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44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73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及手术适应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优点是在心脏手术中不阻断心肌的供血,减轻心肌的冷缺血和再灌注引起的心肌损伤,但术中易出现气栓和术野不清,影响精确操作。1996年3月至2000年5月,109位患者在我院施行心脏不停跳心脏畸形矫治手术,手术疗效满意。1资料和方法 资料109例患者中,男47例,女62例,年龄0.1~56.0岁,平均16.5岁,体重3.8~90.0(35±21)kg,心胸比率为0. 44~0. 73(0. 52±0.12),病种、合并畸形见附表。 手术方法68例经胸骨正中切口、17例经胸骨下段小切口、2…  相似文献   
122.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22q11微缺失检测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5个短串联重复(short tandem repeat,STR)标记用于检测22q11微缺失的可行性,了解中国汉族未经挑选的先天性心脏畸形患者中22q11微缺失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位于22q11缺失区域的5个STR标记,对163例中国汉族先天性心脏畸形(congenital heart defect,CHD)息者及双亲进行单倍型分析,对检出的阳性病例及部分阴性病例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验证。结果5个标记均具有较好的信息量,22D_4_1和22D_4_2杂合率分别为0.65和0.52,22D_4_3、22D_4_4和D22S873杂合率均在0.7以上,可用于汉族人群多态性分析;163例先天性心脏畸形患者用STR标记检出12例22q11微缺失,其中9例得到FISH检测证实,2例微小缺失和1例远端缺失FISH检测为阴性;CHD患者22q11微缺失检出率为7.36%,室间隔缺损微缺失检出率为8.18%(9/110),法乐氏四联征检出率为14.3%(3/21),其它类型的CHD未检出缺失。结论5个STR标记可用于汉族人群22q11微缺失的检测,且有快速、成本低的优点;中国汉族CHD患者中存在一定比率的22q11微缺失,尤其是室间隔缺损和法乐氏四联征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探讨生脉注射液在体外循环心肌保护中的作用.方法 将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生脉注射液处理,其余处理方法两组相同.两组均分别于术前、术中及术后的6个时间点抽取血液,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 手术前3d两组患者血清SOD活力、MDA水平、cTnI和CK-MB均无明显差异,手术开始前实验组血清SOD活力高于对照组,而术后24h时实验组血清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血清CK-MB水平在主动脉开放后、体外循环运转结束和手术结束时这3个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在手术结束时,实验组血清cTnI水平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生脉注射液可以增强血清中SOD活力及减少脂质过氧化反应,抑制体外循环过程中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24.
胸腔镜辅助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附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胸腔镜辅助下胸壁小切口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video-assisted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VACAB)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自2001年11月~2003年7月,12例冠心病病人,男8例,女4例,均在胸腔镜-电视系统监测下沿左或右乳内动脉外侧切开壁层胸膜,游离乳内动脉,上方越过第1肋,下至第6肋,肋间分支用电烙或钛夹止血,游离足够长度的乳内动脉,离断乳内动脉远端前使用小剂量肝素(1mg/kg),保持部分激活凝血酶原时间(ACT)在250s以上。经第4肋间的小切口直观下切开心包,显露左前降支或右冠状动脉,进行胸壁小切口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DCAB)。结果 行左乳内动脉至左前降支搭桥8例,其中6例两支冠状动脉病变者术前行PTCA(Hybrid技术)治疗右冠状动脉病变。行右乳内动脉至右冠状动脉搭桥4例。游离乳内动脉的时间平均为60min(40~110min),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气管插管时间均少于5h。无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及手术死亡。均于术后7~10天出院。随访所有患者均无心绞痛症状,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胸腔镜-电视系统监测下游离乳内动脉,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术后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5.
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治疗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报告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治疗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了连续8例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的手术要点、围术期处理以及近中期结果。结果8例均存活。肺动脉收缩压由术前的(101±24)mmHg降至术后的(39±15)mmHg、动脉血氧分压由(59±11)mmHg升至(92±7)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由(0.89±0.06)升至(0.98±0.01),均有显著改善。随访显示患者心功能为纽约心功能协会分级标准(NYHA)Ⅰ级(3例)或NYHAⅡ级(5例),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是治疗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6.
於文达  王东进 《心脏杂志》2010,22(5):777-780
二尖瓣退行性变是造成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一类主要原因。退行性变的病因病理复杂,成形术式多样且没有固定的适应证,目前多数临床研究重点在于病理表现、手术技术及其相关转归,而忽视二尖瓣退行性变的病因分型,特别是Barlow和弹力纤维缺失综合征的鉴别及其对成形术式、临床转归影响的重要性,而这可以指导目前的二尖瓣成形术走向规范、系统。我们对这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探索更高级的二尖瓣退行性变成形术式选择、临床评估的参考体系。  相似文献   
127.
王东进 《上海医药》2012,33(7):21-23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尤其是6个月以内的婴儿最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喘憋,以肺部明显的哮鸣音为特征[1]。毛细支气管炎对哮喘的产生、加重及慢性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毛细支气管炎可刺激免疫细胞增殖,最终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和慢性疾病,并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哮喘。本文就毛  相似文献   
128.
目的:探讨持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对瓣膜置换术后严重心功能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0年2月,共14例患者在瓣膜置换手术后由于严重心功能衰竭接受CBP治疗,其中男4例,女10例;年龄33~67岁,平均(44.79 ± 19.48)岁?均为风湿性瓣膜病患者?8例患者行二尖瓣置换,6例患者行二尖瓣 + 主动脉瓣置换,其中4例同时行冠脉搭桥手术,4例同时行双极房颤射频消融术?14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严重心功能衰竭,当应用常规方法(扩容?纠酸,使用多种正性肌力药物)处理后左房压(LAP) > 15 mmHg?平均动脉压(MAP) < 55 mmHg? 左室射血分数(LVEF) < 40%,进行CBP治疗?记录CBP前后的LAP?MAP?LVEF等数据?结果:1例于术后8 d时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于术后10 d时放弃治疗,其余12例患者顺利康复出院?CBP治疗后24 h尿素氮(BUN)?肌酐(Cr)明显下降,48h后 LAP明显下降,72 h后心脏超声(UCG)显示心脏由过度充盈?收缩乏力逐渐转变为收缩有力,LVEF明显提高?结论:应用CBP降低心脏负荷,减少心脏做功,为治疗瓣膜置换手术后严重心功能衰竭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9.
患者女性,3岁,因"反复活动性呼吸困难3年"于2010年5月8日入院.既往史中有明确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体格检查:右上肢血压90/60 mmHg(1 mmHg=0.133kPa),左上肢血压95/55 mmHg,右下肢血压110/60 mmHg,左下肢血压100/60 mmHg.  相似文献   
130.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1岁,体重50k。因诊断“急性暴发性心肌炎(acute fulminant myocarditis,AFM)心源性休克”于2008年11月2日收住心内科监护病房,予吸氧、大剂量升压药物、甲泼尼龙、维生素C、护心通以及病毒唑等治疗,并置入深静脉导管、安装临时性心脏起搏器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辅助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