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背景:为方便、准确检测外源细胞在体内的存活情况,需在外源细胞转移标记基因。 目的:观察多种细胞因子联合刺激下反转录病毒载体对BALB/C×C57BL F1代小鼠骨髓细胞基因转移效率的影响。 方法:以PA317-GCGPXSN细胞制备病毒上清,NIH3T3细胞测定病毒滴度后,取经过干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3、白细胞介素6预培养刺激后的BALB/C×C57BL F1代小鼠骨髓细胞,实验组实施基因转移,流式细胞仪及PCR方法测定基因转移效率。阴性对照组不做基因转移。阳性对照组为PA317-GCGPXSN细胞株。 结果与结论:①病毒滴度为1.9×108 CFU/L。②对照组BALB/C×C57BL F1代小鼠骨髓细胞测定的荧光强度数值为0.63%,实验组为76.04%,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PCR方法扩增到了NeoR基因的特异性片断,结果证实细胞因子预刺激后实施基因转移,可有效地将外源基因转移进入BALB/C×C57BL F1代小鼠骨髓细胞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63.
 目的 观察以左旋门冬酰胺酶为主的改良VDLP方案治疗难治复发NK/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3例难治复发NK/T细胞淋巴瘤患者,治疗方案均选用改良VDLP方案:长春新碱1.4 mg?m-2?d-1,第1天;左旋门冬酰胺酶6000 U?m-2?d-1,第1天至第7天;多柔比星或表柔比星30 mg?m-2?d-1,第1天至第3天,泼尼松40 mg?m-2?d-1,第1天至第7天。21 d为1个周期,所有患者均接受2~6个周期,中位3.5个周期,病灶局限的患者,化疗后加用侵犯野放疗。结果 13例患者中,总有效率61.5 %(8例),完全缓解46.1 %(6例),部分缓解7.6 %(1例),病情稳定7.6 %(1例),进展38.5 %(5例)。中位随访27(13~51)个月,全组预期3年生存率为63.4 %;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Ⅲ~Ⅳ度粒细胞减少占 30.4 %,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 以左旋门冬酰胺酶为主的VDLP方案治疗复发难治的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疗效好,不良反应小且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在接受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混合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半相合异体骨髓移植(Mixed-HSCT)后,继予供体淋巴细胞输注+白介素2(DLI+IL-2)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3例AML患者在完全缓解期采用TBI+VEMAC预处理方案,实施Mixed-HSCT。造血恢复后给予DLI+IL-2治疗1-8次。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ANC)≧0.5×109/L的中位时间为14(12-17)天,白细胞(WBC)≧4.0×108/L的中位时间为17(16-21)天。血小板(PLT)≧20×108/L的中位时间为21(19-23)天,PLT≧50×108/L的中位时间为25(24-27)天。+16至+21天时骨髓检查示恢复期骨髓象,无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发生,有6例形成混合嵌合体(46XX/46XY)。经过3年以上随访,存活15例,长期无病存活率(DFS)为65.2%。结论:Mixed-HSCT后应用DLI+IL-2治疗对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的长期无病生存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5.
目的 观察以左旋门冬酰胺酶为主的改良VDLP方案治疗难治复发NK/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3例难治复发NK/T细胞淋巴瘤患者,治疗方案均选用改良VDLP方案:长春新碱1.4 mg·m-2·d-1,第1天;左旋门冬酰胺酶6000 U·m-2·d-1,第1天至第7天;多柔比星或表柔比星30 mg·m-2·d-1,第1天至第3天,泼尼松40mg·m-2·d-1,第1天至第7天.21 d为1个周期,所有患者均接受2~6个周期,中位3.5个周期,病灶局限的患者,化疗后加用侵犯野放疗.结果 13例患者中,总有效率61.5%(8例),完全缓解46.1%(6例),部分缓解7.6%(1例),病情稳定7.6%(1例),进展38.5%(5例).中位随访27(13~51)个月,全组预期3年生存率为63.4%;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Ⅲ~Ⅳ度粒细胞减少占30.4%,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 以左旋门冬酰胺酶为主的VDLP方案治疗复发难治的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疗效好,不良反应小且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MSCs)放射损伤后自噬水平的变化。方法利用X线8Gy照射体外培养的hBMMSCs,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自噬相关基因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1 light chain 3,MAPLC3)的mRNA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中MAPLC3呈低表达,而8GyX线照射后2h其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hBMMSCs放射应激时存在自噬的活化。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并发脑梗死的发生机制和防治.方法 报道1例以脑梗死为首发表现的APL患者的诊治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该例以脑梗死为首发症状的APL患者,经改善脑循环、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缓解治疗后,脑梗死症状加重.结论 对于合并有血栓形成的APL患者,在应用ATRA治疗APL时,对各种凝血异常均需提高警惕,不仅要防止出血,也要高度注意ATRA可能加重的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68.
