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7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9篇 |
临床医学 | 30篇 |
内科学 | 126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9篇 |
外科学 | 4篇 |
综合类 | 27篇 |
预防医学 | 4篇 |
药学 | 7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4篇 |
2018年 | 1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8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陈欣 田锐 汪国忠 史冬梅 王志坚 迟云鹏 戴文龙 王春梅 卢春山 陈练 刘宏斌 刘长福 李惟铭 倪祝华 李强 张俊杰 林松 袁龙 刘莉 王丽霞 宋坤鹏 齐大屯 张芙荣 邱原刚 尚云鹏 朱岩 卢耀军 吕树铮 周玉杰 陈韵岱 颜红兵 王乐丰 陈绍良 李占全 高传玉 朱建华 赵全明 朱小玲 郭成军 李丽 赵瑞平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3,(3):137-141
目的比较BuMA生物降解药物涂层冠状动脉支架系统与Endeavor冠状动脉支架系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平行对照、多中心、非劣效性检验研究,国内9个中心参与研究,2008年2月至2008年8月同期入选224例无症状心肌缺血、稳定型或不稳定型心绞痛及心肌梗死超过1周,需要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患者,其中BuMA支架组(试验组)113例,Endeavor支架组(对照组)111例。研究的主要终点为支架置入后(270±30)d使用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测定的晚期管腔丢失。次要终点为支架置入后30 d、90 d、180 d、270 d、360 d和540 d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支架血栓事件,并继续随访到术后720 d。结果支架置入后(270±30)d的晚期管腔丢失,BuMA组和Endeavor组分别为0.24 mm和0.50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支架置入后540 d的MACE发生率,BuMA组为6.19%,Endeavor组为8.11%(χ2=0.3097,P=0.5788)。继续随访到术后720 d,MACE发生率,BuMA组仍为6.19%,Endeavor组为9.91%(χ2=1.0533,P=0.3048)。结论 BuMA生物降解药物涂层冠状动脉支架与Endeavor冠状动脉支架相比,能够显著减少晚期管腔丢失,提示BuMA支架在降低支架再狭窄方面可能优于Endeavor支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2.
目的:分析在左主干介入治疗中预先置入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对比保守策略的效果与安全性差异。方法:纳入2013年1月-2018年9月在北京朝阳医院行左主干介入治疗患者共237例。其中预先置入患者127例(预先置入组),未置入IABP110例(保守策略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术后1年病死率、再次血运重建、再发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经倾向性匹配评分后,①预先置入组术后1个月内的MACE显著低于保守策略组(9.6%∶21.7%,P=0.033)。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表明双支架术式是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OR 3.026,95%CI:1.173~7.808,P=0.022);预先置入IABP是MACE的独立保护因素(OR 0.359,95%CI:0.143~0.900,P=0.029)。②两组患者1年MAC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两组患者1年病死率的Kaplan-Meier曲线未见显著差异(log-rank P=0.665)。结论:在左主干病变的介入治疗中,预先置入IABP可减少术后1个月内的MACE的发生率,但不能降低远期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3.
应用小C臂X光机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11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总结小C臂X光机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中的应用价值。一、资料和方法1 一般资料 :110例患者中 ,男 97例 ,女 13例 ,平均年龄(5 5 3± 8 9)岁 ,患者均有心肌缺血的临床症状或客观证据。单支病变 6 8例 ,二支病变 36例 ,三支病变 6例。需扩张病变 148处 :A型病变 39处 ,B型 86处 ,C型 2 3处。2 方法 :在意大利产ArcoSi型小C臂X光机下完成。PTCA按Gruntzig方法进行。术前 3d口服噻氯匹定 (2 5 0mg,2次 /d) ,阿司匹林 (0 3,1次 /d) ,术中经动脉鞘管注入肝素 1万U。球囊直径通常与参照血管直… 相似文献
134.
患者男,75岁,因阵发性头晕、胸痛10年,加重10d,于2003年3月24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1年,心绞痛2年,2型糖尿病史4年.入院查体:BP 230/100mmHg,T36.9℃,心率80次/min,呼吸18次/min.实验室检查:总胆固醇4.24mmol/L;甘油三酯1.66mmol/L,高密度脂蛋白1.01mmol/L,低密度脂蛋白2.59mmol/L,血糖11.0mmol/L.ECG示Ⅱ、Ⅲ、aVF有异常Q波,伴T波低平;心肌酶、肌钙蛋白正常,EF=63%.彩色超声示右颈内动脉60%狭窄.血管造影示冠脉造影左主干(-),左前降支(-),D1中段、OM3开口、OM4开口有30%~60%狭窄,右颈动脉中段50%狭窄,后降支开口60%狭窄;TⅠ M Ⅰ血流分级:3级;右肾动脉开口局限性狭窄99%.右颈内动脉分叉近段局限性狭窄95%. 相似文献
135.
