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PTCA 术后30 分钟体表心电图ST 段的改变能间接反映PT-CA 疗效。较准确早期了解心肌细胞灌注情况并判定预后 相似文献
48.
49.
患者,女性,59岁。发现先天性房间隔缺损30余年。以胸闷、气短伴下肢浮肿1周入院。患者于20多岁检查发现有房间隔缺损(ASD),当时及后生育3个子女均无不适,近3年来常感活动后胸闷、气短、乏力.近1周症状加重伴双下肢浮肿、纳差。体检:血压140/80mmHg,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无干湿 音,心界扩大,房颤心律,心串86次/min,胸骨左缘2~3肋间闻及IISM,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其余备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肝不大,双下肢轻度浮肿。胸片示心脏向左扩大,肺动脉段突出,肺门模糊心脏彩超:I… 相似文献
50.
目的 应用冠脉内超声联机三维成像, 探讨冠心病经皮冠脉成形术(PTCA)和冠脉内支架置入治疗的机理。方法 对22例冠心病经皮冠脉成形术和冠脉内支架置入治疗患者进行了冠脉内超声联机三维成像, 在二维和三维图像显示模式, 选择远端参考血管段、病变血管段和近段参考血管段的图像,分别测量血管直径、血管面积、血管最小腔径、最小腔面积和斑块面积。对近端参考段与病变段血管治疗前后所测得参数、以及病变段血管治疗前后所测得参数进行相关分析和配对t检验。结果 治疗前靶血管近端参考段的血管直径为: (4.48±0.47)m m , 病变段的血管直径为: (4.60±0.42)m m 。近端参考段的血管面积为: (17.39±3.91)m m 2, 病变段的血管面积为: (16.70±3.67)m m 2 。近端参考段和病变段的血管直径和血管面积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但无显著差异。支架置入后, 联机三维显示病变段与近端参考段在血管直径和血管面积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 0.05), 而最小腔径和腔面积与术前比较, 均有明显增大[(2.04±0.31)m m vs (3.04±0.25)m m , (3.84±0.79)m m 2 vs(8.22±1.46)m m 2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