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64篇
  免费   425篇
  国内免费   226篇
耳鼻咽喉   42篇
儿科学   70篇
妇产科学   48篇
基础医学   413篇
口腔科学   95篇
临床医学   715篇
内科学   1005篇
皮肤病学   46篇
神经病学   120篇
特种医学   261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406篇
综合类   3007篇
预防医学   838篇
眼科学   52篇
药学   690篇
  30篇
中国医学   1170篇
肿瘤学   203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297篇
  2022年   290篇
  2021年   300篇
  2020年   233篇
  2019年   316篇
  2018年   356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243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561篇
  2013年   449篇
  2012年   563篇
  2011年   572篇
  2010年   451篇
  2009年   461篇
  2008年   445篇
  2007年   438篇
  2006年   404篇
  2005年   360篇
  2004年   291篇
  2003年   262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146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目的 分析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治疗前后白介素10(IL-10)水平与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5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将患者分为轻中度组及重度组,比较两组患者白细胞、IL-10等实验室指标水平,患者出院后随访1年,记录患者疼痛持续时间,分析IL-10等指标水平与患者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的相关性。结果 在随访期间4例患者失联,按脱落处理,最终纳入患者101例,其中轻中度组75例,重度组2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及治疗前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中度组疼痛评分、疼痛持续时间、治疗前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重度组(t=28.408,23.888,2.726,9.381;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指标均较前好转,但轻中度组患者Hs-CRP及IL-10水平仍显著低于重度组患者(t=4.342,5.966;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前、后IL-10水平与患者疼痛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呈显著正相关(r=0.705,0.209,0.739,0.481;均P<0.001);线性回归示,治疗前IL-10及Hs-CRP水平与患者疼痛持续程度显著相关(t=5.240,5.026;均P<0.05)。结论 患者治疗前后IL-10水平与患者疼痛严重程度及疼痛持续时间显著相关,可成为患者预后的可靠预测因子,有助于评估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3.
目的:判断高频超声桡动脉(RA)、尺动脉(UA)及手掌侧支循环的相关性及后两者在临床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采用改良和量化SaO2-Allen试验方法,判断受试者手掌侧支循环建立时间。采用高频超声检测受试者RA受压迫前后,RA、UA、RA掌浅支和拇指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207例受试者的手掌侧支循环建立时间:量化SaO2-Allen试验坐位为7.34(Q2.5~Q97.5:4.35~13.22)s,卧位为7.30(Q2.5~Q97.5:3.63~13.22)s,改良Allen试验坐位为3.02(Q2.5~Q97.5:1.17~11.38)s,卧位为2.77(Q2.5~Q97.5:1.28~11.29)s;高频超声检测:以高频超声检测拇指动脉血流消失为异常标准,对量化SaO2和改良Allen试验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得出曲线下面积(AZ),量化SaO2-Allen试验AZ=0.52~0.53,改良Allen试验AZ=0.53~0.55。结论:与高频超声检测结果比较,量化SaO2和经典Allen试验诊断准确性较低。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军队疗养体检人员胆囊结石病(以下简称胆石病)的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联勤保障部队桂林康复疗养中心接受体检的3 593名特勤、保健及康复疗养员进行回顾性横断面调查,收集其临床资料、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统计其胆石病的患病情况;比较胆石病组与非胆石病组临床及生化指标差异;并通过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胆石病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胆石病总检出率为5.34%,其中女性(5.56%)略高于男性(5.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50岁的人群中,女性胆石病的检出率(3.99%)高于男性(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50岁的人群中,男性胆石病的检出率为8.12%,女性为8.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胆石病的检出率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石病组的高血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体重指数(BMI)、血糖(GLU)、总胆固醇(TC)等均显著高于非胆石病组(P<0.05)。多项Logistic回...  相似文献   
85.
目的:为蒿属蒙药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收集与查阅近几年铁杆蒿、黑沙蒿及柳蒿芽的研究资料,并整理和归纳其化学成分、定量分析及药理研究状况。结果:共查到了20篇论文,其中有效文献为17篇。结论:铁杆蒿、黑沙蒿及柳蒿芽化学成分研究比较全面,并建立了几种含量测定方法,但其药理研究较少,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6.
目的 分析内侧单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患者接受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medial opening wedge high tibial osteotomy, MOWHTO)治疗后的足底压力分布情况,为患者的手术治疗和康复提供生物力学参考。方法 选取31例行单侧MOWHTO治疗后的内侧单间室KOA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以35例同年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使用Pedomedic 40?足底压力测试系统进行动态足底压力的测试。通过比较步行状态下实验组(术侧及未术侧)与对照组不同足底分区的峰值压强(pmax)、压力时间积分(force-time integral, FTI)和接触面积(contact area, CA),评估内侧单间室KOA患者MOWHTO术后的足底压力变化。结果 与未术侧和对照组相比,术侧第1跖骨区(MH1)CA和FTI偏高(P<0.05),第4跖骨区(MH4)CA偏小(P<0.001),第5跖骨区(MH5)pmax和FTI偏小(P<0.05)...  相似文献   
87.
颈性眩晕蒙医称为“头颈部赫依胡应额布庆”,近年来笔者以蒙医放血火罐疗法外治、内服蒙药,适当配合按摩术的综合方法进行施治50例,获得了显著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8.
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对近几年来蒙药草乌和中药草乌炮制现代化研究进展,包括炮制工艺及工艺优化、炮制原理、草乌配伍减毒作用、草乌毒理作用及安全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草乌进一步研究及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40mg/d对冠心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将9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和下肢动脉超声诊断的冠心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40mg组及辛伐他汀20mg组,每组48例,于给药前、给药3个月和9个月后采用高频超声检测下肢动脉,记录下肢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辛伐他汀20mg或40mg治疗3个月和9个月后,40mg组较20mg组作用更为明显(P〈0.01),治疗3个月和9个月后辛伐他汀40mg组的下肢动脉IMT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而辛伐他汀20mg组IMT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辛伐他汀40mg/d对冠心病患者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稳定和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为临床医师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2年我院所有14岁以下住院患儿的病原学检测结果,按照病原菌种类、送检标本种类以及不同感染部位等对病原菌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结果:2011-2012年病原菌总数构成比为革兰阴性(G-)菌62.35%,革兰阳性菌37.65%;临床科室送检率较高的标本分别为痰液、尿液、血液,而细菌检出率较高的标本分别为分泌物、胸腹水、痰液;患者居住地为县级以上及县级以下病例的耐药率分别为61.36%、59.89%,多重耐药率分别为35.08%、34.65%;内科、外科检出率较高的均为G-菌,多重耐药率分别为21.95%、37.50%;不同感染部位、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病原菌分布具有相应的分布特点。结论:我院14岁以下住院患儿病原菌构成比与多数文献报道一致;分析得出的细菌检出率、多重耐药菌的耐药率以及不同感染部位的病原菌特点,可为临床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