短期辛伐他汀治疗对非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在非缺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及其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53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非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n=26)和常规治疗组(n=27),常规治疗组接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及地高辛等常规药物治疗,辛伐他汀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辛伐他汀20mg/d.两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治疗6周后辛伐他汀组hs-CRP、TNF岷虸L-6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常规治疗组无明显变化.治疗后两组心功能NYHA分级、LVEDD、LVESD及LVEF值变化无显著意义,但辛伐他汀组心功能NYHA分级和IVEF值呈改善趋势.结论 短期辛伐他汀治疗可以抑制非缺血性心力衰竭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6.
目的 探讨桡动脉(RA)、乳内动脉(IMA)、大隐静脉(GSV) 中RhoA/Rho 激酶(ROK)mRNA表达的差异,以及心血管危险因素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14例CABG术中废弃的配对RA、IMA、GSV各5~10 mm,用RT-PCR检测RhoA/ROK mRNA的水平。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心血管危险因素对3种桥血管中RhoA/ROK表达的影响。结果 ①RT-PCR:IMA与GSV比较,RhoA和ROK mRNA表达的水平无显著差异;但RA中RhoA 和ROK mRNA表达的水平显著高于IMA(P<0.01,P<0.05)。②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GSV中RhoA和ROK mRNA表达的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呈显著正相关(r=0.642、r=0.692,P<0.05)。3种血管中RhoA、ROK mRNA的表达与年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C反应蛋白、胰岛素、胰岛素抵抗及体质量指数均无显著相关。结论 ①RA、IMA、GSV管壁中RhoA/ROK mRNA的表达有差异,RA中Rho/ROK mRNA的表达明显强于IMA。②糖化血红蛋白可影响GSV 中RhoA/ROK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7.
王乐丰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88,(2)
作者报告应用球囊瓣膜成形术治疗9例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的经验。使用球囊直径8~25mm,长3或5cm的聚乙烯9F球囊导管。术时从小到大使用不同球囊直径的导管,经股动脉送入,使不透X线的球囊标志位于钙化的主动脉瓣两侧,然后充盈扩张。术前术后测压力、心排血量以判定效果。大多数病人进行3次以上扩张,每次持续5~8秒。作者见到,该组病例最大主动脉瓣压术前为68±8mmHg,术后降至35±5mmHg,平均主动脉瓣压差自57±7mmHg降至30±5mmHg,心排血量自3.4±0.2L/分增至4.1±0.3L/分,主动脉瓣口面积自0.42±0.04cm~2增至0.81±0.06cm~2。多数病例术后血流动力学改善可同主动脉瓣人工瓣膜置换 相似文献
138.
139.
目的 比较并证实常规再灌注和不同循环时间缺血后适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具有不同的抗细胞凋亡作用。方法 75例AMI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随机分为常规PCI组(26例)、30秒PCI后适应组(25例)和60秒PCI后适应组(24例)。常规PCI组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再灌注开始3分钟内不施加任何干预;30秒PCI和60秒PCI后适应组PTCA球囊扩张使IRA再灌注开通后,1分钟时在罪犯病变的近端用PTCA球囊低压充盈阻塞IRA30或60秒后,再开放灌注30或60秒,然后重复上述的阻塞一开放3次循环操作。应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入组前、24小时、72小时和7天血清sFas和sFasL水平。结果①AMl患者未介入干预前血清sFas和sFasL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血清sFas水平术后24小时三组较介入前均下降(P〈0.05),术后第2—3天常规PCI与30秒PCI后适应组再度上升至第7天,60秒PCI后适应组仍保持24小时的低水平且持续下降至第7天(P〈0.05);③60秒PCI后适应组血清sFasL水平术后第7天较常规PCI组下降(P〈0.05)。结论 60秒PCI后适应再灌注治疗方法能明显降低AMI患者缺血/再灌注损伤引发的细胞凋亡水平,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0.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溶栓治疗可缩小心肌梗塞面积,维护左室功能,降低死亡率。因此溶栓治疗成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标准疗法。而rt-PA具有更高的再通率,受到了很大的重视。本文总结了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rt-PA溶栓治疗的观察结果。资料与方法病例选择 38例AMI患者,均符合WHO的AMI诊断标准及溶栓条件。其中男29例,女9例,年龄36~77岁(平均年龄5769岁)。急性前壁心梗18例(包括前壁,前间壁,和侧壁心梗),急性下壁心梗20例(包括下壁,下后壁和下侧比心梗)。资料来源于北京朝阳医院。治疗方法:38例患者均于发病后12小时内接受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