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96篇 |
免费 | 151篇 |
国内免费 | 8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7篇 |
儿科学 | 19篇 |
妇产科学 | 21篇 |
基础医学 | 150篇 |
口腔科学 | 50篇 |
临床医学 | 445篇 |
内科学 | 259篇 |
皮肤病学 | 39篇 |
神经病学 | 60篇 |
特种医学 | 16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30篇 |
综合类 | 889篇 |
预防医学 | 303篇 |
眼科学 | 48篇 |
药学 | 400篇 |
5篇 | |
中国医学 | 451篇 |
肿瘤学 | 6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86篇 |
2022年 | 71篇 |
2021年 | 109篇 |
2020年 | 74篇 |
2019年 | 72篇 |
2018年 | 67篇 |
2017年 | 50篇 |
2016年 | 47篇 |
2015年 | 67篇 |
2014年 | 122篇 |
2013年 | 134篇 |
2012年 | 183篇 |
2011年 | 163篇 |
2010年 | 204篇 |
2009年 | 174篇 |
2008年 | 160篇 |
2007年 | 155篇 |
2006年 | 129篇 |
2005年 | 122篇 |
2004年 | 171篇 |
2003年 | 157篇 |
2002年 | 110篇 |
2001年 | 115篇 |
2000年 | 109篇 |
1999年 | 86篇 |
1998年 | 47篇 |
1997年 | 58篇 |
1996年 | 59篇 |
1995年 | 45篇 |
1994年 | 36篇 |
1993年 | 29篇 |
1992年 | 31篇 |
1991年 | 31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22篇 |
1984年 | 16篇 |
1983年 | 16篇 |
1982年 | 14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17篇 |
1979年 | 7篇 |
1977年 | 8篇 |
1976年 | 15篇 |
1975年 | 11篇 |
1974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SAL)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组、IRI模型组、SAL预处理+IRI组(每日10 g/kg,溶于生理盐水,浓度为1. 5 g/ml,连续灌胃14 d),于再灌注24 h应用试剂盒检测大鼠缺血脑组织中丙二醛(MDA)、活性氧簇(ROS)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表达水平;应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方法评定脑梗死体积,计算梗死体积百分比;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观察大鼠缺血侧脑组织神经元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IRI模型组MDA、ROS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SOD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0. 01),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增大(P 0. 01),Neu N的表达降低(P 0. 01);与IRI模型组相比,红景天苷预处理+IRI组MDA、ROS的表达明显降低,SOD的表达明显升高(P 0. 05),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明显减小(P 0. 01),Neu N的表达升高(P 0. 05)。结论:红景天苷可通过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氧化应激来减少脑梗死体积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2.
对21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及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发现,急性及亚急性重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sIL-2R均显著增高,与正常对照比较,P<0001。急性、亚急性重型及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CD+4明显降低,CD+8则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均<001。检测证实sIL-2R增高与活化的CD+8具有相关性,表明活化的CD+8细胞主要是细胞毒性T细胞(CTL),其在急性和亚急性重型肝炎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CD+4、CD+8细胞在急性和慢性重型乙肝中表达的不同,提示二者发病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103.
104.
目的:研究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肿爝旁组织和肿瘤组织内Treg细胞的分布情况及其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方法:分离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肿瘤旁组织及肿瘤组织内浸润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结果:食管鳞癌患者肿瘤组织内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肿瘤旁组织及外周血,且与临床分期相关.结论:食管鳞癌的免疫微环境存在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05.
Th17细胞是最近发现的一种不同于Thl和Th2的新型CD4+T细胞亚群,以几-23依赖性分泌IL-17,而极少表达IFN-γ和IL-4为特征.Th17细胞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在机体炎性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和移植排斥等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潜在靶点,国、内外对Th17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的调节、分化、诱导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现就Thl7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的生物学效应及其与临床肿瘤关系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6.
腺苷在一定浓度下对血管形成、免疫逃避、肿瘤生长有很大的影响。腺苷由细胞释放后通过与细胞表面特异性腺苷受体结合对细胞的功能起调节作用。腺苷受体A3(A3 adenosine receptor, A3AR)在腺苷调节细胞活力和生长中起关键作用,并且在很多肿瘤中表达增高,A3AR可能成为肿瘤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07.
应用骨间前血管为蒂.桡、尺骨骨膜骨瓣移位治疗上肢骨不连或骨缺损38例,均获得成功。该术式与以桡、尺动脉为蒂的桡、尺骨骨膜骨瓣移位相比较,有不损伤前臂主要血管干、移位范围大、适应症较广和操作简便易推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联合颊侧浸润或牙周膜注射对下颌第一磨牙急性牙髓炎开髓治疗的镇痛效果。方法40例下颌第一磨牙急性牙髓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予以4%盐酸阿替卡因(含1∶100 000肾上腺素)1.7 mL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另取0.4 mL相同麻醉剂,A组加行颊侧浸润麻醉,B组加行牙周膜注射。阻滞麻醉后等待5 min并完成疼痛评估,然后行颊侧浸润或牙周膜注射,等待5 min并完成疼痛评估。另一名医生行开髓,作开髓疼痛评估。由牙医助理记录各种注射麻醉及开髓疼痛的视觉模拟量值。结果B组有1例因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失败被排除,39例纳入统计分析。2组年龄(t=1.42,P=0.22)、性别(χ2=1.97,P=0.60)、术前疼痛的差异(t=0.93,P=0.71)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在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起效后行颊侧浸润或牙周膜注射均感到无痛或轻度疼痛。2组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2,P=0.71),A组牙周膜注射和B组颊侧浸润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9,P=0.33)。A组麻醉成功率80.0%(16/20),B组麻醉成功率为84.2%(16/19),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45,P=0.33)。结论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联合颊侧浸润或牙周膜注射应用于下颌第一磨牙急性牙髓炎开髓治疗均可取得较高的麻醉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9.
非甲状腺疾病引起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国内外已有报告。有些作者认为:系统性疾病的急危症可以引起血清T_3、T_4下降,rT_3升高。但昏迷病人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尚少见报道。昏迷病人系临床急危症,病死率很高。本文研究昏迷病人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其目的在于根据血清T_3、T_4变化,探讨其对昏 相似文献
110.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高复发性和高致残性疾病,预防复发是治疗过程中的关键。国内外治疗指南中推荐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为预防复发的重要治疗策略之一,并且目前已积累一定的研究数据。由于治疗指南更新的相对滞后,针对长效针剂的实际临床应用尚不能及时在指南中全面体现。基于此,在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精神分裂症协作组的组织下,由15位精神科专家组成了本共识的专家组,在系统总结长效针剂在精神分裂症全程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基础上,针对临床实践者最关注的长效针剂实际临床应用问题,包括适用患者人群、用法用量、临床应用、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特殊人群使用以及使用全程中的医患沟通要点给予了合理阐述,以期帮助医生在实践中规范合理地应用以改善患者的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