近期我们用小剂量放、化疗后输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PBSC)临床治愈骨髓增生异常骨髓纤维化综合征 (MD MFS)1例 ,报告如下。患者 ,男 ,33岁。因间断发热、头昏、乏力 3年余 ,于 2 0 0 1年 5月 1 9日入院。 1 998年 7月无诱因间断发热 ,体温 39℃以上 ,伴头昏、乏力。 1 998年 9月~ 2 0 0 1年 2月在外院住院 3次 ,查血常规 :WBC 1 .3× 1 0 9 L ,Hb 30g L ,BPC 2 6× 1 0 9 L。骨髓增生不良 ,红系中、晚幼阶段偏高 ,可见核畸变、豪 焦小体及双核红细胞 ,外周血可见泪滴状红细胞 ,粒系中晚幼阶段偏低。组织化学 :环状铁粒幼红细胞 0 …  相似文献   
69.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观察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治疗急慢性白血病的疗效 ,从 1997年 3月至 2 0 0 3年 1月共进行了 2 1例急慢性白血病的Allo PBSCT。 2 1例的供者中 19例为HLA Ⅰ /Ⅱ抗原完全相合的同胞 ,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粒变患者的供者为HLA半相合母亲 ,1例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供者为 1个B位点不合的胞妹。 2 1名供者均用rhG CSF动员 ,第 5天起用CS 3 0 0 0plus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1-3次 ,预处理方案采用常用的TBI与联合化疗方案。所有病人均采用环胞菌素A和短程MTX进行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结果表明 ,移植后粒细胞恢复至≥ 0 .5× 10 9/L平均为 12天 ,血小板恢复至≥ 2 0× 10 9/L为 15天。 17例患者中发生急性GVHD 8例 (47% ) ,其中 1例为子母间移植 ;慢性GVHD 12例 (70 % ) ;4例存活的女性患者 ,包括 1例 1个B位点不合的ALL患者 ,均无急、慢性GVHD发生。 10 0天移植相关死亡 3例 (14 % ) ,复发 2例 (9.5% ) ,均为移植时未缓解患者。至报告时无病存活 11例 (52 .4% ) ,存活时间平均 40 (15-70 )个月。结论 :Allo PBSCT后造血恢复较快、白血病复发率相对较低 ,急性和重度GVHD的发生并无明显增加 ,但慢性GVHD发生率明显增高 ,并成为影响患者生存的主要并发症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非骨髓清除性方案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N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 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NSCT ,例 1为霍奇金淋巴瘤 (HL)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后 2年复发、肿瘤广泛浸润 ;例 2为骨髓增生异常骨髓纤维化综合征 (MDS MFS) ;另一例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预处理方案均采用低剂量放化疗方案。回输CD 34 细胞分别为 6.3 6× 10 6 个 /kg、2 9.4× 10 6 个 /kg、2 .8× 10 6 个 /kg。结果移植后分别于 18、 2 8、 11天造血重建。例 1移植后 2 4天出现aGVHDII度。 3 0天复查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 :10 0 %供者核型。 60天达完全缓解 ,但于 12 0天出现再次复发并死亡。例 2自体造血恢复 ,并达临床治愈。例 3于移植后 2 8天出现混合嵌合体 ,并于 4 5天转变为完全供者染色体 ,至 2 40天仅出现轻度cGVHD发生。 3例患者均无移植相关并发症出现。结论NSCT移植相关毒性小 ,可适用于移植前一般状况较差及骨髓增生不良的患者 ;可诱导双向免疫耐受 ,从而使移植的HLA限制性有所放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