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85篇 |
免费 | 255篇 |
国内免费 | 12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4篇 |
儿科学 | 72篇 |
妇产科学 | 31篇 |
基础医学 | 232篇 |
口腔科学 | 66篇 |
临床医学 | 922篇 |
内科学 | 427篇 |
皮肤病学 | 77篇 |
神经病学 | 88篇 |
特种医学 | 20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90篇 |
综合类 | 1889篇 |
预防医学 | 675篇 |
眼科学 | 64篇 |
药学 | 797篇 |
9篇 | |
中国医学 | 773篇 |
肿瘤学 | 10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2篇 |
2023年 | 120篇 |
2022年 | 101篇 |
2021年 | 160篇 |
2020年 | 141篇 |
2019年 | 109篇 |
2018年 | 110篇 |
2017年 | 62篇 |
2016年 | 76篇 |
2015年 | 108篇 |
2014年 | 251篇 |
2013年 | 252篇 |
2012年 | 288篇 |
2011年 | 312篇 |
2010年 | 303篇 |
2009年 | 332篇 |
2008年 | 305篇 |
2007年 | 325篇 |
2006年 | 294篇 |
2005年 | 262篇 |
2004年 | 263篇 |
2003年 | 288篇 |
2002年 | 227篇 |
2001年 | 212篇 |
2000年 | 196篇 |
1999年 | 186篇 |
1998年 | 124篇 |
1997年 | 151篇 |
1996年 | 149篇 |
1995年 | 118篇 |
1994年 | 115篇 |
1993年 | 104篇 |
1992年 | 78篇 |
1991年 | 60篇 |
1990年 | 50篇 |
1989年 | 49篇 |
1988年 | 52篇 |
1987年 | 36篇 |
1986年 | 30篇 |
1985年 | 33篇 |
1984年 | 23篇 |
1983年 | 25篇 |
1982年 | 23篇 |
1981年 | 20篇 |
1980年 | 19篇 |
1979年 | 8篇 |
1977年 | 9篇 |
1976年 | 15篇 |
1975年 | 11篇 |
1974年 | 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患者,20岁。因排尿困难,夜尿增多半个月于2005年3月2日入院。直肠指诊可触及前列腺增大,边缘不清,中央沟不明显。无明显触痛。实验室检查PSA(-)。B超示前列腺约7 cm×6 cm×4 cm,混合回声,与周围组织界限尚清,考虑前列腺占位性病变。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术中冰冻病理报告肉瘤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82.
83.
分析直肠癌患者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影响因素和预后情况。收集2008年1月—2014年1月行直肠癌保肛术2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后患者出现吻合口漏的时间,分析影响吻合口漏的因素。术后吻合漏情况:在术后5.6 d(2~13 d)确诊43例患者出现吻合口漏。行预防性肠造口术患者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为9.2%(8/87),明显低于未行预防性肠造口术患者23.5%(35/149,χ2=73532,P=0.006)。吻合口漏严重程度:5例A级患者,23例B级患者。15例C级患者,其中3例行单纯的漏口修补术,2例腹腔冲洗引流,3例行漏口修补联合肠造口术,另外7例行肠造口术。发生吻合口漏的影响因素:术前白蛋白(AIb)35 g/L、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5 cm、新辅助放化疗为吻合口漏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性肠造口为吻合口漏的保护因素。术后随访及预后分析: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48个月(15~69个月),发生吻合口漏组患者的生存率为72.1%,明显低于未发生组82.4%(P0.05)。术前AIb35 g/L、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5 cm、新辅助放化疗为吻合口漏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性肠造口为吻合口漏的保护因素,吻合口漏降低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84.
目的分析肛周脓肿患者应用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以及单纯切开引流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中随机抽取78例,观察组(n=39)患者应用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参考组(n=39)患者应用单纯切开引流术,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参考组患者病情总好转率为84.62%,治疗无效患者共计6例,病情好转患者共计33例,观察组患者病情总好转率为97.44%,治疗无效患者共计1例,病情好转患者共计38例,观察组患者病情总好转率明显较参考组患者高,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切开引流术相比,肛周脓肿患者应用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更佳。 相似文献
85.
目的消化内科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综合性护理干预分析。方法以我院消化内科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4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为例,其中20例患者(甲组)实施常规护理,另外20例(乙组)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乙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甲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消化内科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应加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护理效果,优化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促使良好护患关系建立。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食管异物引起的罕见并发症。方法对就诊于我科因食管异物致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的1例患者进行报道,并复习相关文献资料。结果食管异物可引起多种常见并发症,但甲状腺损伤极为罕见。结论在食管异物诊疗过程中应提高警惕,及早识别食管异物致甲状腺损伤这种罕见并发症,以便正确处置。 相似文献
87.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Beclin-1、可溶性基质溶素-2(sST2)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108例CH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纽约心功能分级标准将其分为心功能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另外选取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Cys C、Beclin-1、sST2,心室重构指标水平,并对其水平进行比较,并分析CHF患者血清Cys C、Beclin-1、sST2与左室重构的相关性。结果:四组患者血清Cys C、Beclin-1、sST2以及LVEDD、LVMI水平显示Ⅳ级组>Ⅲ级组>Ⅱ级组>对照组,四组血清LVEF水平显示:对照组>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ys C、Beclin-1、sST2水平与LVMI水平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CHF患者血清Cys C、Beclin-1、sST2水平明显升高,随着心功能分级数递增,呈现一致的高表达,并且均... 相似文献
88.
目的:通过对颜面部烧伤患者的综合心理干预,探讨颜面部烧伤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生活能力的影响,评估综合心理干预在颜面部烧伤患者临床疗效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将95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实施常规医学护理的同时给予各类综合心理干预措施。干预前后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和Bart hel指数记分法对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综合心理干预后,实验组SDS评分、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评分等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颜面部烧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综合心理干预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健康状况、生活自理能力。对颜面烧伤患者实施综合心理干预,在其整个治疗中非常必要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9.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