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03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3篇
  1篇
中国医学   70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评价FUS-200、IQ-200、AVE-764B、UF-500i四种尿沉渣分析仪对尿液中红细胞(RBC)、白细胞(WBC)的检测性能。方法对FUS-200、IQ-200、AVE-764B、UF-500i四种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中RBC、WBC的批内精密度、携带污染率、线性范围、干扰实验进行评价。选择100例阳性尿样本分别用以上四种尿沉渣分析仪检测RBC、WBC,并将检测结果与人工镜检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FUS-200、IQ-200、AVE-764B、UF-500i四种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中RBC的批内精密度分别为7.0%、5.8%、6.3%、3.2%,携带污染率分别为0、0.04%、0、0.09%;检测WBC的批内精密度分别为9.8%、8.2%、4.9%、5.9%,携带污染率分别为0、0.41%、0、0.12%。当RBC在0~15 000个/μl、WBC在0~10 000个/μl范围内时,四种尿沉渣分析仪的测定值与理论值的线性相关系数R2均>0.99。UF-500i、FUS-200修饰后、IQ-200修饰后、AVE-764B修饰后的RBC及WBC检测结果与人工镜检的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和结晶会干扰四种尿沉渣分析仪对RBC和WBC的检测结果。结论 FUS-200、IQ-200、AVE-764B、UF-500i四种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RBC和WBC的精密度高、线性好、携带污染率低,可用于临床样本的初筛,但不能完全取代人工镜检。  相似文献   
122.
冠心病血瘀证血浆代谢组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采用气相色谱(GC)-质谱(MS)联用技术,寻找冠心病(CHD)血瘀证患者内源性代谢分子标记物.方法 收集CHD血瘀证患者48例、CHD非血瘀证患者52例及健康对照组40例,运用GC-MS联用技术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浆代谢产物,对代谢物定性分析后,分别采用单变量t检验和多变量蒙特卡罗树法(MCTree)对各组代谢物含量进行比较.结果 各组受试者血浆内源性代谢物种类无差别,总计46种.定量单变量t检验结果显示,CHD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32种代谢物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CHD血瘀证组与CHD非血瘀证组比较,胆固醇含量升高,木糖醇含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CTree结果显示,健康对照组与CHD患者血浆代谢物完全分离,对二者分离贡献最大是L-缬氨酸、甘氨酸、丙氨酸、L-丝氨酸,且含量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血瘀证与非血瘀证之间有明显分离趋势,44种物质对分类有显著影响.结论 血浆GS-MS代谢图谱能有效的从健康人中区分出冠心病患者、从冠心病患者中区分出血瘀证患者,这些含量存在差异和对分类有贡献的物质可能是CHD血瘀证诊断和辨证的潜在代谢标记物和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23.
急性脑卒中三级康复方案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急性脑卒中三级康复方案建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急性脑卒中病人7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的病人按三级康复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的病人只接受普通康复治疗。所有病人康复治疗前行FMA、NIHSS和MBI评分,并随访6 个月,随访期间每个月束再次进行上述量表的评定,并记录病人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康复治疗前两组之间各项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随访至6个月末时,治疗组病人的FMA、NIHSS和MB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的三级康复方案可使康复治疗更加规范有效,能有效改善病人的功能预后,并使三级医疗资源相互衔接、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24.
目的 评价白带中白色念珠菌的致病性和指导抗真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对我院2003年1月~2004年12月白带标本中分离的300株白色念珠菌进行蛋白酶测定,同时测定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300株白色念珠菌全部检出蛋白酶,其中蛋白酶活力高、中、低检出率分别为83. 7% (251株)、12. 7% (37株)、4. 0% (12株)。4种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是17. 3%、11. 3%、63.3%和44. 6%。结论 白带中白色念珠菌具有致病性,临床应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25.
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和验证与RARα-V相互作用的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RARα-V相互作用的蛋白,研究RARα-V的作用靶点及其生物学功能.方法 构建诱饵质粒pGBKT7-RARα-V,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从K562细胞cDNA文库中筛选与RARα-V相互作用蛋白的基因序列,并通过酵母回转试验与GST pull-down技术进行验证.结果 成功构建诱饵质粒,且没有毒性、渗漏和自激活现象;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到16个能与RARα-V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经酵母回转试验得到8个阳性克隆;并经GST pull-down技术在体外验证了RARα-V与JTV-1蛋白的相互作用.结论 在细胞内RARα-V与多种蛋白有相互作用,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这些蛋白相互作用所致的生物学功能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26.
脑出血灶周水肿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从临床角度探讨一般因素与灶周水肿的相关性.方法 对80例符合标准的脑出血患者在入院时和发病后24h、72h、7d、14d分别进行神功能评分、头颅CT扫描,测量血肿、水肿体积,设置变量,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结果 血肿大小、发病后持续的时间、出血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高血压均对脑出血后灶周水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肿大小、高血压的程度与灶周水肿呈正相关.灶周水肿在发病后缓慢增加,至72h到峰顶,此后开始缓慢下降.结论 脑出血后灶周水肿与多种因素有关,早期应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无高血压史及血压增高程度、病程长短、血肿大小及部位等因素判断灶周水肿情况,选择防治脑水肿的手段及方法,同时注意脑水肿发生的高峰时间段.  相似文献   
127.
目的总结应用赫美他型补片、网塞修补治疗腹股沟疝60例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使用意大利赫美公司的T2型补片、网塞,对60例各类腹股沟疝患者进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治疗;掌握手术指征、观察手术方法及时间、术后患者恢复、术后伤口疼痛、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与传统疝修补手术相比,手术指征广、方法简便、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更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弥补了传统疝修补术存在的很多缺陷,非常适合在地方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28.
129.
中医脉诊的物质基础是血流能量。本文拟从血流能量观点对中医脉诊进行客观化、微观化的探讨.从血液含氧状况和在肺中碳氧交换、物质代谢转运供应能力,明确古人用呼吸计数脉搏的原因及意义;从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各种参数的变化,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則。  相似文献   
130.
目的:探讨放射损伤小鼠骨髓组织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和基质细胞黏附能力的变化及川芎嗪对其影响。方法:健康昆明小鼠经6.0 Gy^60 Coγ照射后立即喂饲川芎嗪并设对照组和正常组,在放射损伤后第3、7、14和21天检测其骨髓有核细胞(BMMNC)和骨髓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F),骨髓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水平以及骨髓基质细胞黏附能力。结果:川芎嗪能够减轻放射损伤小鼠骨髓有核细胞、骨髓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F)和骨髓基质细胞黏附能力的下降。照射后第3、7天骨髓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并且川芎嗪组ICAM-1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但照射后第14天川芎嗪组ICAM-1表达水平开始下降;而照射组ICAM-1表达水平仍持续增高,照射后第21天川芎嗪组ICAM-1表达水平恢复正常(P〉0.05),而对照组才开始下降,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急性放射损伤早期骨髓黏附分子ICAM—1呈高表达。川芎嗪促进放射损伤小鼠骨髓造血恢复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变黏附分子的表达并进而影响黏附功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